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8章 楚辞8

第8章 楚辞8(1 / 2)

【注释】

①天问:“天问"二字的含义,王逸说就是"问天",因"天尊

不可问,故曰天问"。戴震《屈原赋注》则说:“问,难也。天

地之大,有非恒情所可测者,设难以问之。”戴氏认为"天问"

就是对天地间常情不可解及其变化莫测的事情进行问难,是较

为符合作品实际的。

②"曰遂古"句;曰:发问辞,犹"问曰"。遂古:遂,通

“邃",远;"遂古",即远古。一说"遂古"即"往古"。初:

初始。开端。

③"谁传道"句;谁:谁人。传道:传说。之:指远古如何开

端的情形。

④"上下"句;上下:“上"指天,"下"指地。形:形成。

⑤"何由"句;何由:何从。考:考定。贺宽《饮骚》曰:

“自今而言,上者为天,下者为地,鸿蒙之始上下未形,是无

天地也。天地未定,何从有人而为之传道。为考定乎?大可

疑也。”

⑥"冥昭"句;冥:昏暗,指夜晚。昭:光明,指白天。一

说,"昭"是"昒"的错字;"昒"通"昧",也是幽暗的意思。

瞢(méng):晦暗。”瞢暗",朱熹《集注》说:“言昼夜未分

也。”"冥昭瞢暗",是说远古时天地间昼夜未分,一片混沌暗

昧。

⑦极:穷究,即探究明白、弄清楚。

⑧"冯翼"句;冯:通"凭",满。翼:盛。”冯翼",元气充

盛弥满的样子。《淮南子·天文》:“天地未形。冯冯翼翼。”古

人认为天地生成之前,宇宙间先是弥漫着一种浑浑沌沌的元

气。惟:同"唯",只是。像:这里指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

没有具体实物对象存在的感觉、想象或现象,所谓"冯冯翼

翼"的宇宙元气,就是这么一种"像"。

⑨"何以"句;何以:犹言"凭什么"。识:认识。

⑩"明明"句;明:白天。暗:黑夜。一说,"明明暗暗"意

为或明或暗。

“惟时"句;惟:发语词。一说作"彼"解。时:通"是",

这样。何为:为何。朱熹《集注》:“此间盖曰:明,必有明之

者;暗,必有暗之者。是何物之所为乎?”一说,"时"指时

间,即昼夜划分、明暗往还所形成的时间;"惟时何为",即时

间是什么。

“阴阳"句;阴阳:原本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而明者为阳。

背日而暗者为阴。同时,"阴阳"又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概

念,它指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三合:“三"

通"参","三合"即"参合",谓阴阳参合而生万物。一说,

“三合"是指阴、阳、天的结合与统一(见柳宗元《天对》)。

又说,"三合"是天、地、人的结合与统一(王逸《章句》)。

“何本"句;本:本原、本体。化:变化。化育。

“圜则"句;圜(yuán):同"圆",指天体。朱熹《集注》:

“圜,谓天形之圆也。”则:乃;一说"而"。九重:九层。古

代传说天有九层。一说"九非实数,是言天之极高。

“孰营"句;孰:谁。营:经营。一说"营"通"环",作

“环绕"解。度:测量。

“惟兹"句;惟:发语词。兹:此,这。功:功绩。一说

“工程"。”何功",犹言何等伟大的功业(或"工程")。

“孰初"句;孰:谁。初:开始。作:进行。”初作",即开

创。

“斡维"句;斡(guǎn):王逸《章句》:“斡,转也。”指天

体的运转。维:王逸《章句》:“维,纲也。”"纲"本义为总

绳,引申为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这里指决定、制约着天

体运转的枢纽。一说,古代的盖天学说认为天似盖笠,故

“斡"指伞盖顶端的保斗,"维"指伞盖与盖弓(盖篷的骨架)

相连系的绳索(汤炳正《楚辞新注》)。焉:哪里。系:联结。

“天极"句;天极:天的极边,天之顶端。另说,分别指南

北极、北斗极及天枢、天的中央等。加:安放。

“八柱"句;八柱:古代传说有八座大山作为擎天之柱,故

言"八柱"。一说指支撑大地的八根大柱。洪兴祖《补注》:

