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嫌弃地睨他一眼。
“你都多久没洗澡了,也就他们不嫌弃你。”
盛昌则顿觉受伤,“不是,你爹死里逃生,你不该关怀一下吗?”
盛世这下连头都不抬了,继续喝着茶。
戚氏见状赶紧走过来道:
“老爷,世儿一听说你病了,就连夜从上元县赶了回来。他怕我们娘两也染上痘疮,还想出了种牛痘的法子。”
盛昌则见盛世与戚氏没有如往常那般剑拔弩张,顿时就安了心,再听到戚氏提起种痘,顿时挺起了胸口。
“还是我家世儿能干,居然能想出如此的法子,当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盛世没让他继续夸下去,而是问道:“你去京都收拢资产,如何就能染上痘疮,还差点没了命的?”
一说到这个,盛昌则就来气。
“你之前不是说有人故意引你去山匪所在的地方嘛,我去了京都,还没派人去查,就发现你落入匪窝的事,已经传遍了京都。”
盛世闻言,脸色也沉了下来。
能让这事传遍京都的,幕后之人定是那个害他之人,毕竟别人可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盛昌则坐下喝了口茶,沉声道:“我派人查了许久,也因此在京都耽搁了不少时间,最后顺藤摸瓜查到了三皇子府。”
盛世皱眉,“傅临淮?”
盛昌则怕他一听到傅临淮又昏了头,但也实事求是道:“这事确实是从三皇子府传出来的,但事情刚传出来的时候,三皇子并不在京都,所以查到这里,算是断了线索。”
“三皇子完全没有必要害你被山匪所抓。”
盛世低头喝茶。
傅临淮确实没有动机,或者说他领差事出城的时候,并不会算计自己,即便是算计也是办差回来后发现缺钱的时候。
能从三皇子府传出消息,那这人?
莫非是庄宿?
线索断在了三皇子府让盛昌则很是郁闷,这会儿更是气得将茶盏狠狠拍在桌上。
“那散布消息的着实可恨,全京都的人都在传你被山匪毁了。傅临淮回京后,还放话说……”
说到这,盛昌则突然看了盛世一眼,及时住了嘴。
盛世将茶盏放下,挑了下眉,“说什么?说我是因他之故落在匪窝里,所以他要负责,纳我入府?”
“你怎么知道?”盛昌则顿时惊道,缓了一下,又道:“是周管家传信给你说的?”
盛世后来派周管家去京都做生意的事,盛昌则还是知晓的。
盛世并没有说周管家完全没提这事。他知晓不过是因为按照原书剧情,“他”确实是因此山匪一事进了三皇子府。
这么看来,原文中他在匪窝受辱一事,并不是确有其事,而是京都的传言。只是书中并没有将这事细说,也没提及幕后之人。
此事暂且不议,两人又说起盛家主角那边想要抢昌隆号的事。
盛昌则脸色沉得滴墨,他没料到主家那边居然会趁着他病得生死不知,而盛世又不在的时候,想要强夺昌隆号。
“这事,我自会处理。”
盛家的事,盛世并不想掺和,如今盛昌则平安回来了,他也就可以放心了。
“陵安城的事已了,我打算明日便回上元。”
戚氏急道:“马上就要年关了,你怎地还要去上元?”
盛昌则也没料到他刚回来,盛世就要走。“咱们一家好久没聚了,年底正好一家团聚,即便要回上元,也等到年后吧。”
盛世摇了摇头,“我答应祖安的百姓,要在年前回去。”
盛昌则顿时沉默了。
盛世宁愿跟那些百姓在一起,也不愿意跟他们团聚。他一直以为儿子长大了,但想到这两年盛世并不愿意回陵安,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太过忽视儿子的感受了。
他沉默片刻,点了下头,“好吧。我让你戚姨准备些年货,你路上带着。”
见盛世又要拒绝,他立即道:“穷乡僻壤的,哪有家里的东西好。”
盛世见他执意要塞东西,便也应了下来,只是临走时,将上次借的银子连本带利都还了。
直到盛世离开,盛昌则才对着戚氏叹了口气。
“从前怕他败光家产,便想着多挣点银子。现如今他一点不要,还靠着自己挣了一份产业,突然让我觉得自己这个爹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若是往日,戚氏定要酸几句,但这次盛世赶回来救了她们娘两,让她分外感激,而且盛世也不像往日那般与她针锋相对了。
所以戚氏一边给盛昌则捏着肩,一边道:“那老爷就想想还能怎样帮到世儿。”
盛昌则听她这般一说,突然茅塞顿开,“你说的有道理。”
-
盛世刚入上元县就被城门口的守城官兵给拦下了,对方一脸喜色,道:“盛里正,您先别回祖安,陈大人让我等日日守着,就是等您回来呢。”
陵安城种痘一事,陈县令也听说了,他此番就是等着盛世回来,让其给上元县的百姓们也将痘给种上。
这次倒不是直接传唤盛世去府衙了,而是陈县令听闻盛世回来,自行迎了出去。
一见盛世,陈县令便满脸堆笑。
“盛里正,本官日日盼着,终于将你给盼回来了。”
如今的盛里正,可不是一月前的盛里正了。
人家在林大人和易大儒面前都是说得上话的人,他自然得换个态度对待了。
不论陈县令的态度如何改变,盛世依旧如从前那般,对着陈县令行了一礼,这让陈县令心中很是熨帖,脸上的笑意更甚。
盛世听说对方要给全县百姓种痘,自然应允。
上元县虽然这次没有人得痘疮,但是大家还是听痘疮色变,古往今来这病一旦传开来,必然死伤惨重。
因此百姓们听说盛世赶回来给大家种痘后,自然感恩。在陈县令的主持下,各镇分批开始种痘。
祖安镇自然被安排在了第一个。
石村长如今对盛世是一百个信服,听说种牛痘后可以一辈子不得痘疮,便动员两个村的人一个不差地前来种痘。
而祖安镇也是上元县所有镇里唯一一个首次全员接种的。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县城及各村镇的大夫也按照盛世的要求全天待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这个年关注定热闹,直到年二十九所有种痘工作才彻底结束。
盛世也终于回到了祖安的新宅子里。
宽敞的砖瓦房里烧着火炕,暖和得像是春天一般。
令盛世没想到的是,年三十这一天,盛昌则带着戚氏和盛婉儿也来了祖安,并且表示以后要在祖安定居,细问下才知道,盛昌则与盛家主家那边彻底分了家,往后互不干涉。
而同一天,京都的圣旨也传到了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