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被救过来了,被以藐视朝堂、扰乱朝纲、妄言陛下等罪名,发配岭南,他唯一的孙女,也就是秦玉瑶也在流放之列。”
“运作一番,秦玉瑶在半路上病逝。实际上忠仆带着秦玉瑶来西北,他把唯一的孙女托付给我。”
“我已经弄好秦玉瑶的身份文书,我没有适龄的孙子,所以才想着让长寿娶了秦玉瑶。”
李小月一愣,“爹,这样不妥吧?”
“小月,你是嫌弃玉瑶戴罪之身吗?”李老汉问,如果不是家里没有跟秦玉瑶年纪差不多的孙子,也不会让外孙娶。
李小月刚要解释,边上的李长寿回答:“姥爷,那是您的救命恩人托孤,我愿意娶。如果当初没有那个人,姥爷也不在了。没有您,也不会有娘亲,更不会有我们了。”
李长寿的想法非常质朴简单,有恩必报,而且还是救命之人,那就得涌泉相报。
李老汉眼露赞许,他就知道李长寿会答应。
这孩子为人赤诚,而且有担当。话少,不代表人笨,反而很精明,只是不计较得知。
听到儿子的话,李小月哭笑不得,“爹,长寿,你们一厢情愿给秦玉瑶定下来亲事,完成了秦叔叔托孤。”
“可是对秦玉瑶来说,我们都是陌生人。女子婚姻大事,岂容儿戏?爹,你答应秦叔叔的要求,觉得报恩了。可万一秦玉瑶不喜欢长寿,不喜欢我们家的生活,咱们这样做,岂不是恩将仇报了?”
这话一出,李老汉和李长寿都是一愣。
好一会儿,李老汉点头,“嗯,小月,你考虑有道理。”
李长寿也长舒一口气,看向李老汉,“姥爷,我娘说得有道理。我毕竟只是一个乡下糙汉子,对方曾经是金枝玉叶,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未必看得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