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选址,余大导演非常满意,连夸先遣组事情办的漂亮。
触物生意,在看到那原汁原味的大戏台的时候,余大导演的灵感油然而生,要增加借用戏台这个场景的一场戏。
李大伟、李明和石月河三个臭皮匠一番合计,就设定了一场全队大会的群戏,主要的镜头有四个。
一个是大队长兼民兵连长达常式讲话,讲话不长,批评不相信科学而讲封建迷信的落后愚昧思想和行为,表扬周浩全心全意为乡亲们寻医问药的可贵品质。
另一个是周浩在得到表扬时骄傲、羞怯和坚定的表情变化。
第三个是任大姐的婆婆在被不点名批评时羞愧和懊悔的镜头。
还有一个是小场景镜头,老树爷爷和周浩他爹两个老汉蹲在碌碡上,一边开会一边抽着老汉烟。
这场戏作为电影的一个过渡,从周浩作为赤脚医生被普遍抵制和非议,向逐步被乡亲们接受和认同的转折。
没有办法,这种临时加戏和改戏好像是很多导演的传统,几十年后甚至更甚,还产生了戏霸这样奇葩的现象。
有的戏霸是因为一演戏就着了魔一样,越是好戏就着魔越厉害,一般的导演还真是拿不住,就比如王文志这样的戏疯子,本意不是给剧组添乱,而是想要更进一步,尽善尽美。可有一个词,缺憾美,哪有那么多尽善尽美,有时候就成了画蛇添足,还要追加预算,本心是好的,往往好心办了坏事。
还有一种戏霸是和资本的力量密切相连,本身没有好的演技,甚至是演技拙劣,但就因为后面资本的运作,一段时间,热得一塌糊涂,自己也不知天高地厚,在剧组上演一幕幕狗血剧,一地鸡毛,不说也罢。
石月河算是资深影迷,他倒是不追星,但也是电影院的常客,他对那些所谓大片兴趣不大,可能也是后来看太多,有些腻了,对于故事性强剧情吸引人的片子情有独钟,有些电影他能够看好几遍。
过去都是在屏幕上看,这次是深度参与其中,也算是过了把瘾。
所以对于修改和完善剧本,很是认真和细致,尤其是对于场景中镜头的应用,似乎也有了一些魔怔。这本来更多是导演临场调度的工作,他却反复琢磨,在剧本里给出各种建议方案。好在余大导演很看重他的意见,假如是别的导演,也许会被一脚踹出去也不一定。
电影本就是摄影和剪辑的艺术,不可能拍什么演什么,常常一部电影最终成片所展现的镜头,还不到全部拍摄镜头的一半。在这个强调多快好省的年代,导演更是不可能无节制地浪费胶卷,这一点可以说是从演员到摄影,从编剧到导演,整个剧组贯彻始终的行为准则。
相对而言,《赤脚医生》剧组的经费是比较宽裕的。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