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至。
北昌城都贴上了对联。
孩童在街上跑着。
时不时点根炮仗。
让人心头一惊。
更有些熊孩子喜欢用炮仗去炸一切他们敢炸并且能炸的东西。
雪堆,牛粪,狗食盆。。。
武三秋在大街上,发放着糖果。
他身边围着大量的孩子。
看着孩童们小脸冻得通红,却洋溢着笑容,只是看着这些孩子,武三通不知想到了什么,眼底闪过一丝沉痛。
终于,手中糖果发完,孩童散去。
武三秋走入街边酒馆。
在酒馆的角落,叶枭和柳儿就坐在那里。
等到武三秋坐下,叶枭调侃道:“大师似乎不太开心?”
武三秋抬眼看了一眼叶枭。
叹息道:“陛下慧眼如炬,我的确并不算太开心!”
“敢问为何?”
叶枭也有些好奇,说实话,他真的没有看出方才有什么事情能惹武三秋不开心的地方。
武三秋叹息一声道:“陛下,你看到方才那些孩子了吗?
他们身上的衣裳,都是新做的!都是厚棉衣,新棉鞋!个个都有棉手套!棉帽子棉围巾!”
听到此处,叶枭无奈摇摇头,笑道:“那不是应该的吗?咱们凉州本就产棉花,又不贵,百姓今年丰收,手中钱粮充足,但凡不是人性淡漠之人,谁会苦了自家孩子?”
武三秋叹息道:“陛下您生于唐安,那里虽然也冷,可是比起凉州,比起楚国,那是差了太远了。
您不知道,即便在楚地,那里更加寒冷,可是很多孩子,甚至连个旧棉鞋棉衣都没有,他们冬天,只能蜷缩在家中,少有出门,苦熬着漫长的冬季。我甚至见过一家人穿一双棉鞋的!
方才见凉州百姓如此富足,不禁心中愤慨,陛下一年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楚国千年都未曾做到?”
此言一出,叶枭默然片刻。
“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做罢了!”
叶枭叹息道:“想做,总会有办法的。”
在叶枭看来,很多事情,真的就只是不想做。
让百姓人人荣华富贵,或许很难。
但是让这些逆来顺受,又愿意吃苦耐劳的百姓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其实并不难。
“真的吗?”
武三秋眼中闪过迷茫。
叶枭摇头叹息道:“据我所知,楚地固然苦寒,可是土地广茂,尤在大乾之上,粮食作物,一年一熟,不在话下。大师,楚地百姓,难道都是好吃懒做之辈?难道他们不想过的更好?”
“大师要明白,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个壮年男性百姓的生产能力,绝对是可以养活五个人以上的!”
这话不假,一个成年劳动力,辛苦一年,卖命耕作,最终产出的粮食。
够五个人来吃,其实并不难!
叶枭继续道:“可是一家一户,即便是妇女孩子,老人,也都是有劳动能力的。或许他们的能力有高有低,但是大抵能养活自已,还有富裕!”
要知道,这年代的人,可没有那么矫情!
十岁的孩子,已经是家里的半大劳动力了。
妇女更是干活不手软。
至于老年人,一些男性,哪怕是六七十岁,也都在辛苦耕种。
他们的体力耐力,的确比不上成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