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2章 河清海晏</h1>
5月的最后一周。</p>
京城检察院收到了一碟磁带。</p>
原本是被当作原京城广播电视配件一厂厂长叶迎军的新举报材料处理。</p>
直到两天后,检察院的相关工作人员盘点时才发现,这一碟小小的磁带里,居然隐藏着巨大的能量。</p>
磁带里是一男一女的对话,男方是谁并不太清楚,但女方的话语里,似乎能够锁定具体人员。</p>
同时,这碟磁带被人拷贝了许多份,寄给了除京城检察院之外的多家机关单位。</p>
包括京城公安局、京城国资委等。</p>
小小的磁带,牵动着大大的京城。</p>
甚至某些单位想要秘而不宣都不行,毕竟人家与磁带同时寄来的,还有一封信,其中一句话说得清楚:若此间仍有冤假错案,哪怕舍得一身剐,也要将此事公告天下!</p>
这还了得?</p>
倘若只是机关内部知道并平息此事,尽管会被笑话,但却能够将舆论控制在最低点。</p>
倘若因为此事闹的沸沸扬扬,面子上挂不挂得住先不提,起码里子是指定没了。</p>
但其中牵涉人员颇多,更是涉及到了多个家族嫡系子弟,与现在最高层的意志有悖,所有人都不敢妄自下定义、做决断。</p>
此事拉拉扯扯,一直到5月30日。</p>
从延庆考察回来的京城市委副书记朱和国回京。</p>
京城市委秘书长专门找了这位分管政法监察、社会治安、城镇一体化改造等工作的朱副书记。</p>
“老冯,你说的是啥时候的事儿,怎么我一点不知道呢?”朱和国说。</p>
“朱副书记忙于政务,这阵子也都在延庆、密云考察,自然无从知晓。这事儿啊也就三两天…千真万确!”冯秘书长郑重说道。</p>
朱和国心里明镜似的,事情自己有所耳闻,更何况这个案子的被检举人乃是叶家子弟,老爷子也多有过问,自己又岂会不知。</p>
冯秘书长知道,如今自己亲自来说,朱副书记自然是知道也当作不知道的。</p>
“具体现在是什么情况,我这两天还得循例过问一下,毕竟是体系内的事情嘛!”朱副书记说。</p>
“老朱,原本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叶家三房的老二因为举报,被检察院羁押,期间也不断有匿名信和匿名电话。前几天突然接到了神秘人邮寄的一盒磁带,这下子可算是打开局面了!”</p>
“哦,怎么说?”</p>
“磁带里是一段四十多分钟的录音,一男一女的对话。就是关于叶家这孩子的…”</p>
冯秘书长把事情详细说了说。</p>
朱副书记则是皱眉颔首说道:“就算有这盒磁带作为证据,说明了问题。但那么多的举报信和举报电话怎么说?”</p>
“检察院经过核实,这件事里累计接到了2封实名举报信、19封匿名举报信、31通电话举报,反映的问题,大多是相似的,比如作风问题、乱搞关系、贪污受贿、公款吃喝、不当选拔等等!”</p
“但是调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问题都是无中生有,我们也联系了电信部门的技术人员,就拿举报电话来说,都是从固定的几个邮政电话报亭打出来的!”</p>
“再继续调研后,据报亭的承包经营者说,好像是有人每天都带着不同的男女群众专门过来打电话,甚至还给了打电话时候的说辞稿件!”</p>
冯秘书长一脸无奈,摊手笑了笑。</p>
“你说说,这不是存心捣乱、故意诬陷栽赃嘛!”</p>
“那这些人找到了么?”朱副书记问。</p>
“没有,公安的同志说,这些人从25号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你也知道,咱们的道路监控设备还不完善,根本无从查起!”冯秘书长回答道。</p>
“要照你这么说,那小子是干净的?”朱和国皱眉。</p>
“基本上可以确认,关于这小子的检举是无中生有、恶意诬陷!”</p>
“不是还有两封实名举报信么?”</p>
“朱副书记,您这么一说我想起来。这两封实名举报信,我们专门派人去进行了调查。一封是京城广播电视配件一厂销售科科长弓克强提供的,一封是这小子的秘书提供的…”冯书记说道。</p>
“他自己的秘书提供的举报应该是可信的吧?”朱和国笑了笑说。</p>
按理说,如今举报常常有,但被自己亲手提拔的秘书举报,这也是京城系统内的第一例!</p>
“这小子的秘书叫闻玉兰,原先是他们厂子里3号生产线的职工,据我们调查,跟他们这个销售科的科长关系不一般。自从这小子接任负责人之后,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把这个闻玉兰从生产线给调到了自己办公室,任秘书!”</p>
“经查证,闻玉兰是88年结的婚,丈夫原本是酱油厂的职工,但是因为赌博,欠下了不少的外债。所以这几年,他们家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我们的同志发现,也就是在这几年,这个闻玉兰从配件厂的一名临时工,变成了正式工!”</p>
“我们怀疑可能是跟这个销售科的科长有关系!”</p>
冯秘书长说着,端起白色瓷杯喝了口水。</p>
继续说道:“所以对这个销售科科长进行了逮捕和审讯!”</p>
“在津门市,我们的同志找到这个弓…弓…”</p>
朱和国接话:“弓克强?”</p>
“对对对,弓克强。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在跟当地的朋友在卡拉OK喝酒…”</p>
“审讯结果呢?”朱和国问。</p>
“这老小子原本嘴硬的很,信誓旦旦的。后来我们把已经坦白了的闻玉兰带了过来,这才让他说了实话!”</p>
