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纵观大明历史,飘没这个词从明初一直存在到了明末。
不得不说,大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贪腐还是非常下得去手的,作为一个贫苦的孤儿,无产阶级的一员,对于当时欺压汉人的蒙古人恨之入骨,对于那些没有节操卖祖求荣的汉人更是恨到骨子里,因为这些人对于汉人的压榨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更何况无论什么时候,叛徒都是最招人记恨的。
因此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在编制大明律的过程中,就亲自主持了《受赃》一篇的制定,对于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员直接剥皮实草,放在各地官府衙门门口展览。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文人来说,老子来当官不就是为了过人上人的生活么?你定的俸禄这么低,用来养活家人都费劲,还怎么体现出官员的优越性?
但是官还不能不当,先不提老朱的屠刀有多锋利,单单就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那句谚语,便足以让这些文人趋之若鹜了,否则即使自己发财了,也不过是给别人准备的。
一面是太祖的屠刀,一面是低廉的俸禄,想要当一个明朝的贪官,面对的困难不亚于蜀道——难于上青天。
然后中国数千年的官场智慧不是白给的。
大明的官员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讨论,最终发明了漂没。
所谓漂没,就是指在运输货物中的损耗。
在大明朝,因为科技的不发达,没有火车之类的专业大批量运输工具,运输时一般都是征发的服徭役的百姓,没有专业的运输知识,再加上负责的官员不用心,因此,朝廷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损耗,有用船运货时沉的,有被风吹雨淋不能用的,总之,各种各样的损耗加起来,大概有运输货物的三成之多。
当然,这都是官员们忽悠皇帝的手段。
实际上,运输货物的损失远没有这么多,这其中的差额自然就被各级官吏合法的留下了。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一次运输一百万两白银的货物,一般只能运到七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货物就被漂没掉了。
这次王振给朱祁钰争取下来这个活计,其实并没有安什么好心。
一方面是为了打压文官,朱祁钰这次接了这个差事,那么那群文官自然就没法漂没了,也算是从经济方面打击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算是给朱祁钰一个见面礼,毕竟三成的漂没对于朱祁钰来说绝对是一笔非常大的收入。
当然,作为促成此事的中间人,朱祁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