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介绍了,我就是王汉武,说起来咱两还是老乡,石月河的大名我早就知道,只是在科技社才认识你。”一个皮肤坳黑的粗壮汉子自我介绍。
“哦,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王你哪人啊?这水处理课题是你的主意吧。”石月河问。
“嗯,是我的主意,要说这个还得从我上大学前的工作说起,以前我是我们渭源那个地方小有名气的挂粉条师傅,从高中毕业干到去年,整整八年,一个抗战都打完了。
我们那地方家家户户挂粉条,秋天整个漫坝河上都浮着一层厚厚的白沫,好多河段还散发着一股让人恶心的臭味。
今天一讨论课题,我就想到家乡的漫坝河,渭源太远了,可燕上就在我们脚下,有好多条河流离我们都不远,所以就提出了这个水环境的课题,没想到同学们还挺支持。”
王汉武的普通话很不标准,有点后世被外地人称之为京兰腔的意思,不过作为老乡,石月河听得懂
王汉武没意识到,他自己每说几句话,就下意识地挠挠头发,这在心理学中是不自信的表现。
一个典型的憨厚西北汉子,因为挂粉条长期暴露在高原紫外线下的黑脸膛,一下子就拉近了石月河和他的距离。
“老乡,你这个水环境的课题好是好,可是即辛苦又脏,有没有同学愿意跟着你干啊?”
王汉武笑着说:“有,大家可积极,现在已经有五个同学愿意一起干,回头我们就商量个计划,报到系里和科技社。”
看得出来,王汉武因为自己的提议被同学们接纳很是兴奋。
“好,遇上什么困难就提出来,咱们大家商量这解决。”
王汉武还是一脸笑容。
“应该没啥困难,唯一就是可能需要用到系里的试验设备和试剂,我们回头去和系里申请,估计问题不大。”
这家伙满脑子乐观主义精神,也不知是谁告诉他问题不大,实际上,无论是器材和试剂,就不可能不缺乏。
现在这年头,除了大把待业青年和返城知青不缺,别的从青菜萝卜到猪肉大葱,就没有什么不缺的。
可是,实验器材和试剂,他还只能找化学系寻求支持,石月河自己掏钱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原因是有钱也没得买。
计划经济讲究的是按计划生产和调拨。
以硫酸为例,使用单位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所有申请汇总到相关工业管理部门化工部,按照总申请量增加或减少,下达生产任务给各家化工厂。
反之,化工厂生产的硫酸,按照计划被调拨给各个使用单位。
很神奇的管理方式。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