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娇软表妹进府:禁欲世子疯魔了》沈姝李煊 > 第105章 兰公子梁上偷窥

第105章 兰公子梁上偷窥(2 / 2)

进了殿后便也忧心忡忡的跪在一边,宣德帝倒也不是随意迁怒的人,让人赐座之后,便问道:“谢爱清,黎爱卿,想来你们也已经收到了英国公失踪的消息。”

谢丞相和黎尚书听到后,忙站起来,垂首说道:“臣等未能给皇上分忧,还请皇上恕罪。”

宣德帝居高临看了看谢丞相和黎尚书,并未说话。

两人垂首站着,良久之后也有些紧张,额头上冒起了冷汗,拿不准宣德帝是什么意思,便也不敢再开口。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宣德帝才将茶杯放在魏公公的手中,说道:“做事朕没有记错,老英国公就是战死在沙场,英国公府满门忠烈,为我们大盛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如今,英国公为追击敌寇下落不明,两位爱卿看如今要如何处理?”

谢丞相和黎尚书总算是松了口气,皇上忌惮英国公府的兵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现如今,皇上既然用满门忠烈来形容,那也算是一种肯定,不过这样的“肯定”到底是好还是坏?

谢丞相想了想,站出来说道:“皇上,国舅爷有个堂弟,原先跟着国舅爷在西南带过兵,还打了好几场漂亮仗。微臣认为,若是让那上官将军过去,应该稳定军心不成问题,再者若是英国公还生还,上官将军也有搭救的能力。”

谢丞相有个庶女,是新进的大皇子侍妾,因此谢丞相也被拉到了大皇子的船上。

站在旁边的黎尚书一听,自然知道这是谢丞相,想为大皇子积攒资本,将母族上官家送入东北军中,染指东北兵权。

黎尚书可是未来的三皇子妃刘娥的亲舅舅,刘娥乃是自已的姐姐,唯一留在世上的血脉。

自从刘娥被指给三皇子之后,三皇子明里暗里的多次找过黎尚书。

以三皇子的智谋,再加上刘娥对自已所说的那番话,黎尚书认为在这夺位之战中,很有可能能够胜出。

此时也正是该自已争取功劳的时候,黎尚书便站了出来,垂首说道:“皇上,那上官将军自然是个合适人选。但是微臣者还有一个更合适的,那便是定远侯马超。”

马超乃是承恩侯的表兄,也是当今太后的亲弟弟。

宣德帝眸中一暗,看来私底下自已的两个好大儿,可是做了不少的动作。

宣德帝看了一眼,垂首站在旁边的魏公公。

作为秉笔太监的魏公公,一直以来便掌管着内庭,被称为内相。当然外庭之事也是也是可以参议的。

宣德帝面无表情的说道:“两位爱卿的人选都很不错。看来我大盛,也算是良将颇多。魏芳,说说你的意见。”

被点到名的魏公公忙朝中间移了两步,看了看谢丞相,有看了看黎尚书才说道:“皇上,我们大盛一直以来以孝治天下,现如今英国公下落不明,自以为伤心的洒家认为非英国公世子不可。

况且李世子入朝多年,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若是圣上恩典,让英国公世子前往东北,于情于理,都更为合适。”

第112章李煊要出京

旁边的谢丞相和黎尚书听到魏公公的话,心下一紧,难道对于皇子之间的“结党营私”,宣德帝心中不喜?

两个都是朝中的老狐狸,如今明显指向性的话语,两人顿时跪倒在宣德帝面前,“皇上英明!”

随后谢丞相说道:“现如今英国公下落不明,确实还是由李世子前去营救,更为合适。”

黎尚书也随即说道:“皇上仁慈,是臣等愚钝了。”

英国公府松涛院中,李煊今晚本就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就在李煊的书房反复思量的时候,宣德帝的圣旨便到了国公府。

传旨的太监自然是魏公公,李老夫人眉头一簇,预感可能先前在永寿堂商量的对策要出现变数。

果不其然,在国公府主子都已经到齐,备好香案之后,魏公公便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英国公奋战沙场,保家卫国,然至今杳无音讯,朕深感忧虑。

国公爷之子,英勇无畏,承袭其父之风。今特命其率部出征,接替英国公之位,继续为国征战。

望世子不负朕望,奋勇杀敌,扬我国威。若能寻得英国公下落,速报朝廷,朕定当重赏。

钦此!”

李老夫人听到魏公公的圣旨,脸上露出惊讶,难道宣德帝知道了些什么?

不可能,这么多年英国公府上,知晓此事的也就那么几三人,绝对不可能外泄。

跪在李老夫人旁边的邵氏则脸上一惊,不过深知自已掩不住情绪,邵氏死死的低下了头,倒是没叫任何人留意,毕竟旁边还有李老夫人吸引众人的目光。

稳定了心神之后,李老夫人双手叩地,诚恳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李老夫人作为当家人,双手接过魏公公递过来的圣旨。

英国公府众人才陆陆续续的站了起来,随后厅内便只剩下李老夫人和李煊在着。

魏公公喝过丫鬟递上来的热茶,喝了口,才对李煊说道:“李世子文武双全,希望动了东北便旗开得胜。”

李煊拱手,“承蒙陛下厚爱,微臣感激不尽,必当竭尽所能,为国效力!”

