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兰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向前走着,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墙角那个生死未卜的男子身上——那个人正是陈凡!看到陈凡毫无反应,张淑兰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把他紧紧抱进怀中。
然而就在这时,一句低沉而有力的话语突然响起:
"住手!先不要碰他,以免给他带来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般炸响在众人耳边,张淑兰也瞬间像被使了定身术似的,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高大约一米六五的中年男子正从救援的人群中挤出来。此人年纪约摸五十岁上下,面容慈祥温和,眉目间透露出一股睿智与沉稳。原来,他就是风车村小学的教师——张闻之。
张闻之不仅是风车村小学唯一的老师,更是这里孩子们心中最敬爱的长辈和导师。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已的知识和爱心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如今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张老师,那该怎么办好?”张淑兰焦急地不行,但她又不得不征求张闻之的意见。
张闻之并没有回答,他直接走上前,用手指在陈凡的鼻孔前探了探,片刻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还好,还有一丝气息!”
紧接着,张闻之老师又仔细地检查起了陈凡的身体情况,他年轻的时候学过一些急救知识,深知在不了解伤者伤情的情况下,是不能随意触碰或挪动伤者的身体,否则很容易造成伤者的二次伤害。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他发现陈凡除了头发和体毛被烧光之外,全身竟然没有一处被烧伤的痕迹,对于见过世面的张闻之来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张闻之的内心暗自称奇:“奇了怪了,遇到这样的大火,一般人能捡回一条小命都不错了,这个陈凡真是傻人有傻福,不仅没有被大火烧死,而且经过那么长时间灼烧,身体上竟然一点伤痕都没有。”
“张老师,小凡他怎么样了?”见张闻之半天没吭声,张淑兰着急地问道。
“哦……”张闻之的思绪被张淑兰的问话给带了回来:“我刚才检查了一下,陈凡他呼吸是正常的,看上去应该没事。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将他送到镇医院去做一个详细的检查。”
“啥?要送医院?”张淑兰一听,脸上马上是愁云密布。上午卖黄鳝的钱已经被她换成了那堆生活必需品,此刻的她兜里现在比脸还干净,哪里有钱送陈凡去医院。
“哎……”张闻之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我看他呼吸均匀,体表也没有受伤,要不就先在家里观察观察,实在不行再说。”
他对风车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可谓了如指掌,大多数村民经常是上顿不接下顿,压根没有闲钱上医院。平时头疼脑热的,要么上山找点草药自已熬着喝,要么就咬紧牙关硬扛过去。这也是张闻之一直坚守在风车村小学的缘由,他期望孩子们能凭借知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