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死之枝 > 家 徽

家 徽(1 / 2)

01

有的地方秩序安定,几乎没有凶案,可一旦发生凶杀事件,警方往往无从下手,陷入迷局。由于信仰相同,当地人对外界有着共同的防范意识,这使警方难以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一位总检察长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下面讲的一件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地方。

事件发生在一月十六日,报恩讲结束的当天晚上。

报恩讲在祖师亲鸾的忌日举行。东本愿寺举行的报恩讲从阴历十一月一日开始,到八日结束。而西本愿寺的则采用阳历,从一月九日开始,到十六日结束。可见,我们所说的这个地方采用的是西本愿寺的时间体系。

亲鸾巡行北陆各地说法时,曾在吉崎坊驻留。在吉崎坊东北约一千五百米远有个F村,附近有一潭东西狭长的湖泊,名叫柴山泻。T川发源自吉崎,从山间流向平原地带,经由F村,最后注入湖泊柴山泻。

一月中旬,这个地方很寒冷。

农民生田市之助从村里的德莲寺回到家时,已经晚上八点半了。报恩讲的最后一晚,村庄里的代表会聚到德莲寺饮酒。市之助醉得很厉害。

市之助四十一岁,他妻子美奈子三十岁,两人有一个五岁大的独生女,名叫雪代。此时美奈子正搂着雪代,躺在地炉边的被窝里。

“你回来了?”听见丈夫进门,美奈子睁开了眼睛。

“雪代的感冒好些了吗?”市之助看着孩子的脸。

“你走之后,我叫安西大夫来,给她打了一针,但是到现在她还没完全退热。”

“多少度?”

“三十七度上下。”

市之助默默地走进厨房找水喝。

“当家的,要吃饭吗?”美奈子撑起身问。

“在寺院里吃过,现在不饿。”

“是吗。”

美奈子躺下来,看着孩子。

市之助走出厨房,在地炉旁盘腿坐下,将枯枝添进地炉里。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苗,一边抽着烟,一边心不在焉地考虑着什么。

“早点睡吧。”美奈子仰起脸说。

“嗯。”市之助仍然呆呆地看着火苗。

雪代忽然哭起来,美奈子连忙哄她。很快,雪代又睡着了。

“当家的,你还不睡?”美奈子又问。

市之助仍然坐在地炉边,火苗映红了他的脸庞。

二十分钟后,市之助终于站起来,拨了拨灰烬,把火熄灭,解开衣服。因为是去参加寺院的聚会,他的穿戴比较正式。当他钻进被窝时,挂钟正好敲了九点的钟声。这一带只住着十四五户人家,天一黑,立刻就像深夜一样万籁俱寂。

市之助没睡多久就被美奈子摇醒了。

“怎么了?”他睁开通红的眼睛。

“外面有人敲门。”

市之助竖起耳朵。

“现在会有什么事?”

抬起头,只见挂钟指向九点四十五分。这时,突然传来拳头砸门的声音。

“晚上好!生田先生在吗?”一个男人的声音。

“哪位?”市之助坐起来问。

“是你本家叫我来的,请开一下门。”

“什么?本家来的?”市之助站了起来。

他的本家在村子东北方向一千米左右的T町。生田家族是这一带有来历的家族。市之助的本家在T町经营农机具和肥料。在其他村庄有七户分家亲戚,市之助的家也属于分家之一。本家的户主叫宗右卫门,他的祖父辈与市之助的祖父辈是兄弟,但到他们这一代,已经没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了。对于家族分家而言,本家的事情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市之助听说是本家来人,二话不说立刻起身。因为本家户主宗右卫门的妻子杉子患病,近来症状越发严重。现在深更半夜,本家忽然派人前来,市之助立刻联想到了杉子的病情。

市之助打开房门。农家的庭院里没有电灯,只有室内昏暗的灯光勉强照射到门口。一名戴兜帽、身披吊钟形斗篷的男子提着灯笼站在那里。灯笼上圆形凤蝶的标记首先映入市之助的眼帘,那是生田家的家徽。

市之助想打量对方的容貌,可是来人似乎不想让人看见他的脸,兜帽几乎遮到眼睛。他好像有意避开灯笼的光亮。

“我是市之助,你是从本家来的吗?”他问来人。

“对。主人要你赶快去,派我过来接你。因为老板娘的身体很不好。”

市之助心想,果不其然:“她现在怎么样了?”

“刚才还吐了很多血,大夫一直在给她打针。”

“明白了。你是本家的雇工?”