虽然众人心中都明白,李煊此行不仅要接手东北的战事,还有就是要将英国公寻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煊表了态之后,魏公公便站了起来,李老夫人和李煊对视一眼,均跟着魏公公站了起来

。此时魏公公说道:“洒家这里还有一道圣上的口谕:那就是圣上念在李世子对英国公的担忧,特意请钦天监的卜过吉凶,今晚子时之前,便是吉兆。圣上准许李世子今晚便带上圣上特意拨过来的羽林卫,在子时之前便出发。”

李煊心里一紧,按照他原先的猜想,最快也应该是明早出发。

李煊心中暗叹,圣意难测,却也知道此事耽误不得,于是便叩头谢恩。

魏公公宣读完口谕之后,便笑着对李煊说道:“李世子,你可要辜负圣上的一番心意啊,英国公的事就交给你了。”

李煊再次叩头说道:“多谢圣上,臣一定尽心竭力,不负圣上所托。”

虽然此次由魏公公传了圣旨和口谕,不过按照规矩,明天一大早,李煊还得到宫里向皇上谢恩。

虽然晚上已经宵禁,但李煊还是趁着月色的掩护,悄悄地来到了聚贤巷。

李煊来到沈姝闺房外间时,看到玉镯正在呼呼大睡。他不禁眉头皱了一下,心中有些不满。

玉镯是沈姝的贴身丫鬟,应该时刻保持警觉,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睡得如此之沉?

就在这时,李煊听到了轻微的响动。他警觉地抬起头,看到十一娘正从侧间悄无声息地走了出来。

看到来人是李煊,十一娘略微诧异的轻呼了一声:“主子?”

李煊点了点头,示意十一娘不要出声。他不想惊醒玉镯,更不想让沈姝发现自已的到来。他轻轻地走到十一娘身边,低声问道:“她怎么样了?”

“姑娘白日里还拿出了一个荷包出来绣,说是准备送给主子的。今晚也胃口颇佳,吃了一小碗小米粥呢!”这么晚李煊还过来,定然有什么事发生。

“嗯。”想了良久,若是自已不告而别,表妹肯定又要担忧,但此行极为凶险,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见李煊在外间踌躇,十一娘欲言又止,最后才说道:“姑娘她是个明白人,有些话若是主子亲口跟她说,奴婢觉得那最好不过。”

显然十一娘这话是逾矩了。

李煊脸上冷凝,良久之后才弯腰点了玉镯的睡穴,对十一娘说道:“明日我就要离京,表妹这边往后定要用心伺候。”

玉镯听到李煊的话,眼中露出诧异,慎重的说道:“主子放心,沈姑娘是个最好不过的主子,往后我定会尽心伺候好沈姑娘。”

李煊点了点头,道:“你下去吧。”

十一娘才退下,李煊便往沈姝的内室走。

坐在榻前的绣凳上,借着微弱的烛火,李煊望着沈姝枕边自已第一次夜闯稥闺时送的木发簪,看来表妹一直珍藏至今。

睡梦中的沈姝似乎是有所感应,微微的睁开了双眼,看到自已床前坐着李煊,还以为自已做梦了,眨了眨眼睛,又翻身准备入睡。

李煊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沈姝的床边,微笑着默默地看着沈姝那如猫儿般迷糊的样子,不忍心打扰她的美梦。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只有沈姝轻柔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喃喃自语在空气中回荡。

然而,几息之后,沈姝又再次转过身,睁开了她那美丽的眼睛。当她看到自已床前确实坐着李煊时,整个人也清醒了过来。

"大表哥?"沈姝的嗓音还有几分沙哑,仿佛还沉浸在梦中的余韵中。

她轻轻掀开被子,就要坐起身来。

在这个瞬间,身材修长的李煊居高临下间,看到了沈姝衣领下那白皙的锁骨,还有那若隐若现的沟壑。

李煊的眼眸一暗,回忆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当初也是在这聚贤巷,沈姝与自已的缠绵。

"是啊,表妹,是我。"李煊轻声回答道。他的声音低沉,满是宠溺和怜惜。

沈姝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她想起了自已刚刚做的那个春梦,梦中她和李煊又在这聚贤巷胡来,现在梦一醒,便看到李煊,有种社死的感觉。

她的心跳得厉害,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了,她试图让自已的呼吸平稳下来,但是她的身体却不听使唤。

想要说些什么来打破这尴尬的局面,这时李煊低头,含住了沈姝还要说话的双唇。

李煊的亲吻很温柔,但是却充满了占有欲。

想到本来应该成亲的两人,此时却要面临着分别,李煊动作又大了几分,要将沈姝的一切都据为已有般,他的舌头在沈姝的口腔中探索着,品尝着她的味道。

沈姝的身体渐渐地放松了下来,她开始回应李煊的亲吻。她的手环抱住了李煊的脖子,她的舌头也开始主动地与李煊的舌头交缠在一起。

两人的亲吻越来越激烈,两人都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和心跳。他们两人的身体紧紧地贴在一起,要将彼此的身体都融入到对方的身体中。