“《河图》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

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当:在。

“何当",即何在、在何处。

“东南"句;东南:指东南之地。亏:缺损,此指低陷。中

国的地势是东南方低洼。古人从江河的流向就可以认识到。一

说"东南"疑为"西北"之误,因为此处是问天,而且是问及

天柱之事,当与《淮南子》所言的共工怒触不周山而天柱折、

以致"天倾西北"有关。

“九天"句;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王逸《章句》:“九

天,东方暤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

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际:

边际,边缘。一说"之际"指"之间"。谓九天相接之间。

“安放"句;安:如何,怎样。放:放置。安放;一说作

“至"、"到"解。属(zhǔ):连接。徐焕龙《屈辞洗髓》:“既

有九天,必有边际,其际安所放至?安所属附?”

“隅隈"句;隅(yú):角落。隈(wēi):山崖水边的弯曲

处,此指九天之际的角角落落。多有:即有很多。

“谁知"句;数:数目,数量。王逸《章句》:“言天地广

大。隅隈众多,宁有知其数乎?”《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

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高诱注:“九野,九

天之野也。一野,千一百一十一隅。”

“天何"句;何所:何处,什么地方。沓:会合,接合。

按,古人认为天像一个大盖子覆在大地上。《尚书·尧典》疏

云:“虞喜云,周髀之术,以为天似覆盆,盖以斗极为中。中

高而四边下,日月旁行绕之。”"天何所沓",是说"天盖"在

什么地方与大地相接合。一说,"沓"乃"踏"之假借字,本

当作"蹋",意为"践履";"天何所沓"意思是天足所践履之

处在什么地方。

“十二"句;十二:王逸《章句》、朱熹《集注》等认为是

指十二辰。古人认为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上

是沿着一个圆周来运行的,这个圆周叫黄道。日月五星在黄道

上有十二个会合点,这十二个会合点就是十二辰,并分别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来表示。一说,"十二"是指"十二分野"。而所谓"分野",

是古代占星术的概念。它认为天上的十二星辰与地上的各州郡

邦国相对应,由此形成地上的十二分野。焉分:如何划分。

“日月"句;安:怎么。属:系属。附着。

“列星"句;列星:众星。陈:陈列。陈本礼《屈辞精义》

对上句和本句阐释曰:“安属者,日月之出入诸道,纵横相维,

而系之于何所乎?安陈者,悬于空际,万古在天,何以运行而

不紊乎?”

“出自"句;出:出发,此指太阳的升起。汤(yáng)谷:

即"晹谷",又叫"阳谷"。****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次于"句;次:止息,停宿。蒙汜(sì):即"昧谷",又

称"太蒙"。****中太阳落下的地方。

“自明"句;明:天明,即白天。及:至,到。晦:暗,即

夜晚。

“所行"句;这句说。太阳清早从汤谷升起,晚上在蒙汜落

下,一天中它行走了多少里?

“夜光"句;夜光:指月亮。德:德能,本领。一说"德"

通"得"。

“死则"句;死:古人认为月亮每月生一次,死一次。《孙

子·虚实篇》:“月有死生。”洪兴祖《补注》:“《书》有旁生

魄、哉生明、既生魄。死魄,朔也;生魄,望也。”则:

而。一说"则"作"即"解。育:生。朱熹《集注》:“此问月

有何德,乃能死而复生?”

“厥利"句;厥:其,那个,指月亮。利:利益,好处。一

说"利"通"黎",指月中的足影。维:语气词。一说"维"

作"为"、"是"

解。

“而顾"句;菟:即兔。古人认为月中有兔。”顾菟",一说

指月中兔名(朱熹《集注》、毛奇龄《天问补注》);一说"顾"

作动词,"顾菟"谓生性多疑而行走时常常回头看的兔子(马

茂元主编《楚辞注释》、***等《屈原集校注》);一说"顾"

意为"蓄养"(黄寿祺等《楚辞全译》);一说"顾菟"即"蟾

蜍"(闻一多《天问释天》);一说"顾菟"即楚地方言"於

菟",指虎,是月中有兔的传说在楚地转化为月中有虎的传说

(汤炳正《楚辞今注》)。以上两句的大意是:月亮图的什么好

处,把兔子养在腹中?

