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再往上,非单单悟性就能衡量的莫凡,他都不需要去特意参悟,或者推衍,直接界念一动,‘我为太初’之后,便一眼就能看透。
“书者,或天,或地,或自然,或万象,或虚空,或命运……”
“书之意,在于文。无文不成书,无书不承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者,可笔之线条,可画之形象,可言语之音,可动静之影,可山水万物,可阴阳众生……”
“太古有书,故今知太古。远古有书,故今知远古……”
“是以,书承万古,亦通万古……”
“书,有不同,或凡或神。凡者不语,神者有灵……”
“书之灵,道也!”
“天书天道,地书地道,自然之书自然道,万象之书万象道,虚空之书虚空道,命运之书命运道……”
“本道之书本我道……”
如掌中观纹般,莫凡将汩罗圣羽所顿悟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中的道理奥妙,不仅与‘书’有关,更涉及汩罗圣羽自身的‘道’。
不过,对于后者,莫凡并没有兴趣。
‘看’了这么多,他已大概能预估出对方即将领悟的‘神通’之品级。
“以‘书’融万道——”
“而大道三千,天道四十有九。”
“单以数而言,此神通足可融尽大道、天道,可谓是潜力无穷!”
“不过,道,绝非简单的数字,其妙无穷,其奥无尽……”
“除非以整个‘原始宇宙’为‘书’,否则寰宇之内,无有一书,能承载这无穷无尽的道理奥妙。”
“当然,他若是以他自身无形之‘道’来承载,那也未必没有一丝可能。”
“此,与我之‘系统’,虽‘道’不同,但却同样有‘超.脱’之机。”
抛开人品不谈,莫凡对汩罗圣羽的悟性以及‘道’,还是颇为欣赏的。
而后,他不再关注汩罗圣羽的顿悟,而是暗自沉吟起来。
或者说,他要循着汩罗圣羽给他‘带来’的灵感,进行一番推衍,尝试去参悟此间亿万藏书之秘。
为此,他甚至都无暇去想,要顿悟一个什么样的‘神通’来压过汩罗圣羽。
“此间之书,确实都是闲书。内中之知识,皆为‘虚假’,不可考究。”
“但,‘虚假’就一定无用么?”
“汩罗圣羽他虽顿悟为真,但在外人看来,就是因此间亿万藏书而顿悟,可谓是‘弄虚作假’!”
“然而,结果却是,众多界主为之惊叹,为之期待,甚至为之传颂。”
“很显然,‘虚假’,或者‘弄虚作假’并非一定无用。”
“这一点,其实就是一常识,也是我一时着相了,才没有去细想。”
“所谓,存在就是道理。真有真道,假有假道。亿万闲书,纵然再闲,也必有它之道理。”
一念及此,莫凡便忍不住暗道一声惭愧,颇有一种‘误会’了此间亿万藏书的感觉。
“那么,它之道理,何在呢?”
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
“各种人生,各种命运,是生灵命运之道?”
“奇思妙想,是幻想之道?”
“爱恨情仇,是情道?”
“权势大业,是王道?霸道?皇道?”
“洒脱不羁,逍遥之道?”
“与世无争,隐世之道?”
“小人物成长,逆袭之道?蜕变之道?”
“浪子回头,悔悟之道?”
“奇遇连连,气运之道?”
“快意恩仇,江湖之道?”
“庙堂之争,为官之道?”
“……”
一个难题,引发无数的疑惑。而随着这一个个疑惑念头滋生,莫凡脑海中也随着回忆起所看过的两百六十三亿七千四百五十八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本书籍的内容。
每一本书籍,虽几乎都只有一个主角,但主角所在皆为一方世界,主角所遭遇的,亦有各色各样的人和事。
隐隐间,莫凡若有所悟。
而后,他索性盘坐下来,全心神投入其中,于识海空间内,将一本本书籍中的内容,尽皆‘具现’出来。
《刀圣传奇》中的江小闲,以及他的几位红颜知己,师尊,武林盟主霍青云,《九阳神刀》,‘十阳焚心刀’,天山之巅……
《流星有泪》中的夜空、繁星,夜流星,以及他的‘流星军团’、永夜皇朝……
《缥缈仙途》中的周昊,天蓝星、村庄、五虎门、《御兽决》……
《虚拟帝国》中的神秘少年、昆仑山、虚拟网游……
《医者仁心》中的仁医圣手刘青仁……
《少年天子录》中的六皇子刘志……
……
喜欢混沌道祖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混沌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