就在这时,夜晚的凉风从开着的窗口吹过,沈姝突然清醒了过来,她意识到自已和李煊马上就要成亲了,再说近几日自已又是危险期。

她的脸瞬间变得通红,她想要推开李煊,但是李煊却紧紧地抱住了她,不让她离开。

“不要……”沈姝轻声说道。

看着本就对自已有致命吸引力的表妹在自已怀中,微闭的眼尾染上了樱红,李煊想也不想,便欺身上前。

他的嘴唇从沈姝的唇一路向下,沈姝的身体渐渐地发热,她开始迷失在李煊的亲吻中。她感觉自已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柔软,她的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

情动之后,伴随着沈姝的娇喘,李煊才开口说道:“表妹,国公府出了事,我要出京一段时间。”

沈姝脑子里面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嘴上只不过随便应着。

等第二日沈姝醒来的时候,身边早就没有了李煊的身影,枕边是李煊留给沈姝的信。

第113章沈姝被宣进宫

沈姝看过李煊留在枕边的信,便知道此次李煊出京乃是必不可少的,想着马上就要到的婚期,沈姝也只是无奈的笑了笑。

沈姝正准备要梳妆起床,便听到门外传来内侍的声音,声音高亢,语气里还带着一丝兴奋,难道是有什么好事。

沈姝诧异,宫里的淑妃娘娘已经派了个嬷嬷出来,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事。

她心里想着,这时候门外的玉镯推门而入,“小姐,宫里的公公过来传话,说是六公主想您得紧,近些时候,刚巧有那西域穿过来的新鲜水果,想请您到宫里去。”

沈姝本就是待嫁之身,这是宫里娘娘都知道的事,难道是六公主顽皮,才宣自已进宫的?

沈姝又哪里知道,此次虽然宣自已进宫的是六公主,但过来传口谕的却是魏公公的干儿子。

梳妆好后,沈姝便随着内侍去了宫里。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衣裙,外披了一件白色的披风,头发梳成了一个简单的发髻,插着一支玉簪,脸上略施粉黛,更显她的清丽脱俗,宛如一朵出水芙蓉般娇嫩欲滴。

也许是不经人事,沈姝的脸上一下子长开了般,眼角还带着点从前没有的媚色。

内侍领着沈姝穿过了重重的宫门,来到了一座宫殿前。宫殿的门口站着两个宫女,看到沈姝到来,便迎上前来,向她行了个礼,说道:“沈小姐,请随我来。”沈姝点了点头,便跟着宫女走进了宫殿。

宫殿内布置得极其奢华,金碧辉煌,珠宝玉器琳琅满目。

宫女带着沈姝来到了一间养心殿前,停了下来,说道:“沈小姐,六公主就在里面,请您进去吧。”

沈姝心中一紧,若是自已没有记错,养心殿显然是不是六公主的居所,沈姝心中狐疑,便问道:“两位姐姐,六公主不是在淑妃娘娘的玉华宫吗?”

两位宫女对视了一眼,左边的宫女说道:“六公主当然是住在玉华宫,不过现在六公主正在皇上跟前习字呢。皇上事忙,还请沈姑娘到里面帮看着点六公主,莫要打扰了皇上。”

宫内,宣德帝正坐在一张案几前,埋头批阅奏章,他身穿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头戴一顶紫金冠,面容严肃,不怒自威。

宫殿的一角,确实摆着一张小小的案几,六公主正在手握细狼毫,在纸上“认真”地写着大字。她时不时偷偷抬头看看窗外的鸟雀,心中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啊,烦死了。”

突然,她听到了脚步声,抬头一看,沈姝正走了进来。六公主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用口型无声地说道:“沈姐姐!”沈姝走上前去,盈盈拜倒,说道:“民女沈姝,参见皇上。”

宣德帝看着沈姝,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艳。他心中暗自感叹:“果真生得倾国倾城,若是自已没有在暗中调查过,沈姝果真是白氏的亲生女儿,倒是怀疑其沈姝便是那人的女儿了。”

但随即,宣德帝又恢复了严肃,说道:“起来吧。”

沈姝站起身来,垂首而立,等待着宣德帝的问话。

过了半盏茶时间,宣德帝才开口说道:“老六最近在淑妃的宫里,整日里就知道玩,哪里有那等时间练练字。”

六公主心中一紧,知道自已又要挨骂了。她偷偷地看了沈姝一眼:“父皇,皇儿还小。长大了定也能如沈姐姐一般,聪明漂亮。”

沈姝听到宣德帝和六公主的话,说道:“皇上,六公主的确还小,正是贪玩的年纪。不过,公主殿下天资聪颖,只要多加练习,必定能够写出一手好字。”

宣德帝听了沈姝的话,心中一动,他看了看六公主,说道:“老六,你听到了吗?沈姝姐姐说你天资聪颖,只要你多加练习,必定能够写出一手好字。你可不能让朕失望啊。”

六公主心中有些不服气说道:“父皇,我会努力的。不过,我也想让沈姐姐教我写字。”

