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季札。寿梦死,诸樊、余祭、余昧相继为王。余昧死,季
札不愿为君,余昧的儿子王僚就继为吴王。阖庐认为自己是诸
樊的长子,按次序应是他继位,于是就派勇士专诸刺杀了吴王
僚,自己做了吴王。
“何壮"句;壮:壮年。武厉:勇武猛厉。
“能流"句;流:流传,传播。厥:其,指阖庐。严:威
严,威武。一说"严"字当作"庄",因避汉明帝(刘庄)的
名讳而改作"严"。二字义近。以上是问:阖庐少年散亡,为
何其壮年却英武奋发,威名得以传扬?
“彭铿"句;彭铿(kēng):即彭祖,传说他本名篯(jiān)
铿,是颛顼帝的玄孙,被封在彭城,寿八百岁。斟:本指羹
勺,此指用勺子舀取献上。雉:野鸡,此指野鸡汤。传说彭祖
善于烹调,曾向尧献上美味的野鸡汤。一说,"斟雉"是指烹
调、调和雉羹(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帝何"句;帝:指帝尧。一说指天帝。飨:享用。
永:长。
“夫何"句;朱熹《集注》本作"夫何长",无"久"字。
这两句是问:彭祖获得了很长的寿命,他为何活得那么久长?
一说,上句"受寿"指天帝赐予彭祖长寿,此句"长"当作
“怅",指怅恨。王逸《章句》说:“彭祖至八百岁,犹自悔不
寿;恨枕高而唾远也。”意思是:天帝赐予彭祖那么长的寿命,
为什么他还怅恨不已?
“中央"句;以下四句歧解较多。马其昶《屈赋微》、闻一
多《天问校补》等认为是指有关周厉王逃彘及"共和"行政之
事,一般认为较合情理。此取其事而解之。中央:中国,此指
周王朝一统天下的政权。共牧:共同执政。据《史记·周本
纪》,周厉王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奔逃至彘地,召公、周公
二人共同执政,号称"共和",也就是"共牧"。
“后何"句;后:君王,指周厉王。怒:指厉王之怒。据
《史记·周本纪》,厉王奔彘,国人欲杀其太子。召公将太子藏
起来,对国人说:如果杀了王太子,"王其以我为仇而怼怒
乎"?
“蜂蛾"句;蜂蛾:即"蜂蚁",比喻百姓。”蛾",古"蚁"
字。微命:微贱的生命。
力何固:指百姓同心合力反抗周厉王。
惊女采薇:即"采薇惊女"。采薇:当指孤竹国君之二子伯
夷和叔齐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故事。惊女:
据《文选·辨命论》注引《古史考》曰:“伯夷叔齐……隐于首
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
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
鹿何祐:鹿:神鹿。祐:保佑。据《列士传》:“二人遂不
食薇,经七日,天遣白鹿乳之。”这两句说:伯夷叔齐采薇于
首阳山,被一位女子的话所震动而绝食,但神鹿为什么又来保
佑他们呢?
回水:当指首阳山下之水,即河曲之
水。毛奇龄《天问补
注》说:“回水,河水回曲处也。首阳在蒲坂华山北河曲中。
《禹贡》。河水至雷首下,屈曲而南,故曰河曲。犹《瓠子歌》
所谓北渡回也。”"北至回水",是说伯夷叔齐北行至河曲之中
的首阳山。《庄子·让王》说:“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
竹。曰伯夷叔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饿而死焉。”
萃:止,停留;一说"聚集",指伯夷叔齐相聚于首阳山。
“萃何喜",意思是:他们为何喜欢在首阳山停留下来?
“兄有"句;兄:王逸《章句》认为是指春秋时的秦景公。
噬犬:猛犬。
弟:指秦景公的弟弟钅咸(qián)。
“易之"句;易:换。两:通"辆"。
“卒无"句;卒:终于。禄:爵禄。以上四句,王逸《章
句》和洪兴祖《补注》说是:秦景公有一只猛犬,他的弟弟钅咸
想得到它。秦景公不肯给钅咸,钅咸又用一百辆车和他交换,秦景
公干脆剥夺了钅咸的爵禄,并把钅咸驱逐出国。
薄暮:傍晚,黄昏。
归何忧:王逸《章句》说:“屈原书壁所问略讫,日暮欲
去,时天大雨雷电,思念复至,自解曰归何忧乎?”意思是:
黄昏时分,雷电交加,我不如归去,何必在此忧愁?