“什么实话?”</p>
“叶家的小子上任之前,这个配件厂只有一个副厂长,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弓克强就去使了些手段,让这位副厂长放弃了竞争厂长的念想。结果叶家小子被我那老战友给扔到了配件厂也做了副厂长…”</p
“弓克强最后没有如他心愿成为配件厂厂长,于是就怀恨在心。先是故意联合指使销售科放慢销售进度、延长账期催款,又向生产科反馈情况,造成生产科降低了预期销量,减缓了生产节奏。”</p>
“最让叶家小子吃了大亏的是,这老小子居然放下身段,在这小子出任厂长的时候,极力讨好…”</p>
“嗯,如果调查属实的话,叶家这小子看起来是受了委屈的?”朱和国说。</p>
这话冯秘书长可是不能拍板的,受不受委屈这事,那得看怎么对叶迎军定性。</p>
“也不算受委屈,毕竟这小子用人不察、政治敏感度低,再加上管理手段单一,造成了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要说这一个月关着他,反而是对他好!”冯秘书长说。</p>
“嗯,行啊,事情我知道了。辛苦老冯还专门跑一趟!”</p>
两人简单的客套后,就各自离开了。</p>
京城的家族关系复杂,但多少都有些关联,比如这个京城市委秘书长冯占红,不仅是叶家三房当家人叶立本的战友,妻子还是叶家连襟的表亲。</p>
朱和国自然知道平时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冯秘书长专门来找自己的目的,但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冷却一下的。</p>
所以,冯占红秘书长走了之后。</p>
朱和国就叫来了自己的第一秘书。</p>
“匡秘书,你今天安排一下,亲自去一趟检察院,详细了解了解叶迎军案件的情况,回来评估一下情况,不论多晚都要给我一个回复!”</p>
“是!”</p>
匡旷是外省调入京城的干部,也是首批在最高层发出建立第三代领导集体指示之后,选拔入京的年轻干部。</p>
匡秘书的车在朱和国注视下,没过多久就驶出了市委大院。</p>
朱和国这才回到办公桌前,拿起了电话。</p>
京城。</p>
检察院。</p>
听说市委副书记的第一秘书要来,检察院的领导干部都很紧张。</p>
这位朱副书记在京城被称为朱青天!</p>
不单单是纪律性和原则性很强,更是因为他手底下的人都是这样。</p>
再加上朱副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工作。</p>
时间一长,大家对这位朱青天是又爱又怕。</p>
第一秘书匡旷虽然年轻,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但是俗话说宰相门房三品官。</p>
检察院的人更是不敢怠慢。</p>
“哎哟,匡秘书,什么风把你吹到我们这里来了!”检察院副检察长亲自接待,这个规格不对等,但合乎情理。</p>
“高检,您怎么能亲自来呢,这我受之有愧呀!不瞒您说,朱副书记昨天晚上调研回来,对咱们纪检监察工作很关心,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听说有群情群诉事情,专门让我来了解了解情况!”匡旷是陕省人,一口的京话和陕话混着,听起来有些别扭。</p>
“哎呀,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到位,还要继续努力改善啊。还得劳烦朱副书记操心…你看这事儿…”高副检一脸的自责。</p
“您可别这么说,朱副书记路上还说,检察院的工作是最让他放心的了。那…咱们进去说?”匡秘书说。</p>
“瞧我,见到老乡,只顾谈工作,都忘了先请进来了!快快快…咱们去办公室?”高副检说道。</p>
“嗯,办公室吧!”匡秘书说。</p>
谈工作,尤其是上下级单位的交流,要看具体谈工作的地点。</p>
如果在会议室,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公事,说话行事、甚至于参会人员都要有考究。</p>
如果是在办公室谈,那就是非正式的交流,双方都会更放松一些。</p>
而且就眼下匡秘书的身份,并非检察院的分管领导,自然也没有资格去会议室谈工作。</p>
高副检察长的办公室。</p>
匡秘书刚坐下,一个年轻的女性检察员就泡好茶端了上来。</p>
都知道陕省人爱吃面食,但陕省的茶似乎并不出名,其实本地人还是很认可当地茶叶的。</p>
比如高副检察长就钟爱陕省的紫阳毛尖。</p>
冲进白瓷杯里,紫阳毛尖色泽翠绿油润、白毫清晰可见,是不可多得的佳品。</p>
“来来来,匡秘书,尝尝咱老家的毛尖…”高副检察长说。</p>
“谢谢高检!”</p>
匡秘书嘴角微微勾起,记得这紫阳毛尖的明前茶可是不便宜呀。</p>
“高检,您日理万机、工作繁忙,检察院又肩负重任,朱副书记还一直夸您呢,说您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果然是咱陕省的骄傲,我以后可得多向您取取经啊!”匡秘书说。</p>
“不敢当不敢当啊,朱副书记高看一眼,这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呀!不过,话说回来,咱们陕省同乡在京城工作生活的也不少,回头一起认识认识?”高副检察长一张胖乎乎的脸,笑起来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