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公主回过神来,她抚摸着盟书上的文字和印章,突然开口道:“林秋,替我备马。”
能让林秋备马,想来是要瞒着其他人偷偷出去,林秋应下后问:“可要我陪同吗?”
永昌公主斗篷的手一顿。
“……也好,我们一起去。”
无人注意,两匹快马疾驰出了曲梁军营,直奔南沧拔营之地而去。
然而还未到拔营之地,永昌公主就被官道附近的马车吸引了视线,那马车比寻常马车要大上一圈,外观华贵非常,四角挂着精致崭新的香囊,随风送来一股淡淡的木兰香……这架势,比起自已在王都的马车也不遑多让。
……似乎在这边防之地,没人比曲临川更适合这样的马车了。
听见马蹄声,马车中的人用折扇挑起车帘,露出削瘦的下巴:“曲某恭候殿下多时了。”
永昌公主拽住缰绳,朗声道:“司徒大人怎么知道我会来?”
曲临川干脆完全掀起车帘,露出因风寒而有些虚弱的脸来:“自然是昨曲某夜观星象,算出来的。”
他这副模样哪里像是得了时疫,永昌公主松了口气,她抿唇沉默片刻,诚恳又慎重地开口道:“多谢。”
如今细细想来,时疫传入军营、曲临川提出淇水议和……环环相扣,恐怕都是曲临川布下的,他甚至不惜以自已作为棋子,以身入局,迫曲家向南沧朝廷施压,促使和谈。
也是,他身居司徒之位,千里迢迢远赴边关,总不是来打仗的。
“殿下说这话,我倒是听不明白了。”曲临川笑着摇了摇折扇,“只是遗憾,不能听殿下弹《临江曲》,还毁了我一把好琴,可惜可惜。”
“我近才想起来一件往事,六年前我曾读过一篇名动天下的《洛水赋》。”看着曲临川的笑容僵在脸上,永昌公主心里莫名升起一股撕碎他人假面的暗爽,“不知道文中那个‘天下大同’的局面何时能实现,但只要我文曜掌曲梁一,就断然不会主动挑起战事,两国民众可自由贸易往来,互通婚姻……亲如一家。”
寒风呼啸而过,冬天早已经结束,现在是曲梁的春天。
曲临川放下车帘。
“如此,曲某便祝殿下……早得偿所愿。”
第214章又见曲临川1
议和的事情开始走流程,曲临川这个司徒大人自然要回王城,只不过他最近两个月在军营过惯了清净子,实在是不想回去应付那些趋炎附势的人。
他仔细一琢磨,干脆带着两个小厮走了另一条道。
且等王城里面的那些人着急一段时间,他看够了南沧的大好河山,自然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