“女岐"句;女岐:本为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尾星。其星

有九,又称九子星。九子星衍变为九子母的神话,于是又有了

关于女岐生九子的神话。王逸《章句》:“女岐,神女,无夫而

有九子。”合:匹配,婚配。

“焉取"句;焉:怎样,如何。取:得,生。一说上句

“合"字为衍文,这两句当作"女岐无夫,焉取九子"。

“伯强"句;伯强:即"禺强",是****中主管北风

(不周风)的风神。据说"禺强"就是主风的箕星,与尾星相

近。又王逸《章句》认为是大厉疫鬼,所至伤人。处:居处,

住。

“惠气"句;惠气:惠,和;气,风。”惠气",即和顺之

风。安在:在什么地方。从何而来。

“何阖"句;何:为何。阖:关闭。晦:暗,此指黑夜。古

人认为天门开则为昼,天门关则为夜。这句问:为什么天门一

关闭天就黑?一说"何"指"什么",此句意为:什么东西一

关闭天就黑暗?

“何开"句;意思是:为什么天门一开天就明?或说:什么

东西一开天就亮?

“角宿"句;角宿(xiù):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即角

星,是东方苍龙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第一

宿,共有两颗星,夜里在东方出现。古代传说这两颗星之间为

天门,日月五星均于此经过(见《晋书·天文志》)。旦:明。

“角宿未旦",天门还没有亮光,即天未明时。

“曜灵"句;曜灵:太阳。安藏:藏在何处。

“不任"句;这里说鲧治水的事。任:胜任。汩(gǔ):治

理,疏通。鸿:通"洪",指洪水。

“师何以"句;师:众人,指尧帝之众臣。何以:为什么。

尚:同"上",推举。之:这里指鲧。神话中的人物,夏禹之

父。据《尚书·尧典》、《史记·夏本纪》等,传说尧之时,洪水

滔滔,尧之众臣推举鲧去治水。起初尧不同意,众人一再劝

说,尧才同意了。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被舜杀死在羽山之

野,他的儿子禹从其腹中生出。以上两句是说。鲧不能胜任治

洪水之事,众人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佥曰"句;佥(qiān):皆,都。”佥曰"。即众人都说。

何忧:何必担忧。一说谓鲧能平水患,洪水不足为忧(游国恩

说,见其《天问纂义》)。

“何不"句;课:试,考察。行:进行治水之事。一说

“行"在这里是指"任用"(见王夫之《楚辞通释》)。此二句,

王逸《章句》说:“言众人举鲧治水。尧知其不能,众人曰:

何忧哉?何不先试之也。”

鸱龟"句;鸱(chī)龟:“鸱"本为猫头鹰之类的猛禽,

“鸱龟"可能是****中一种形状像鸱的大乌龟。徐焕龙

《倔辞洗髓》:“鸱龟事无考。玩语句,意当时有形似鸱鸟之

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余按《山海经》,怪水、毫水皆

有旋龟,鸟首虺尾。《岭海异闻》,海龟鹰吻,大者径丈。《南

越志》,宁县多鸯龟,鹅首啮犬。”或说,"鸱"和"龟"各为

一种。曳:牵引,拖拉。衔:衔接。关于"鸱龟曳衔",周拱

辰《离骚草木史》说:“盖鸱龟曳衔,鲧障洪水法也。鲧睹鸱

龟曳尾相衔,因而筑为长堤高城,参差绵亘,亦如鸱龟之曳尾

者然。”毛奇龄《天问补注》说:“鲧筑堤以障洪水,宛委盘

错,如鸱龟牵衔者然,是就鸱龟形而因之为堤,盖听鸱之计

也。”这是

说,鲧在治水时,见到鸱龟拖着尾巴相衔而过,就

仿照其形而修成长堤来挡住洪水。一说,这里可能是指鲧在治

水时取法于天上的星辰排列之形来修筑长堤。游国恩《离骚纂

义》说:“《春秋运斗枢》,玉衡星为鸱,瑶光之星散为龟。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