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不是太师,少师,大公子子启登门劝阻,南仲恐难回过身来将心思放在朝政上。
一切归于平静时,一道消息传去了黄河北。
原是相府嫡子妾室难产了,一尸两命。而在当时孩子养大成人尚且不易,而那生门一关就极难。
何况又是个妾室,所以这事基本上没多少人知道。
治理黄河本就是一桩难事,历来君王都将其视作头等大事,子邺去了两年都没有任何进展。
何故?
黄河一事追溯到大禹时期,因治理有功而成为了五帝之一,可见其重要与难。
只不过大禹所治水患地域极其广,形式也不太好,如今只有这黄河一处水势不稳,时常闹水灾。
治水从不是凭空,熟悉地理与水势环境才好对症,懂其天文季节气候,四季循环,才好下药。
子邺只是一个文学术士,只会从政,哪懂得治理水患。无非懂一个水往低处流的道理。
给子邺打下手的一帮人也都并非什么极其懂水势之人。
两年无果,君主是要斥责的,王都来人训斥了一通,这山芋还是依旧在自己手中烫的很。
近两年来崇城名声鹊起了一个学士,据传此人会占卜,会关星,通晓季节气候变化,测风雨。
也知山川河流,四季循环。
子邺所在的地方恰好离崇城不远。
事情来了,总要解决,子邺赴任就知道这是个棘手的摊子,纵使有老王后在不至于丢了命,但若不治理好这一年多次泛滥的大水,每次都会引来君王训斥,自己想要回朝怕是短时间无望了。况且老王后年事已高,还能庇佑她们兄妹多少年。
两年里没有大事发生,商周围也还算安静。子启与子受同跟在君王身边学习理政。
如今子受已由商容所教授,在群臣中占据上风。
子受时年十二岁,脱了幼时的稚气,多了几分英气。许是不知道是近年来帝乙祈福拜天帝,拜河神多了得的福。小儿子比上两位兄长,长相太不一样了。
仔细看他与帝乙也是不相似的,但是这宫中谁又敢多言几句。
子受才十二岁,竟就与兄长一般高了,额前那大鸟的印子没有幼师那样明显了,但若走近了看还是有的。
商容所教授他,亲民,爱民,多查探民间之事,多体验民间之劳作。
子受爱武,胜过书本。更爱出这王宫下到民间。
“公子,今日商先生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