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等。”坂口美真子又将视线从伊濑身上挪开,思索片刻,然后两眼放光,开口道,“老师,您这次旅行的距离与上个月那次刚好一样吧?”
“哎?你说什么?”伊濑看着那张纯真得不可思议的脸说。
“您就认了吧。老师八成也知道这点,只是一直对我有所隐瞒。”
“我没有隐瞒什么呀!”伊濑愕然道。
“那我来告诉您吧。根据已经出版的杂志,老师上个月旅行的路线是从京都出发,经宫津到丹后木津,再经丰冈到姬路,对吧?”
“是的。”
“从明石乘船到淡路岛,坐车沿岛的东海岸至洲本,从洲本乘船抵达和歌山县,在和歌山歇息一晚,再乘电车到大阪,最后由大阪返回东京,对吧?”
“就是这样。你读得倒是挺仔细,全记下来了啊。”伊濑感佩道。
“让我们来算算刚才说的那条从京都出发的路线。老师,不好意思,请把铁路时刻表借我用一下。”坂口美真子就像没听到伊濑的话似的,继续说下去。
伊濑只好去把时刻表拿来。她一边翻找时刻表,一边在纸上写下数字,好像在作计算。如此持续了五六分钟,伊濑只能呆呆地从旁看着。
“老师,这条路线刚好350公里。”
“哎?”
“从京都乘宫津线到和田山约210公里,从和田山乘播但线到姬路有65公里,从姬路乘山阳本线到明石有35公里,加在一起就是310公里。”
“……”
“从明石坐船到淡路,再从淡路的岩屋坐公交到洲本,共40公里。”
“……”
“这40公里同刚才的310公里加在一起,合计350公里。”
“……”伊濑只能茫然地听她报着算式。坂口美真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老师说过,第二次旅行是从三保松原到京都,对吧?”
“是的……”
“您是从清水站乘坐开往京都的列车的,对吧?”
“不错。”
“根据这张时刻表,从三保到清水有6公里,从清水到京都是344公里,合计350公里。”
伊濑恍然大悟。
“老师,虽然您两个月走了不同的路线,路线的里程数却1公里也不差。”坂口美真子看着伊濑说,脸上保持微笑,既不激动,也不得意。
“快,给我看看。”伊濑从她手上拿过时刻表,根据附图上的编号翻到各条铁路线所在的页码,将对应的里程数找出来,加在一起,结果同她说的分毫不差。上个月以京都为起点,先乘宫津线,再乘播但线,南下姬路、明石,最后在淡路坐公交,这个月坐火车从三保松原至京都——这两条路线的里程数完全一样。如果把这解释成巧合,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这名女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计算呢?伊濑猜想,她肯定是提前在家里计算好了,故意来吓他的。但这样的猜想并不成立,因为三保松原和京都松尾神社的事还未在杂志上刊登,她应该不会提前知道。
“这结果连我都觉得惊异。你是出于兴趣才作这样的计算的吗?”
“是的。我这个人就是什么都喜欢拿来算算。”
“啊?这么说,你对数字抱有浓厚的兴趣?”
“正式的数学太难了,我可弄不懂。但像这样坐在家里,数数家里的拉门有多少扇,或者坐在家里的玄关中,数数五分钟之内有多少人经过门前——我对这样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没想到啊。”伊濑是真的没想到。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嗜好,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喜欢作这种无意义的计算。他甚至怀疑女子的精神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可是,伊濑必须问她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亲切地说:“你有没有去过丹后的木津温泉呢?”
“没有。”坂口美真子当即否定。这对伊濑而言很重要,但她否定的时候仍然一脸纯真,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味道。“我也是通过老师的文章才知道那里有温泉。”
“这样啊。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温泉,不过我也在游记中写到了,那儿发生了凶杀案……”伊濑一边说一边打量她脸上的反应,但没有发现任何惊讶之色。“后来,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被害人的尸体。这件事也写进了这个月的稿子里。”
“是吗。不过,我觉得凶杀案什么的没什么意思。”
伊濑以为,就算是平常对凶杀案毫不关心的人,只要一听到他刚才那番话,也会立刻就这一话题聊开去,但这名女子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无动于衷,甚至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
“老师说自己从三保松原到京都采风,那您游览了京都的什么地方呢?”坂口美真子对凶杀案避而不谈,径直继续刚才的话题。
“京都吗?我的喜好有点偏。我去的是松尾神社。”伊濑假装不以为然地说。
“哎?松尾神社?”她瞪大了眼睛问,“就是岚山附近那座?”