沈姝垂首说道:“公主殿下,臣女不敢当。不过,如果公主殿下有什么问题,臣女一定尽力解答。”

就这样,宣德帝在上首批阅奏折,沈姝在宫殿的一角教六公主习字。时间缓缓流逝,宫殿内安静而宁谧,只有笔尖在纸上划动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翻页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宣德帝时不时地抬头看看,他的目光穿越宫殿的重重阻碍,落在了沈姝身上。

她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牵动着他的心弦。

他看到沈姝专注地教六公主习字,她的手指纤细而修长,轻轻地握着六公主的小手,引导她写出一个个漂亮的字。沈姝的眼神温柔而坚定,声音清澈动听,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宣德帝的双眸越来越深沉,如一池深不见底的湖水。在暗色的深处,仿佛隐藏着对沈姝的无尽占有欲,像一只无形的手。

就在沈姝和六公主认真习字的时候,六公主突然一手捂住肚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沈姐姐,我这去去就来。”

先前六公主在宣德帝这边的时候,几个宫女就送上不少新做的糖水,六公主看着新奇,便就多喝了一些。

沈姝只得继续在刚刚六公主习字的案桌旁,随意的翻看着六公主用来习字的百家姓,听着宣德帝翻阅奏折的声音。

“公主殿下,今日御膳房新做了不少的糕点,那边的小卓子说,都是平日里殿下没有见过的口味呢!”一个伺候的小宫女朝六公主说道。

六公主这边才更衣完毕,便被一个小宫女,领到了御膳房。

沈姝正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察觉到宣德帝已经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悄悄走到了她的身后。

她的心跳得很快,却不敢回头看一眼。她感觉到宣德帝的手放在了她的肩膀上,温暖的体温透过衣物传来,让她的身体微微一僵。

宣德帝的手指轻轻勾起沈姝的一缕青丝,仿佛在把玩一件物什。

沈姝的脊背变得僵硬,她的大脑一片空白,不敢想象宣德帝的意图,也不敢猜测他的心思。

就在沈姝胡思乱想的时候,宣德帝开口了,“你在看什么书?”

第114章姜卿

趁着宣德帝的问话,沈姝急忙站了起来,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回道:“回皇上,民女在看六公主的百家姓。”

沈姝此时也早已经明白,宣德帝昨日才将与自已有婚约的李煊派到东北,才不过几个时辰,便将自已宣入宫中,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已而来。

玉华宫那边,淑妃等了六公主很长时间时间,还不见六公主回来,便找来自已的心腹太监出去打听。

半个时辰之后,那太监面色凝重的进来:“淑妃娘娘,六公主今日一早便在皇上的养心殿练字,后来皇上以六公主的名头,宣了李世子的未婚妻,沈姝进了宫。”

“什么?宣了沈姝进宫?”坐在上面的淑妃满眼震惊。

这一切还要从前几日说起,那天淑妃到养心殿去给皇上请安,刚巧当时突然刮起风来,将奏折一旁一张刚刚铺好的画纸吹了起来。??l

眼尖的淑妃便看到下面是一张女子的画像,等看到那女子脸的时候,淑妃大为震惊,那张脸与沈姝的足有八九分相似。旁边写着“吾爱卿卿”四个小字。

这几天来淑妃也调查过,宣德帝原先还是皇子的时候,曾经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便叫做姜卿,那便是曾经嫁给先太子的好友轩辕家主的轩辕夫人。

淑妃看到这张画像后,便知道画上之人不是沈姝,但知道这“吾爱卿卿”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这几日,淑妃一直在调查这个女子的身份。她发现,这个女子叫做姜卿,是宣德帝的表妹,也是他曾经传出先帝有意指婚两人。

两人从小一起在宫里长大,感情十分深厚。后来,不知为何,姜卿嫁给了先太子的好友轩辕家主。

后来,先太子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被逼无奈,自刎在东宫。

先太子妃悲痛欲绝,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失去了理智之下,一把火烧了东宫,东宫众人,包括皇长孙与先太子妃,在那场大火中无一生还。

最后,先帝查明了真相,那是昔日先太子的好友,轩辕家主所带进东宫的一个书生所为。虽然先太子一家早已被平反,可可怜那一家三口,没有一个活了下来。最后,轩辕家同样被先帝抄了家,为先太子一家报了仇。

不过,淑妃仍旧有疑虑,她悄悄到太医院调了那几日先帝的脉案,发现先太子自刎之后,先帝便已经气急攻心,昏迷在榻上。

也就是说,轩辕家的覆灭,乃是宣德帝所为。

只不过淑妃找人悄悄查卷宗的时候,无疑不是得出当时的轩辕家主姜夫人,也早在那场浩劫之中香消玉殒。???

淑妃想到此处,只觉得自已的心跳都快要停滞了。她不敢想象,宣德帝竟然会将沈姝当成那姜卿的替身,这简直太荒谬了!

那可是自已弟弟的未婚妻,也是英国公府未来的世子夫人啊!

若是在李煊出京的时候,宣德帝做出夺人妻的事情出来,不仅逼迫了沈姝,可能连李煊都不会再有命活着回来!