“厥严"句;厥严:指楚国的威严。奉:保持。
帝何求:即"何求于帝"。帝:指天帝,上天。
“伏匿"句;伏匿:隐藏。穴处:居于岩穴。
爰何云:谓自己遭流放而窜伏山野,还有什么可说的。爰:
于是,对此。云:说。
“荆勋"句;荆:指楚国。勋:功勋,功业。一说"勋"为
“动"字之误。作师:兴兵。毛奇龄《天问补注》:“作师犹兴
师,即《史记》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击之,大破楚师于丹
浙。怀王复悉发国中兵。深入击秦。战于蓝田,是也。”一说
“作师"指振兴武力。
夫何长:长:长久。以上两句是说:楚怀王以兴师动众为
功,楚国的国运何能久
长?一说"长"读zhǎng,谓为各国诸
侯之长。楚怀王前期国力强盛。曾为六国的"合纵长"。故二
句说:楚怀王曾欲建勋业,大振武力,他当初是怎样成为各国
之长的?
“悟过"句;悟:觉悟,悔悟。过:过错。改更:指改过更
新。
我又何言:意思是:楚王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的错误,改
过更新,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吴光"句;吴光:指吴国公子姬光,即阖庐。争国:指吴
国与楚国相争伐之事。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阖庐于公
元前506年出师伐楚,"楚兵大败。楚昭王亡出郢,奔郧。
……而吴兵遂入郢。”一说,"争国"是指阖庐刺杀吴王僚而争
夺君位的事。
“久余"句;久:长期。余:我,我国,指楚国。这句是
问:为什么吴国常常战胜楚国?
“何环"句;此处当从一本作"何环闾穿社,以及丘陵,是
淫是荡,爰出子文?”环:环绕而行。穿:穿过。闾社:古代
二十五家为一闾,又叫"社"。”闾社",这里泛指村落、村寨。
“爰出"句;爰:乃。出:生出。子文:即楚令尹子文,是
春秋时楚国有名的贤相。据《左传·宣公四年》,子文的父亲斗
伯比曾寄住在其舅家云阝国,与云阝君之女私通而生子文。云阝君夫
人让人把婴儿扔在湖边,却有老虎来给婴儿哺乳。云阝君打猎见
到,很是恐惧。回来后,夫人告诉他事情的原委,于是将婴儿
拣回来收养。婴儿长大,后来就是令尹子文。所以这里是问:
为何云阝君女绕村串寨。翻越丘陵,和斗伯比**私通,却生出
贤相子文?
“吾告"句;吾告:我说。堵敖:名熊(jiān),是楚文王
的儿子。文王死后,堵敖继位,后来被他的弟弟熊恽(即楚成
王)所杀。不长:谓堵敖在位不长久。
“何试"句;试:通"弑",臣杀君为弑。上:指堵敖。自
予:自立为君。
“忠名"句;弥:益发,更加。彰:明,显著。据《史记·
楚世家》,楚成王杀堵敖而得位后,布德施惠,修复与各国的
友好关系,还向周天子进献礼物,以表敬意,得到周天子的礼
遇,也博取了忠名。
九章
《九章》是后人把屈原作品中除了《离骚》、《九歌》、《天
问》、《招魂》以外的诗篇选编而成的,共九篇,成为一组,取名
《九章》。这些诗不是屈原一个时期的作品。
从这些诗的本身看,《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其他八首
都是屈原失意以后写的,内容和《离骚》相承,有些非常沉痛,
有的几乎是绝命书。据***考定,除了《橘颂》外,《惜诵》写
作年月较早,可能是屈原被疏远初期的作品。此外按写作先
后顺序,则是《抽思》、《思美人》、《悲回风》和《涉江》,《哀郢》是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楚国郢都被秦将白起侵占时写的。之后
是《怀沙》和《惜往日》。本书的编排,仍按东汉时王逸的《楚辞
章句》的次序,没有照上述写作时间的早晚重新安排,因为各
家之说不一,现存还难以确定它们写作的先后。
惜诵①
惜诵以致愍兮②,发愤以抒情③。
所非忠而言之兮④,指苍天以为正⑤。
令五帝以折中兮⑥,戒六神与向服⑦。
俾山川以备御兮⑧,命咎繇使听直⑨。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⑩。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以遭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情沈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佬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乎又莫吾
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敕韭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兮,愿曾思而远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