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月点点头。
“当然可以,不过需要加收一成的手续费。”
“没问题!”
商人听了,心里乐开了花。
一成手续费不算多,关键是能省下一大笔银子。
“李大人,那细盐怎么卖?”
那些资金不够雄厚,不敢加入糖争夺的商人,纷纷把注意力转向了盐。
见到有人问起盐,李浩月想了想,叹了口气说:
“各位,我们大明朝的细盐因为提炼技术成本高昂,朝廷对盐和铁器的管理都非常严格。”
“这批细盐,还是燕王殿下打了胜仗,陛下高兴,特别赏赐的。”
“所以这些盐也来得不容易,一斤细盐五两银子,粗盐三两。”
“五两?”
“嘶——”
大家一听,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气。
“这价格,实在是太高得离谱了吧!”
一时间,那些手头正紧,刚入手糖的高丽贵族,脸上都不约而同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而那些没能抢到糖,原本指望靠转卖细盐小赚一笔的商人们,则暗暗松了口气,心里庆幸不已。
相比之下,细盐的价格显得特别吸引人。
“给我称五十斤。”
“我这边要两百斤。”
“细盐我要四百斤,粗盐来个六百斤。”
……
没过多久,细盐就被抢购一空,就连粗盐也所剩无几。
不远处,赵行静静地观察着李浩月做生意的情景,嘴角慢慢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赵大人,真是出乎意料,这位看起来文文弱弱的书生,做起生意来竟然这么在行,真是能担大任啊。”
朱棣也是连连称赞。
赵行微笑着摇了摇头。
“但愿他们都能记住初衷,赚钱虽好,可别变成了只认钱的奸商。”
赵行对他们这些书生的期待和看法,有着几分与众不同的味道。
朱棣听完,呵呵笑了几声,没有表示反对。
“不过说到底,做生意嘛,心肠硬一点确实更吃得开些。”
赵行心里也有些矛盾。
自古以来,实在人在商场上很难站稳脚跟,很多因为贫穷而陷入绝境的人,往往是因为过于善良,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意去算计别人。
朱棣微微一怔。
“赵大人这话倒是让本王觉得新鲜,只是圣贤之言里,哪有教人变得过分精明的呢?”
赵行撇撇嘴:“燕王殿下,对付恶人就得用恶人的方式,只要这些书生心里有个尺度,对大明的百姓仁慈善良,对外稍微用点手段,也没什么不好。”
朱棣听了这话,仔细打量了赵行一番,忽然觉得自己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了解他。
“本王一直觉得赵大人严厉之中,心地非常善良,原来这份善良也是看人的。”
赵行挑了挑眉毛,笑着说:“燕王殿下,如果高丽真心归附,我会交代下去,让他们和高丽人打交道时不必太较真。”
“但就目前来看,我们没必要对高丽人心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