宣德帝绝对会杀人灭口,以保全自已的名声。

淑妃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她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不堪设想。她不能让这种悲剧发生,不能让沈姝和李煊受到伤害。

现在沈姝就在宣德帝的养心殿,她必须要想办法,阻止宣德帝的荒唐行为。

淑妃心中焦虑万分,她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她紧紧地握住拳头,思考着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局面。

她不能直接去养心殿和宣德帝理论,因为这样可能会激怒他,反而适得其反。她需要想一个巧妙的方法,既能保护沈姝和李煊,又能让宣德帝停手。

想了想,淑妃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决定去找皇后帮忙,因为皇后是这宫里最有权力的女人之一。

如果想办法得到皇后的支持,那么事情就有可能得到解决。

淑妃立即起身,匆匆忙忙地向皇后的寝宫走去。虽然不知道自已的计划能否成功,但她必须要尽力而为。

淑妃来到皇后的寝宫,门口的宫女看到她,立刻通报了皇后。

皇后很快便传唤淑妃进入寝宫。淑妃跪在皇后面前,恭敬地向她行礼。

皇后微笑着看着淑妃,问道:“淑妃,你找我有何事?”

淑妃抬起头,她说道:“皇后,我有一事相求,希望您能帮助我。往后我在这后宫之中,定然会以皇后娘娘马首是瞻!”

皇后看着淑妃,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她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淑妃,你有何事,但说无妨。”

淑妃深吸一口气,说道:“皇后,现在我们英国公府未来的世子夫人,正在皇上的养心殿。”

皇后虽然没有见过沈姝,但作为能够艳压张贵妃的女子,皇后娘娘肯定是听说过的。

而现在,那举世无双的女子就在皇上的养心殿,而国公府的世子则被皇上派往了边关,其中的意味不用淑妃明说,皇后便知晓了。

原先皇后还觉得淑妃这一柱下得有些重,明白事情的紧急之后,皇后恍然,此时皇后嘴角露出一丝精明的笑,便将早往前倾的身子,又往后靠了靠。

“淑妃,你都是老人了。也清楚,这后宫不得干政,可是太祖时候就立下的规矩,若说我们大盛,率土之滨,什么不是属于皇上的。”

淑妃暗中咬牙,自然知晓,这是皇后在坐地起价。

不过对方不提,自已也并不能首先亮出底牌。

随后果然不出淑妃所料,皇后慢慢的喝了口茶,才说道:“这么多年,本宫也知晓你没有那争宠之心,也不会像那张贵妃那样,轻易站队。”

皇后话里所说的,自然就是指张贵妃支持三皇子。

“大皇子龙章凤姿,颇有几分皇上年轻时的样子。乃是顶顶尊贵之人,若是这次皇后娘娘帮国公府,我们英国公府上,定然会记住娘娘的恩情。”淑妃想了想才说道。

皇后也知道,这已经是淑妃的最大许诺,便站了起来,“那本宫这就到那养心殿走一遭。”

第115章被囚凤藻宫

等皇后到养心殿的时候,本应该伺候在宣德帝身边的魏公公站在门口,看到皇后往这边过来,魏公公眉头一簇,便笑着朝皇后说道:“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随后看了看皇后的表情。

皇后不着痕迹地将一个荷包放到魏公公的手中,随后继续笑着说道:“本宫看着马上就要开春了,炖了点养身子的参汤给皇上送过来。”

魏公公心领神会地接过荷包,掂量了一下,然后偷偷塞进了自已的衣袖里,笑着对皇后说道:“皇后娘娘有心了,皇上正在里面处理政务,奴才这就去通报一声。”

皇后点了点头,说道:“有劳魏公公了。”

魏公公转身走进殿内,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了宣德帝的声音:“皇后怎么来了?”

皇后闻声,提着食盒走进殿内,笑着说道:“臣妾见皇上近日为国事操劳,十分辛苦,特意炖了参汤,给皇上补补身子。”

宣德帝看了一眼皇后,说道:“还是皇后有心了,放在那边吧,朕等会儿再喝。”

皇后将参汤放在桌上,笑着说道:“皇上国事繁忙,也要注意自已的身体。”

此时,跪在地上的沈姝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皇后是来救她的。

然而,宣德帝却突然说道:“皇后,你来的正好,朕正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皇后心中一紧,有些意外的问道:“皇上有何事?”

宣德帝看了一眼沈姝,说道:“朕欲将沈姑娘纳入后宫,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皇后心中一惊,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说道:“皇上,她可是淑妃亲弟弟的未婚妻,而且他们的婚期已定,若是皇上此时将沈姝纳入后宫,恐怕会引起臣民的不满。”

宣德帝眼中带着点警告的意味,说道:“朕乃一国之君,天下万物皆为朕所有,一个女子而已,朕想要就要。”宣德帝声音中透露出威严。

皇后见宣德帝心意已决,但若是长相无双的沈姝进了宫,宣德帝现在也才年纪四十出头,若是往后沈姝诞下个龙子龙孙的,少不得又成为大皇子的阻碍。

想到三日之后皇上就要到黄皇陵祭祖,皇后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但口中人就劝道:“若是皇上执意如此,不仅会有损皇上的名誉,而且还会引起朝局的动荡。恳请皇上三思。”

