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风开口道:“老先生所言甚是,晚辈谨记在心,以后若是有机会,晚辈会勤加修炼儒术之道。”
易老先生大喜,道:“我儒家一脉出现叶公子这等奇才,看来是复兴有望啊。”
叶风闻言,心中有些无语。
自已什么时候成为了儒家一脉的弟子了?
你们儒家复不复兴关自已毛事儿?
当然,这只能在心中腹诽几句。
他还想着从这个易老先生身上,套一些关于儒家修真的秘密。
他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浩然正气。
催动儒家法术,完全是依靠神笔与神砚内蕴含的浩然正气与众生气运。
不过,神笔与神砚就像两个大的充电宝,蓄电池,这两件儒家法器并没有自行吸收并补充损耗的电力,需要时不时的为这两件法器充电才行。
现在叶风只知道,众生气运是可以剥夺与转移的。
而众生气运之力便是这两件儒家法器所需要的电能。
叶风此次前往京城,可不仅仅是要去会一会那个穿越者老太婆。
他在心中还盘算着另外一件事。
那边是给神笔与神砚充点电。
可是,怎么剥夺气运,怎么转移气运,当今皇室的气运藏在哪里,自已都不清楚。
他觉得这个易老先生身怀如此深厚的浩然正气,一定知道这些隐秘。
于是,叶风道:“老先生,我最近在儒道修炼上,倒是有些感悟,但是更多的却是不解。
浩然正气与我们道家玄门紫薇真气完全不同,我在书中还了解道,儒家修士想要大乘,好像与什么众生香火之力,信仰之力有关系,晚辈一直不明白何为众生香火,众生信仰,还请老先生不吝赐教。”
易老先生捏着胡须,微笑道:“看来你在儒家修真上的造诣,比老夫预想的还要高深一些。
既然你我在此相遇,便是缘分,老夫便竭尽所能,为你解惑,或许能助你早一次问鼎儒修大道。
我们儒家一脉,不修丹田,不修真元,不修元婴,我们修的是心。
催动儒家法术的根基是来自三魂七魄的精神力。
所谓浩然正气,它是来自你内心之中的一股气息。
心越正,浩然之气便越浑厚。
反之,若是心肠歹毒之人,攻于算计之人,就算读再多书,懂得再多的学问,也很难在内心之中凝聚浩然正气。
一个正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正字不一定是正,而是要无愧于心。
就算杀人,只要是无愧于心的杀人,对你来说,依旧是正义之事。
读书人自已通过读书求学修出来的,名唤浩然正气。而来自与外的,则是众生气运,其实二者本是同源。
而儒家修士想要大乘,自已所修的那点浩然正气是难以支撑的,需要众生气运的加持。”
“干货啊,这老头子果然有两把刷子,这一次没白来!也没白抄老范大人的《岳阳楼记》。”
叶风心中暗暗欢喜。
然后问道:“老先生,这众生气运到底是何物?又该如何吸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