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5/6页)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道个屁!
罢了,走一步算一步,大不了大明建立之后,他就立刻将资产转移到海外,等胡惟庸一得势,就撺掇老爹辞官归隐。
陈标挠挠自己的小脑袋。他能记住的明初的人物不多,胡惟庸应该是类似于明初文臣之首的人,但为什么他从未听老爹说过?
老爹开口闭口就是李善长李先生,胡惟庸哪去了?
刘伯温也不见踪影。说好的明初是刘伯温和胡惟庸打出狗脑子呢?
陈标挠挠头,再挠挠头。
朱元璋抱着陈标,帮陈标挠挠头,再挠挠头。
“儿子,你怎么总挠头?你头顶就这么一个小揪揪,难道还能长跳蚤不成?”
陈标一记直拳砸在朱元璋的鼻梁上,终于把朱元璋打疼了一次。
……
所有文人都等着朱元璋屈服。
但朱元璋他不仅不屈服,还拔营亲征扬州去了。
文人们大失所望,纷纷投靠张士诚和徐寿辉。朱元璋的风评急速下降,甚至四处传起了朱元璋把文人杀了片肉下酒吃的可怕谣言。
徐寿辉正在和已经露出反意的部下陈友谅打得火热,暂且没空关注文人;张士诚笑出了狗叫声。
张士诚盘踞浙西,早已经降元,被受封为太尉。
这几年年年旱灾、蝗灾、水灾轮着来,到处都缺粮。元大都失去了南方的产粮地,捉襟见肘。张士诚从至正十七年(1357年)起,年年向元大都输送漕粮十一万石。
可这天灾人祸不仅是元大都那边的人有,浙西的百姓也被天灾波及,他们还要供奉张士诚。
浙西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减去天灾人祸的消耗,减去士绅豪强的剥削,减去供奉张士诚部的税费,还要减去他们给元大都输送的十一万石粮食,才是他们的口粮。
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就能知道浙西的普通百姓在张士诚统治下生活得如何。
今年是至正十九年(1359年),天下又发生了大灾荒,饿死者无数。
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张士诚统治浙西后,浙西再无战乱,经济繁盛,百姓安居乐业,被占领浙东的野蛮朱元璋部压榨的贫苦无依的老百姓们纷纷投靠张士诚,人口迅速增加。浙西一片欣欣向荣,仿佛盛世。
张士诚礼贤下士,拿出无数金银珠宝、香车宝马、良田美宅、歌姬舞伎送给有得有才的文人们,对大才之人倒履相迎。
文人纷纷称颂,张士诚有明主之相。未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