说完,皇后便跪在宣德帝面前,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良久之后,见宣德帝不说话,皇后微微看了眼跪在地上的沈姝,见沈姝也看了过来,皇后给了沈姝一个放心的眼神。

随后,皇后便对宣德帝说道:“皇上,三日后便是到皇陵祭祖的时候。要不沈姑娘就住在臣妾的凤藻宫,或是淑妃的玉华宫。”

三日后祭祖,宣德帝需得斋戒三日,也就是说,这三日的时间,宣德帝都不会临幸后宫美人。

见皇后已经有些松动,宣德帝自然知道自已的这个继后最是会衡量得失,也最为“识大体”。

想了想,便看了看沈姝仍旧笔直的跪在地上,一副很是抗拒的样子。宣德帝见惯了美人,从来都是美人前赴后继的往跟前凑,除了当初的卿卿,还没有人敢这样冷落自已。

随后便对皇后说道:“那就先住你的凤藻宫。”

就这样,一路上皇后都没有再跟沈姝说话,便被皇后带到了凤藻宫偏殿,外面自然有皇上那边带过来的几个宫女守在门外。

那边的淑妃自然得到消息,皇后已经将沈姝带到了凤藻宫,也稍微舒了口气,随,淑妃调动自已多年在宫中布置的暗线。

哪知道,才第二日早上的时候,淑妃便收到宣德帝的口谕,“皇帝诏曰:皇后凤体违和,兹命淑妃代为参加两日后之皇陵祭祖,以慰先祖英灵。”

淑妃送走前来传旨的魏公公,冷笑出声,“这是皇上还不放心将我放在宫中了。”

还好上次到皇后宫里的时候,淑妃娘娘也是拌做的宫女,至今宣德帝还不知道,皇后早就跟自已通好了气,如若不然,想来此次抱恙的就该是张贵妃了。

皇后也并不是完全可靠,张贵妃叫来身边伺候的大宫女,耳语一阵之后,待到黄昏时分,皇后到太后娘娘宫里请安之际,一个其貌不扬的粉衣小宫女走出玉华宫,朝皇后所居住的凤藻宫而去。

才到凤藻宫侧殿,那小宫女便看到门口由宣德帝派来的两个宫女把守,看到有人过来,那两个守门的宫女面露警惕。

粉衣宫女从袖中掏出两个荷包放到守门的宫女手中,笑着说道:“两位姐姐辛苦了,这才初春,乍暖还寒,这是我们娘娘给两位的赏钱,请两位姐姐喝点热汤。”

在这后宫之中,普通的宫女想要吃的好一点,无非就是使银子,到御膳房那边添点吃食,故粉衣宫女才有此一说。

满宫里谁不知道,淑妃娘娘背靠英国公府,就连皇后平日里都没有淑妃娘娘阔绰,淑妃又是出了名的对玉华宫上下都好。

想到里面的那位,再怎么说也算是淑妃娘娘的准弟媳,最重要的是,宣德帝也只说了不让里面那位见淑妃娘娘和皇后。

见两位宫女面上有些松动,但仍旧不敢放行,粉衣宫女掀开手中提着的食盒,说道:“两位姐姐看,这是我们淑妃娘娘怜惜里面那位贵人,特意让御厨做的江南有名的红烧狮子头。”

看到里面确实只有一小个色泽红润的红烧狮子头,在想起里面那位从昨天到今天都没怎么用饭,皇上也就是斋戒三日,才让其想住在皇后的凤藻宫。

若是里面那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可如何向皇上交待。

就算饿几顿没什么,若是里面那位得了皇上的宠爱,以她的姿色,就算是一直在后宫中持美行凶的张贵妃,都要逊色不少,得了势后腰拿捏两个宫女,那就跟碾死地上的两只蚂蚁差不多。

“里面那位贵人这两日食欲不振,那你就先送过去看看。”

第116章大结局

粉衣宫女笑着又闲聊了两句,才提着食盒进去。

才一进门,粉衣宫女便看到沈姝用手肘撑着下巴,透过窗棂,看着窗外。

听到有人进来,沈姝仍旧一动不动。

直到粉衣宫女得一声“阿姝。”

沈姝猛然间回头,虽然那张脸不是淑妃娘娘的,可从放开的嗓音中,沈姝便可确认,这必是淑妃娘娘无疑。

“淑妃娘娘!”沈姝略带吃惊的站起来喊道。

淑妃勾了勾嘴角,示意沈姝坐下,“你可愿意入皇上的后宫?”淑妃开门见山的问道。

沈姝自然知晓,淑妃今日过来应该是已经有了对策,这明显第一句,便是想要看自已的态度了。

“淑妃娘娘,您也知道,我已经跟大表哥定了亲。况且我也早就已经是大表哥的人了,又哪里还能委身于他人。”沈姝看着淑妃娘娘的眼睛,诚恳道。

淑妃听了沈姝的话,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她一直知道,沈姝是一个聪明的女子,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弊。

如今看来,沈姝是不愿意进入后宫的。不过,这也在淑妃的意料之中。

淑妃轻轻地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你和煊哥儿的感情很好。自古圣心难测。”

停顿了片刻之后,淑妃娘娘才继续说道:“据我所知,皇上曾经有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妹,叫做姜卿。与阿姝张得有八九分相像。我还在养心殿的玉案上见到过姜卿的画像。”??

