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浮生之殷商风流 > 143

143(2 / 2)

又封姬奭于蓟,姬奭派长子前王建立燕国,自己仍旧留于镐京辅政。爵位为公,称,召公。

封姬旦于周,留于镐京辅政。爵位为公,称,周公。

将姬郜封在了中原重地,济阴,是为郜。乃帝尧,商汤陵墓所在之地。

分封完后开?始进一步讨伐未臣服的商朝诸侯,仍以吕尚为帅。

一年后,天?下大定,分封诸侯七十?余人,伯数百。天?下百废待兴,重用文?臣开?始着手治理。

又过?一年,武王因操劳过?度病危,弥留之际托孤于宗室诸臣。

周朝建立的第二年,武王崩,幼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托孤于周公姬旦,由太师吕尚,太保姬奭协助。

成王乃吕尚之女王后吕邑所生?,是太师吕尚外孙。由于成王年幼,周公代?其理政。

姬郜被封在了济阴之地建立郜国,郜国离邶地的沫城不远,又是商汤陵地。而姬郜的弟弟姬高则被封为伯,封地为毕。但未前往封地而是被留在了镐京,其用意不言而喻。

直到武王去世,姬郜便将母亲从镐京接到了郜国,并没有表现得多悲哀。

武王崩后半年,九卿之一的吴世齐被宗室排挤构陷入狱,姬高因大胆直谏替其平冤,被姬旦启用,留在镐京为官。

吴世齐得以出?狱,仍授卿大夫,一年多后由于政绩突出?,将其从九卿提拔为司徒。

郜国虽是小国,但地势平坦,盛产粮,又兴修水利,治理得当,因此富庶,百姓安居乐业。

郜城君主居住的府邸内,老王后抱着一个小女孩,身后的寺人牵着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男孩。

小小的身子穿着那长袍扭动着,将原本平坦的袍子都扭得褶皱了。

刚踏出?屋外,下到民间视察的人就回来了。

姬郜还穿着便服,束着的头发只用一条青色带子绑起?用一根木簪固住,身上穿的也是布衣。

双手合拢躬身抬到下颚留着齐整的一撮胡子处,“母亲~”

“今年可还好?”

姬郜点点头,“田地里的粟长得旺盛,想来今年也是个丰收之年。”

说罢姬郜抱起?寺人牵着的小男孩,只见小男孩伸着双手入怀,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笑眯眯道:“爹爹!”

子眛轻轻拍着怀中瞪大眼睛的小女孩,“丰收就好,如此百姓也就安稳了~”

“镐京来信,弟弟已经当上司寇了。”姬郜抱起?孩子跟在她身旁,“弟弟可比我有出?息,还这般年轻就任了五司的司寇。”

“我记着郜儿你?当司空的时?候,也与他?差不多大吧!”

姬郜笑了笑,“总归都是母亲您教的好,弟弟还来信说先前您让其施救的那个人被周公提为司徒后政绩卓越,是个能人,也受吕公举荐,周公有启用他?为相?的意思。”

“拜相?吗。。。”

一度为亡国之臣,再?度新?朝拜相?,一是他?的能力,二也是周公大度,用人不疑。

子眛起?挑眉头。

“母亲是觉得不妥吗?”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只是生?性温和不喜与人争斗,但是看人看事一向极准。

“四公子辅佐成王,而成王年幼,天?下初定恐惧诸侯趁此乱周,不得已才摄政,但你?的兄长众多,周宗室众多,定然会惹人猜忌。”

“母亲是说,会有人不服?”

“不是不服,是以此为借口。”

姬郜征了一下,细思了母亲的话,“他?们得到权力却不满足,以猜忌的借口发难想要夺权。”

“你?将这些知道在心中就行了,届时?发生?了什么,你?远离镐京,纵使发难也轮不到你?,你?可明白??”

他?将儿子抱给寺人,拱手道:“儿臣明白?,母亲是希望我不争不抢,安分着。”

“你?明白?就好。”子眛看着怀里的孩子已经熟睡,于是小心的抱给了婢子,“送回夫人的寝宫。”

“唯。”

转头继续向前走?着,又道:“我知你?拼死立功,本该属于你?的功劳却被记在了别人身上,又被赐了这样一块小的地方,你?心有不满。”

“儿臣不敢。”姬郜低着头,心思全被猜中,取得天?下之后姬郜却只被封了一个子爵,而郜地也只有五十?里。

连弟弟都被封为了伯,这让他?是如何?都想不通的。

“可你?也该知道,郜地在沫城西北的济阴之地,原就是征粮之地,郜地往东南可代?替周王监视先商的王畿,你?明白?吗?”

姬郜走?着顿在原地,“监视?”

“可不是由其他?三位哥哥监事着沫城吗?”

“你?二哥在商讨分封时?商议的人,有几人?”

“三哥,四哥,吕太师。。。”他?并不愚钝,被子眛点通,“母亲是说,先王或许料到了自己身体情况愈下,大王年幼以四哥摄政会遭到其他?宗室的不满,留弟弟在京,是想让我替其监视诸侯。。。”

“大国不易治,小国更不易,治人容易,治心难。”

“多谢母亲教诲。”姬郜如梦初醒。

“你?切记住,为人君者,你?只能信你?自己。”

姬郜点头,在这权力的明争暗斗中,揣着笑脸却背后刺你?一刀的人太多了,血脉亲情不一定能胜过?人心私欲,正因为他?们兄弟众多,亲疏不定,才会有诸多猜忌,诸多不信任。

几年后,东夷。

东夷在新?王的治理下扫除叛乱恢复统一,近年来有望超过?老先王统治鼎盛时?间的繁荣。

东夷的王廷已不再?称呼王廷,都城改为了夷城。

接待外来使者的殿内烧着盆火,年轻女子拨动着盆中的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