“是,干了半个月。”

本家在T町做农具和肥料买卖,规模比较大,雇有五六个店员,其中几个是长雇,但总有几个常常换,市之助琢磨来人也是新来的。

“外面这么冷,我还要收拾一下,你进来等吧。”

“不,我就在这里等好了。”

屋外飞舞着细雪。情势紧急,市之助不再多说,赶快去屋内做准备。一直听着两人对话的美奈子也从床上起来了。

“本家传话,说是大妈吐血了。”市之助把白天在寺院的衣服裹在身上,同时急急忙忙地说。

“大妈多大年岁了?”

“五十七了。”

“还很年轻啊,要是能痊愈就好了。”美奈子一边帮丈夫穿戴一边说。

“今晚恐怕回不来了。”出门的时候,市之助说。

“知道了。要不明天我也过去。只是雪代还在发烧,有点不好办。”

“你还是照看好雪代吧。人上了岁数总要死的,不要因为这事让小孩子的病情加重。嗯,看明天的情况再说吧。”

嘱咐妻子关好门窗,市之助出了门。披着斗篷、提着灯笼的男子一直站在原位。

美奈子将丈夫送出门外。那男子没有脱下兜帽,只是微微颔首。两个人沿着狭窄的小路走进暗夜,印有生田家家徽的橙色灯笼摇摇晃晃,越来越小。美奈子目送着他们远去,细雪吹打在她的脸颊上。

这真是个寒冷彻骨的夜晚。美奈子颤抖着关上屋门,插上门闩。她在尚有余温的地炉边暖了暖手,脱下外衣钻进被窝。孩子一直在酣睡。

美奈子思忖着本家的杉子。如果杉子死了,宗右卫门可能会再讨个老婆吧。毕竟他才六十岁,岁数还算不上大。他的三个儿子都已结婚,他也有了孙子。宗右卫门家底牢靠,只要他想讨老婆,应该很容易吧。只不过,嫁进来的后妻可能会不好受吧。美奈子琢磨着本家的事,倾听着孩子睡梦中的呼吸,她的眼皮变得越来越沉重。

02

市之助离开后不久,美奈子第二次被敲门声惊醒,当时她正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挂钟的指针指向十一点半。

“有人吗?有人吗?”

伴随着敲门声,低沉的叫声同时传来。她记得这声音,是刚才接丈夫的人。

美奈子迅速穿上衣服,蹬上木屐,拉开门闩。夜色黑暗中,她看见了灯笼上的本家家徽,以及那个身披斗篷、回避灯光的本家来人。

“我又来了。”那人的兜帽仍旧拉得很低,他微微弯腰说。

“什么事?”

“老板娘突然病危。您丈夫让我来叫您过去,我是来接您 的。”来人低声说。

“是吗?”虽有预料,但美奈子心中还是很慌张。

“大妈不行了?”

“是,非常不好。”

丈夫曾经留话,看杉子的病情再决定她明早天亮后要不要去。恐怕是丈夫到本家看过后,发现杉子的病情比想象的要严重,所以叫她立刻前去见杉子最后一面。

美奈子要进屋收拾一下,于是请来人进屋到地炉边等候。

“不,我就在这里等好了。”提着灯笼的男子在又黑又冷的室外一动不动。突然,他在美奈子身后叫道:“太太,您丈夫叫您把孩子也带过去。”

“孩子?”

美奈子心想,雪代正在发烧,这么寒冷的夜晚,丈夫应该知道自己很难带着孩子到一千米之外的本家去。她有些不愿意。他想让我带孩子和杉子告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孩子感冒加重了怎么办?

美奈子穿戴好后,望向被窝中的孩子。五岁的雪代因为发烧,脸色通红。

“孩子患了感冒,正在发烧,没法带她一起去。”美奈子对身披斗篷的来人说。

“可您丈夫说,给孩子多穿点,让您把她带过去。”来人似乎在忠实地转述她丈夫的话。

美奈子犹豫了。听丈夫的安排,还是把她留在家里?如果留下孩子,那得寄放到邻居庄作夫妇家。最后美奈子说:“请等一等。”她叩打邻居家的门,那人则一直提着灯笼,盯着美奈子的举动。

邻居庄作的夫人御房打开门,露出脸来。她非常喜欢雪代。

“对不起,御房。本家来人说,那边的大妈病危,让我赶快去。”美奈子说。

“是本家的杉子吗?”御房的目光从美奈子的脸上转向身披斗篷的来人。

“刚才也是他来接的,我丈夫已经去了。现在说是要我和雪代赶紧去,看来大妈病情相当严重,恐怕快不行了。我也想把雪代背去,可她正在发烧,我不知怎么办才好。”

“别带孩子去!”御房立刻说,“今夜冷得厉害,这么晚带她走一公里路,感冒肯定会加重。你一个人去吧,把雪代放在我们家好了。”

“行吗?”