听到此处,沈姝的心中一震:与自已八九分像?

沈姝掩下心中得震惊,故作轻松的问道:“好像皇上的后宫之中,并无姓姜的贵人啊?”

“那姜卿不知道为何缘由,最后嫁的是善于制造兵器的轩辕家的家主轩辕无痕。”淑妃娘娘想起一代造器大师,就因为牵扯皇家,全家一百多口人,无一生还,心中还有些唏嘘。

听到此处时候,沈姝心中犹如惊涛骇浪,若自已没记错,轩辕家覆灭的时候,正是十六年前的夏日。

若是那样推测,当初姜卿应该是怀孕两月有余,也就是说,自已便是那轩辕家主的遗腹子。

那这样,自已更应该早点离开皇宫,唯今淑妃找到自已,更多的应该是想到了办法。

沈姝起身跪在淑妃娘娘面前,“娘娘,您也知道,大表哥此次去东北,寻找国公爷,若是此时我被皇上困于后宫,大表哥那边定然举步维艰。阿姝想请淑妃娘娘一助,早日从宫里脱困。”

“后日皇上便会带着我到皇陵祭祖,到时候……”淑妃娘娘将原本自已的打算向沈姝说了,随后还递给沈姝一张薄如蝉翼的面具。

“这是易容所需的人皮面具,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接应你。会直接出京,往东北而去。煊哥儿那边我也飞鸽传书过去,他定会在离京八百里的定河村接应你。”

淑妃的话音才落,门外的宫女便敲了敲门,示意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沈姝看了淑妃娘娘刚刚拿过来的食盒,抬出里面那色泽诱人的红烧狮子头,轻轻咬了一口。

敲门后推门而入的两个宫女,看到沈姝已经吃东西,不着痕迹的松了一口气。

这贵人总算是吃点东西了!

有了淑妃娘娘的接应,等到第三日晚上的时候,沈姝所居住的凤藻宫偏殿,一个黑衣人悄悄扛着一具早已经准备好的女尸潜了进来。

沈姝自然知道,那黑衣人便是先前李煊留在京城的文九。

待沈姝戴好人皮面具准备好,文九便像第一次遇到沈姝般,将沈姝扛在肩头,跳出了窗外。

随后被文九先前扫落在榻上的烛火燃烧了起来,门外守着的那两个宫女看到室内的火光,就要破门而入。

怎奈里面早就被文九顶死,等找来帮手的时候,里面早已经被火势吞噬了。

宣德帝到后半夜的时候,才收到“沈姝”已经自焚在凤藻宫的消息。

沈姝这边,此时在文九的护送下,早已离京足有三百里。

等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文九才带着沈姝来到一个小村庄。

村庄前面的老槐树下,一个如玉般的郎君站在夕阳中,才一个模糊的身影,沈姝便知道,那就是李煊!

想来半年前,自已从江南到了京城,想的就是寻个如意郎君,可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沈姝也总算知道,若得一心人,本应该白首不相离。

越来越近的李煊看到沈姝过来,几个纵身,便来到沈姝面前,才几日不见,两人之间似乎已是万年。

李煊一把将沈姝搂入怀中,将头埋入沈姝的发间,“不负如来不负卿,此生得与表妹厮守,那将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全书完)

番外:边关(1)

接应到沈姝,李煊一行人便策马扬鞭,直奔东北边关。

众人赶赶了差不多二十多日的路,众人到了离城池还有三十里地的靠山村。

那里山清水秀,满山坡都开满了黄色的野菊花,李煊将沈姝带到一处三进的宅院前。

“这个宅院是年少时跟随父亲到边关时,我置下的产业。那时候只觉得边关虽然苦寒,但是没有京城里面的勾心斗角,还曾想过要在此常住。”说着,李煊拉起沈姝的手,便往门内走去。

走过垂花门,便看到一个一亩多的院子,院中还有一个小池塘,此时天气虽冷,但池水还未被冻住。

池塘边是一棵水桶粗的梧桐树,树叶已经尽数落下,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在厢房的旁边,有一丛翠竹,给院里添了不少生机。

“边关条件简陋,有些委屈阿姝了。”李煊有些歉意,眼神微微发冷。

若不是宣德帝起了不该有得心思,阿姝也不至于跟自已到这样的地方受苦。

这里自然比不上京城,这连日来,阿姝的脸都被冷风吹得有些发红。???

沈姝看了看,很是欣喜,“表哥,只要能跟表哥在一起,在哪都是好的。”

李煊心中感动,看了看前方的正房,随后拉起沈姝的手便往前走。

等下属打开门,远远便看到有牌位摆在正中。

沈姝心下一惊,看向李煊,难道是英国公真的已经出事?

“那里面是我父亲和母亲,我们先进去跪拜一下。”李煊抿紧了唇。

父亲?母亲?

原来如此!

