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16章 朝堂律令罕见的沉默

第216章 朝堂律令罕见的沉默(1 / 2)

第216章朝堂律令,罕见的沉默

“大人,可是这份律令有何不妥?”

“要是有不妥之处,属下这就要去更改!”

张汤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他虽然刚折不弯,可在这种事情之上,他还是愿意听从上位者的提议的。

他虽然喜好律令。

可还是有他的底线。

他也知道大汉现在需要什么。

他知道自己终会有出头之日。

因此。

在张伟这边,他显得也是不卑不亢,有什么便说什么主张做自己。

张伟捏了捏手中的奏折。

这东西确实会经起一批人的反对,但这又如何?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现在有人帮自己完成,他应该感谢才对,看张汤一脸担忧的样子,张伟摇了摇头,将东西放在一边。

“这份律令编写的很好,你先回去,等本官将此物呈给陛下,陛下定会论功行赏,到时候,你的位置可能也将挪一挪,荣登朝堂!”

张汤闻言,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

然后冲着张伟深深行了一礼,道过谢之后,在张伟侍从带领之下离开了尚书府邸。

等对方离开后,张伟无奈地叹了口气,将这东西放在一边,准备明日呈给陛下。

不过。

他已经能够想象。

明日的朝堂会热闹成什么样子?

看着张旺川的身体状态,张伟也无比担忧。

他让人给自己准备了一点吃食,等身体恢复了一点力气之后,便开始在安寝之地练了一会儿太极。

他现在并未去后院。

实在是身体承受不住。

再这样下去,他肯定会油尽灯枯的。

还是得把身体练一练。

太极被施展出来之后,他的身上出了一层薄汗。

果然,运动才是最好分泌荷尔蒙的办法。

出了一层汗之后,张伟感觉自己舒爽了很多,然后便让下人给自己准备了一桶水,他泡在浴桶之中,只觉得浑身舒畅。

不知过了多久。

等水变温之后,张伟这才起身。

旁边立刻有侍从来给他擦拭身体,为他更衣。

穿好里衣,张伟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脑中全部都是有关朝堂律令的事情。

这件事非同小可。

还是得小心处置。

翌日。

张伟刚一睁眼,便有人进房伺候。

本人拾掇好之后,张伟随意吃了一点早点,然后便上了马车,直奔皇宫而去。

等众位大臣抵达皇宫之时。

天还没亮。

就连刘彻现在也还没出现在大殿之中。

等了稍微有一刻钟的时间,侍从才从拐角处走了出来,随后大吼一声:“早朝!”

像这种早朝,一周只有两次。

张伟随大臣进入到大殿之中,然后按照自己的官职依次排列。

刘彻现在已然坐在高位之上,等所有大臣全部都进入大殿之后,这才开始以礼参拜。

“众卿平身!”

刘彻的声音响了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威严和沉稳。

张伟站直身子,默默的站在旁边,刘彻看着站在前方的张伟,嘴角微微扬起,随后询问:“众爱卿可有事要禀?”

下面的人不由自主的把目光停留在张伟的身上。

毫无疑问。

张伟现在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他们想知道,张伟今日早朝有什么要禀的事情,要是没有,就该他们表演了。

“陛下,臣有事要禀!”

果然不负刘彻众望。

张伟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份奏折,双手微微向上抬,恭敬的说道。

刘彻看了看张伟,冲着旁边的侍从点了点头。

侍从小跑下了台阶,在张伟面前站定,微微弯腰,双手高抬,把张伟手中的奏折拿入手中,之后低着头,快速来到刘彻面前。

刘彻看着面前的奏折,眼中浮现出一丝笑意。

下面的朝臣皆如临大敌。

不会又是什么弹劾他们的东西吧?

“爱卿不愧是国之重臣,这份提议挺不错,让下面的人传阅一下,都提提意见。”

“是!”

侍从点了点头,又小跑着下了台阶,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张旺景。

张旺景人看着手中的奏折,就如同烫手摊山芋一样,可他又不敢出言反驳,只能硬着头皮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

看完里面的内容后,张旺景浑身都有些颤抖。

之后交给后面的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一脸好奇的看着张旺景,不就是一份奏折吗?

就算是弹劾他们的,他们已经有了准备,也不至于这样吧。

他带着好奇的心思将奏折打开。

等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他差点把手中的奏折扔在地上。

幸好他没有大殿失仪,否则,这东西就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

他稳定了一下心神,心不慌,手不抖地将奏折递给后面的人。

后面的人看了看里面的内容,个个都忍俊不禁,十分诧异的看着张伟。

但他们又不敢多说,等朝堂中的人全部都传阅了一遍奏折之后,刘彻这才让侍从将奏折收了回来,见下方众人神色各异,开口询问:“各位爱卿可有什么提议?”

“如若无事可提,此案就通过了!”

轰!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都懵了。

这是在询问他们的意见吗?

这分明就是在通知他们好吧。

他们现在把张伟都给恨死了。

什么不做?偏偏要做这样的事情。

监察百官,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明明是御史大夫的责任,张伟却偏偏要拿过来,这是要分御史台的职能吗?

御史大夫能同意。

所有人都把目光停留在御史大夫的身上。

御史大夫没有任何反应。

也没有一言附和,只是默默的站在那边,就如同老僧入定一般。

“既然众爱卿没什么话说,那张爱卿的这份提议就算通过了,从今日起,朝堂之上便以此律令行事,但凡有迟到早退者,皆严惩不贷!”

“陛下圣明!”

张伟一党的人立刻附和。

那些不满的人又能怎么办?

只能纷纷表示答应。

这件事情结束之后,下面的人又说了一些有关诸侯国和大兴水利的事情。

北方战事已然平地。

国内的农桑自然得提上日程。

大司农桑弘羊见自己的时机已经到来,立刻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向刘彻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理农桑的提议。

这些提议都很符合大汉现在的状态。

刘彻自然不会反驳。

直接让桑弘羊处理这件事情。

朝堂之上的反对之声并不是特别强烈,张伟和张汤也成为律令的主要功臣者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