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细小的门齿啃噬着地瓜皮,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就在它大吃特吃的时候,一只白眉鸫擦着它的头顶,飞上旁边的杉树。
它站在枝头,灰褐色的羽毛与树干融为一体,蓦地放声高歌,似乎在宣示着自己的领地。
叶辰静静地看着听着,心想:“要是布满所谓的高科技,以这些动物的敏感程度,肯定全都跑了。”
他忽然想起后山有棵松树,这棵树曾经被雷劈中,被劈的那半烧了整整一晚,可第二年春天,剩下的一半又发了新枝。
当时,他看着冲天而起的新叶,在笔记上连打了五个叹号。
这以后,各种各样的地衣苔藓裹上了树身,叶辰总觉得,哪怕自己百年之后离开了,这棵树依然能好好地活在那里。
他想象着明天自己的镜头缓缓推进,从整棵树到被劈开的伤痕,再到新生的嫩芽,观众绝对会看呆的。
到时候,他再向观众展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他的号召力,观众一定会得出和他一样的结论——大规模设别会破坏生态环境。
然而,他都能幻听到刘进文的声音在耳边激动地说:“看这个环境传感器网络,这效率和准确性,比过时的人工强太多了!”
叶辰抿了抿嘴,心里明白,单凭公众舆论这把钝刀,恐怕断不了公司想赚大钱、博士想发顶刊的念想。
他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高科技设备并不能帮这些人实现目的。
“对了,”他又想起那棵松树,“那些苔藓!”
苔藓中极小的昆虫和真菌,是自动采集设备很可能直接忽视的,只有经验丰富的人实地考察才能发现。
而那才是生态系统里,最关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