难怪一直以来,沈姝都觉得李煊与大夫人邵氏,老夫人李氏之间的相处有些奇怪。

走进屋内,沈姝便看到牌位上一个写着刘洵殿下之灵位,另一个写着刘韩氏妃之灵位。

刘洵?那不是先帝在时最为看中的章怀太子?

而章怀太子的太子妃刚好便是韩氏!

沈姝瞳孔微睁,满是意外。

“是的!我并不是英国公的大儿子,而是先帝时期章怀太子的皇长孙。十六年前,宫里那位使用奸计,以巫蛊之祸为名,陷害我父亲图谋不轨,东宫被围。本来身体还康健的皇祖父中毒被困宫内,东宫就此覆灭。”李煊双眼通红。

沈姝轻轻拉过李煊的手,“往后表哥还有我!”

沈姝将李煊拉到灵位前面,随后跪到灵位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从正房出来,旁边的厢房便是沈姝的住处。才刚回道院中,便看到玉镯泪眼婆娑的站在院中,手里还提着一只刚宰杀的母鸡。

“小姐~”玉镯上前,举起手中的鸡,“你才被困宫中,老夫人便将奴婢送了过来。昨天奴婢收到消息您和世子要到了,便早早到集市上买好了菜…………”

伺候沈姝这么久,玉镯还是第一次跟沈姝分开这么长时间,虽然人已经到了东北,但只要看不到沈姝人,又哪能不担忧的?

李煊的身世复杂,此行最重要的定然是英国公的事,这些沈姝都不便过问。

看了看站在门口不断往里张望的侍卫,沈姝便笑着说道:“表哥便先去忙,我这边有玉镯照顾,表哥莫要担忧。”

李煊上前,一脸歉意的看着沈姝,“现在东北也有那人的眼线,委屈阿姝了。”

两人虽然已经定亲,但还没有正式迎娶,儿媳爱你在沈姝又跟着李煊到了东北,难免对沈姝名声有些不大好。

“我知晓表哥对我的心意!”沈姝将旁边十一娘手上的披风递给李煊,“晚上若是事忙,你歇在军营之中就行。”

那边李煊跨马而去,这边沈姝也不闲着,看了看这三进的院子,地方虽然没有国公府的八分之一大,但总算是自已的家。

玉镯从后厨那边端来了刚煮好的鸡汤,旁边一个碗里是一小碗干黄的蔬菜汤,以及一小碟清炒青菜。

“小姐,这时节东北这边,基本上很难买到新鲜的蔬菜,委屈小姐了。”

用完膳后,沈姝便带着玉镯和十一娘到街上逛了逛,一来是刚到此处,还要添置不少用品,再者眼看在这边住的时间肯定不会短,也好熟悉一下环境。

沈姝个人私产虽然有一部分在铺子上,但手中的现银也不少,这次自已过来,玉镯和十一娘也将该带的银票和贵重首饰一并带了过来。

三人走了一大圈,便发现街上四处冷清得紧,也可能是长期兵荒马乱,人看起来并不多。

“走!我们先到那边去歇歇脚。”沈姝看着不远处的一个茶馆,茶馆一般都是消息的集散地,初来乍到,去听听也未尝不可。

“几位里面请!”门口的小二十分热情,上前招呼几人进去。

“泡上一壶茶,再来上几样点心。”玉镯说道。

三人便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现在茶馆之中也就三三两两的客人,看起来都身份不凡。???

沈姝环顾四周,这茶馆的装修甚是典雅,环境也不错,只是这气氛有些凝重,让人有些不舒服。

“几位客官,想来点什么?”小二很快便将茶水和点心端了上来,笑着问道。

“你们这里有什么特色的小吃吗?”沈姝问道。

“我们这里的点心都是城里最好的,客官可以试试。”小二说道。

沈姝点了点头,便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只是这茶馆的气氛让她有些压抑,便想找些话题聊聊。

“小二哥,这城里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吗?”沈姝问道。

小儿看了看沈姝,又看了看玉镯和十一娘,见她们穿着不凡,便说道:“几位客官是外地人吧?这城里最近可不太平,听说可能要打仗了。”

“本来我们这一枝都是由李大将军驻守,二十年来,还没有被蛮夷入侵过。可前些日子,李大将军为追击一股扰边的蛮夷,有人传出来,已经很久没看到李大将军了。”小二摇了摇头。

英国公不见的消息,也就少数的人知晓,不知道是如何这么快就流传出来的,沈姝眼眸一凛。虽然自已从未见过英国公本人,但投靠英国公府上这么长时间,又得府上众人的帮助,再者英国公府上与李煊的特殊关系,沈姝当然希望能够顺利找回国公爷。

正了正神色,沈姝说道:“许是别人谣传也说不定!我还曾经听说过,李大将军可是我们大盛的战神,相比定然吉人自有天相。”

“可不是嘛,不瞒姑娘,我们也是军户,我老父亲还在李大将军营中中当过小卒,若是李大将军帐下还需要,我明日就脱了这小厮的衣服,换上戎装到军营报到。”小二扬起笑容说道。

就在此时,一个身穿胡裘的中年女子进来,看了看坐在窗边的沈姝几人,同样也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