“嗯。是的。”
坂口美真子似乎吃惊得连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伊濑比她更震惊,但他很快意识到,她之所以一听到松尾神社就有如此反应,肯定是因为她与“海龙”匾额有关。刚才她故意对凶杀案无动于衷,反而暴露了她的真实内心。伊濑不动声色地接着问:“你也去过松尾神社?”
“没有。还没去过。”她平静地否认,但伊濑看穿了她单纯外表下掩盖的谎言。否则,她听到松尾神社之后不会大惊失色。这张纯真无邪的脸到底是伪装出来的啊。
“啊,老师果然知道。”她喃喃道。
“知道什么?”
“就算不问老师,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然的话,老师怎么会从三保跑到松尾神社去呢?”
“你说的话,十句里有九句我听不懂。”伊濑不耐烦地说,“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关系吗?”
“那我就要问咯。老师,您为什么要去松尾神社呢?”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自信。
“松尾神社是祭祀酒神的地方。不知道你读到没有,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网野神社附近的奈具神社,那儿也是祭祀酒神的。我之所以去松尾神社,是因为那里祭祀着同样的酿造之神。”
“您的理由真是别出心裁。”她的嘴角又浮现出冷笑,“那我再请问老师,您下次打算去什么地方呢?”
“还没有决定。我还得同编辑部好好商议。”
“那您在京都只参观了松尾神社?有没有去别的什么地方?”她又绕回到先前的问题上。
“没去别的地方。我觉得累了,就直接回东京了。”
“那天晚上,您在京都住什么地方呢?”
这女人的问题可真多,伊濑想,不过还是答道:“我们住在二条城前的国际观光酒店。”
“二条城前?”女子又惊诧万端地望着伊濑。
伊濑已经习惯了对方惊愕的表情。无聊的琐事频频让她吃惊,而凶杀之类的特殊事件却一点也勾不起她的兴趣。她定然不是普通的女人。
“恕我冒昧——”伊濑厌倦了不明所以的问答,终于按捺不住,将之前一直憋在心里的问题问了出来,“你听说过海龙这个名字没有?”
他提问的同时仔细观察着女子的表情,但她只是反问:“海龙?”
她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一如既往地波澜不惊。
“大海的海,龙神的龙。”
“没听说过。那是什么?”
伊濑不知该说那是船名还是酒名,但他想起了神官对他说,给松尾神社捐赠海龙匾额的是一位女性,于是答道:“是酒的名字。”
“我对酒一点都不了解。”她又一脸单纯地说。
“这种酒是在广岛县酿造的。”伊濑为了观察女子的反应又硬加了一句,但全无效果。
也许是厌倦了这一话题,也许是觉得初次来访却待得太久,女子瞥了眼手表,说:“我就此告辞了。我打电话约好了,要去见一个重要人物……”说完便从坐垫上站起来。
“重要人物?是谁?”
对伊濑的问题,她笑而不答。伊濑觉得自己自始至终都被这自说自话的女人牵着鼻子走,完全理不清头绪。
“老师,您不告诉我您的构思,是想在连载的最后才揭秘吧?”
“……”
“所以,我的想法也不能明确地告诉您……人丸神社的前殿中,匾额上是三十六歌仙的人物像和诗歌吧?”她又突然转换了话题。经她这么一说,伊濑回想起来,歌会会场周围的墙壁上的确挂着画。
“三十六歌仙里,既有柿本人麻吕、大伴家持、在原业平、纪贯之等有名的歌人,也有我说不出名字的歌人。”坂口美真子接着说。
“是的。估计没人能把三十六歌仙的名字全记住。我就记不住。”
“里面没有小野小町。”
“哎?三十六歌仙中没有小野小町吗?”
“不,三十六歌仙中有,但匾额上没有小野小町……老师,这就是我这次的回答。”她哂笑道,然后快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