“没问题啊!我就睡在雪代旁边。她要是醒了,看见是我也不会哭。”

这时,披着斗篷的来人插话了:“她丈夫说让她带上孩子。”他的声音很低。

“不要管市之助怎么说,那是胡来!”御房激动地说,“这么晚把孩子带出去,难道想杀死她吗?!”

来人不满地沉默了。

此时,屋子里传出孩子的哭声。

“哎呀!醒啦!”

热情的御房和美奈子一起进屋,看见雪代睁着眼睛,正在拼命啼哭。

“乖乖……”御房蹲在雪代的枕边,抚摸着她的额头,“小雪,你妈妈有事,要出去一下。婶婶来陪你啊。”

孩子停止了哭泣,睁着泪眼看着御房和母亲。

“婶婶说得对,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小雪在这儿和婶婶一起等妈妈吧。”

孩子见母亲已经穿戴整齐,似乎想和母亲一起走。

“乖,小雪和婶婶一起在家里等妈妈吧。”御房把手放在雪代的额头上,孩子好像退烧了。她用棉衣裹起雪代,“外面太冷了,不能出去,快和母亲说再见。”御房抱着雪代,站在门口。

“小雪,妈妈很快就回来。要乖啊,妈妈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如果不听话,还会发烧,安西大夫可要来打针啊。”

美奈子抚摸着雪代前额的头发。提着灯笼的来人还和刚才一样,一直站在那里。

“再见,御房,对不起,麻烦你了。”美奈子低头道谢。

来人看着雪代,似乎有些不死心,好像为没能一起带走这个孩子感到遗憾。他没有向御房致意就转过了身。

美奈子跟在来人身后,走向黑暗的小路,和市之助离去时是一个方向。雪代在御房怀里,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越来越小的橙色灯笼在暗夜里不停摇曳。这是孩子最后一次见到母亲的身影……

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在一条被称为“弁庆土堤”的河堤上,有村民发现市之助和美奈子的尸体。夫妇两人的尸体相距较远,尸体上全都是血。

T町警察署对两具尸体进行了检验。两人的腹部都遭到刺伤,伤口很深,致命伤均在咽喉处。咽喉部的圆形伤口应该是由相同的凶器造成的。

弁庆土堤上有连接F村和T町的小路。相传很久以前,源义经主仆曾在此漫步,故而得名。土堤下是T川,T川边是松林,松林的另一侧是柴山泻。安宅关的旧址就在这附近。

警察最初认为凶器是旧时的矛,后来又推测可能是挖掘山药用的铁棒。这种工具的前端很尖锐,加以研磨就能变成凶器。夫妇二人的伤口都很圆,是用这种铁棒的尖端深深刺入所致,腹部和咽喉的伤口大小也一致。

警方开始了调查。据位于T町的本家宗右卫门称,他没有派人到市之助家去过。当天晚上,六名雇工全都在家,杉子虽然卧床,但病情并未骤变。他认为是有人伪装成本家的雇工,将市之助夫妇叫出来的。

这起案件的杀人手段极为残忍。凶手肯定是那个身披吊钟形斗篷的男人。他骗出从德莲寺回到家的市之助,不久后又骗出美奈子。他先将市之助杀害在前往T町途中的弁庆土堤上,又叫出美奈子,把她带到同一地点,将其杀害。

假设凶器真是挖掘山药用的铁棒,而伪装成本家来人的凶手在接两夫妇时并没有携带那种铁棒,因此可以推断,来人肯定是事先将凶器藏在了什么地方。铁棒应该有近两米长,刺向对方时,被害人的鲜血不会迸溅到凶手身上。

警方推断,当被害人倒下后,凶手还猛力刺过被害人的咽喉,当时凶手肯定是将灯笼放在一边,借着灯笼的光亮,瞄准了那对夫妇的喉咙。

03

凶手无疑熟知生田家的情况,知道本家宗右卫门的妻子正卧病在床,并料到本家有事的话市之助夫妇会立刻赶去,凶手还知道本家的雇工经常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