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某小区,老旧而局促的居民楼。
晚上七点,薛晓林一家正在吃晚饭。
老爸有个习惯,吃晚饭的时候看新闻。
薛晓林作为女孩子没这个爱好,她甚至讨厌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因为那台电视挤占了她的生存空间。
家里的条件并不好,全家四口人挤在总面积36平米的房子里,薛晓林睡觉就在客厅那个半旧的沙发上。
哥哥自从找到工作之后,基本上就没回过家。
薛晓林去年大学毕业之后也找到了工作,但为了给家里攒钱还债,也只能先在家住。
在这种家庭条件下,关心国家大事有什么用,别人的幸福能转嫁给你?
桌子就两盘菜,一份咸菜,一份是老妈炒的青菜。
老妈三年前在制衣厂下岗,街道办帮忙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从正式工成了清洁工,老妈平时都不好意思跟邻居打招呼。
其实家里也没那么穷了,四个人都有工作,哥哥每个月还给家里交120块钱,外债还的差不多了,但老妈穷怕了,就是抠。
7点20,快讯里播出了一条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新闻。
“哟,晓琳,你不是在青州读的大学吗,这个服装品牌就是青州的,你听说过没?”
老爸有点兴奋,举着筷子指着电视屏幕:“看,人家都去法国开分店了,领导人去欧洲还专程到店里去参观,这是咱中国的品牌啊!”
薛晓琳抬头看了一眼电视,眯起的眼中满是嫉妒。
因为屏幕里有个很漂亮的女孩子,跟自己年龄相仿,居然是这个服装品牌的总裁。
而且听介绍,千纸鹤在国内外已经有了306家分店。
同龄人啊!
自己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别人却已经开了三百多家分店。
人比人是不是得死?
老妈郑月娥目光一瞬不瞬的盯着屏幕,连最的米饭都忘了嚼,一字不落的听完了这个30秒的新闻。
看完之后,她轻轻叹息一声,低头继续吃饭。
“月娥,听到了没,那个姓裴的女经理说,这个服装品牌正在以加盟的方式扩张。”
“这是机会啊,要不咱们试试?”
薛父大言不惭的说道。
郑月娥和薛晓林同时白了他一眼:老爸就这个品行,很善于发现不切实际的机会。
在外面听某人说这个行业赚钱,回家就要白话一番;
改天看了报纸里一份广告,又要鼓噪一番。
反正在他看来,这天底下到处都是机会,整天跃跃欲试。
但全家人没一个支持他的,因为家里就这个条件,哪有钱拿给你折腾?
郑月娥放下筷子,指了指这个局促的客厅:“你自己看看,把这个家折腾折腾全卖了,值5万块钱吗?”
薛父撇撇嘴:“咱家晓琳当初是在青州读大学的,她在青州总有同学吧,打个电话问问,看看啥加盟条件总行吧。如果五万块钱就能加盟,咱就砸锅卖铁试一把。”
“要试你自己找钱去试,反正家里的钱一分不能动。”
郑月娥当即拍板,儿女每个月上交的钱都是她拿着,能省则省,老薛手头就他自己那点工资。
穷人攒钱,还不都是抠出来的。
老薛没办法,扭头看了看女儿:“晓琳,你支持老爸不?”
薛晓林无奈的撇撇嘴:“爸,别的不说,单看新闻里那些专卖店的装修,你觉得咱家能拿出这个钱来?”
“万一,人家品牌方给装修呢?”
老薛自己说的都有点不自信。
郑月娥冷笑一声:“干脆人家把店开好,让你过去当老板算了。”
老薛把碗里的米饭扒拉完,然后将碗推开:“晓琳,你在青州总有同学吧,找个电话号码,帮忙问问,加盟需要什么条件。”
“这个品牌的衣服,既然能上秧视新闻,可能马上就会火起来,这是机会啊。”
“趁着别人没反应过来,咱先把名额占住不好吗,实在不行,拿到名额之后,爸再去找人合伙。”
“加盟店是有地域限制的,一片地方只开一家店……”
薛晓林被说的烦了,起身走到角落的箱子里,从里面翻出那本大学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