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月河看着唐淑慧的表情,心中也不由得感到欣慰。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是这还不够,如果唐淑慧是任何一个别的科系的学生,石月河都会适可而止,所有读者都能保持冷静和理性思考,那他的书要卖给谁呢?
唐淑慧学的既不是经济,也不是统计,而是中文,石月河还清楚记得,当时填报志愿,自己是劝过唐淑慧选择经济类专业的,可是她一门心思要上中文系,还言之灼灼地说,她的理想是研究文学,还特别强调,要研究他石月河的文学作品。
他知道唐淑慧经过释放和宣泄,还没有完全走出了最初因为肖文死亡而瞬间产生的悲伤,这种生死悲痛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对一个人情感的冲击是巨大的,加之他在整本书里都在为这一刻的爆发而铺垫和酝酿。
“唐淑慧,你知道吗?悲剧是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石月河轻轻地说道。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肖文会死。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老师,他那么爱孩子,孩子们也那么喜欢他,他一直都很努力地工作,我觉得他更应该获得更好的生活爱情,巧珍应该和他在一起。”唐淑慧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疑惑和不解。
“唐淑慧,我不能说你的想法不对。在文学中,那只是我们各自看问题的角度和对人性与社会的认知不同罢了。
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是由他的职业或者身份来决定的。肖文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他遭遇了一场无法预料的意外。
这并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你的错,意外无处不在。
你非要说是我的错也可以,他的死的确是我刻意而为,知道为什么吗?”
石月河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因为他死了,才能真正获得解脱。难道你不认为当他背着铺盖返回农村那一刻,他已经死了吗?当他听到巧珍早已出嫁,低头抹去眼泪的那一刻,他已经死了吗?他之所以活着,只因为在他心里有一个影子支撑着他聚聚挣扎,当一个理由出现,他终于可以不用再坚持了,于是,他解脱了。”
唐淑慧默默地听着石月河的话,她似乎开始逐渐明白悲剧的意义所在。
她同时为石月河的所思所想的极端与深邃而感到恐惧。
唐淑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她对于文字的敏感和理解力让她在文学领域中有着不俗的表现。然而,当她听到石月河的话时,她的内心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了一样,无法呼吸。
“石月河,你太可怕了!”唐淑慧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你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和更剧烈的喜剧冲突,专门写的洪水和死亡,一定是这样!你是故意的。”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