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各朝圣贤诗人都怔怔看着两人握手。 一时间愣住了。 仅仅是两个人的相遇,本该不算什么的,可是,心里为何会荡起涟漪? 东晋。 王羲之在写字,字体飘若浮云,矫若游龙。 可是看着这一幕的画面,他停笔了。 “从没有过这种感觉……” 他自语。 “就好像沙漠里碰到绿洲,寒冷贫瘠之地生长出新生翠绿之幼苗,希望出现了……” “明明只是一次见面而已。” 他被奉为‘书圣’,却碰到了瓶颈。 但是看着这一幕,他渐渐明悟,像是抓住了灵感。 他又提起笔,飞快写了起来。 这一次的字,比原先更加恣意狂妄,如龙在飞。 唐朝。 韩愈不信寒门再难出贵子,盯着此刻倒映在天幕中的画面,心也砰砰跳了起来。 “中华的希望不在民国之上,而是在这两人身上吗?” “也许,人们的思想该觉醒了,萌芽就在他们两个身上……” 他眼睁睁见证着这个国从艰难的泥泞中爬出来,可是如今依旧混乱。 太需要一位思想的领军人物了。 会是他们吗? 这一刻、李白、杜甫、王昌龄、辛弃疾等诗人词人也目不转睛盯着画面。 灰蒙蒙的天,下着雨,无数寒门出身的学子赴京赶考,脚步却渐渐停了下来。 “他们也是读书人……” 天下读书人,一样。 可是时代可能因这两人的碰面而改变。 所有人诗人、读书人心中都浮现一个问题:思想的力量,究竟该有多强大? 很快,文字继续盘点。 【1915年5月9日,东倭失去耐性,下达不签署‘二十一条’就开战的最后通牒。袁氏无奈接受丧辱国权的‘二十一条’。】 【签署‘二十一条’的那一刻起,国不再国,主权丧失,全国上下愤怒一片。】 “签了……竟然真的签了……” “袁氏,怎么敢的?他这个大元帅当得连国都卖了吗?” 年仅14岁的琴生拿着报纸, 他面色狰狞,气得发抖。 此刻,他的眼里流下泪水。 “先生,您辛苦创立的民国,在这一刻终于化为乌有了!” 他不甘的大吼,怒吼着跑出家门,来到街上。 结果看到数以万计愤怒抗议的人,他们大吼。 “丧辱国权,丧辱国权啊!” “好好的民国,没了!!” 一位老人痛心疾首的叫着,声音宛如杜鹃啼血。 当声音落下,他的眼神也一同黯淡下来。 他麻木的拿出一块白绫,悬挂于家里的横梁之上,就这样吊死在家门口中。 “中华的土地只属于中华,绝不割让一点!” “这是国耻!!” …… 乱了。 全都乱了。 怒吼声、反抗声、悲哭声,全部回荡在各省街道上,天地一片悲怆。 有人愤而自杀。 有人写下血书。 胡南农业学校,刚刚听到袁氏签下有辱国权的‘二十一条’的彭超,愤怒的发出吼声。 “立志不愿顾国破家亡!” 他知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自己得做点什么。 情急之下,他竟然斩断了自己的手指。 伴随着‘咔嚓’一声,彭超脸色疼痛到苍白。 可他却颤巍巍拿起断指,开始写下血书。 天色渐暗。 失去了手指的彭超怀里抱着一块石头,站在湘江边。 他已经将血书分发给同学家人了,但是他的眼神里依旧带着茫然。 “二十一条签订了,从此国不再是国,而是沦为弹丸之附庸……我们的国家,以后还会有希望吗?” “谁能拯救这个国家?” 说完,湘江就传来落水声,是那般刺耳。 他死了。 这一年,他才十九岁。 文字继续出现。 【袁氏最终还是签署‘二十一条’的耻辱很快传遍全国上下。同日,各省各市群情激愤,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要雪国耻。】 【五月九日,被定为‘国耻日’。可在华倭人却准备在汉口举办‘提灯会’,以此庆祝东倭取得的‘外交胜利’。】 街道上,民众们愤慨上街游行,怒吼反对‘二十一条’的暴乱之景,和汉口灯火通明、其乐融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画面浮现。 所有被二十一条刺激到的民众,在看到提灯会的举办后,彻底怒了。 “你们凭什么举办灯会?这是我中华的领土!” “给我砸了!” 提灯会上,暴动出现。 十几万怒不可遏的热血青年举着铁锹,奋力砸着整个提灯会,连带着东倭的商铺,也被砸了。 【5月24日,魔都国民召开国民大会,征集众意电请中央停止签字。】 画面之中。 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脱了衣服,奋力挥舞着,歇斯底里的大吼。 “二十一条乃我民国最大的奇耻大辱!” “纵观近代中华,伤痕累累,那些耻辱条约,那些耻辱时刻,我们一个都不能忘!同胞们,该聚集在一起了!呼吁中央停止签字!”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中央停止签字!” “中央停止签字!” …… 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很快超过了七八千人。 可北洋军的镇压很快来了。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这七八千人无惧,无不咬着牙,愤怒开口。 “要杀,就把我们都杀了!” “不管怎样,这二十一条,不能签!” “我们不做亡国奴!!” “……” 彼时。 各个朝代震撼。 哪怕是嬴政,也不可思议瞪大了眼睛。 以前不是没见过起义和反抗。 大清的毁灭,民国的建立,哪个不是起义反抗的结果? 可那并不是国怨。 现在他看到的,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怒火。 “该国一路走来,真的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抗争史……” 大唐,李世民同样震颤着。 人民那种愤怒,那种屈辱,那种绝望,此刻深深烙印在心中。 大明。 满头白发的张居正快睁不开眼睛了,可他依旧努力坚持着,感同身受的惊呼。 “反抗,民怨,代表着思想的崛起,这是后世真正摆脱牢笼的时刻。” “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天空中,新的画面浮现。 湘南第一师范学校。 此时的教习石广全先生悲痛之余,废寝忘食,在搜集材料,最终编成《明耻篇》一书。 里面全是东倭帝国主义数十年中为祸中华的事实。 天空中,新的画面浮现。 (这段改了十几次,不让写——:()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