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英明!”韩连高呼,身后跟着的官员也齐声高呼。
许慎慢了一步,心知皇帝用御史台就是想挣脱如今的困局,好不容易将皇帝的人打压下去,他也不想再来一次,将君臣关系弄得更僵,“圣上,御史台自然可用,但是监察御史的权力过大就成了束缚政令的绳子,绷紧了绳子也会断,先帝之前,御史之言甚至造成冤假错案,这才被惠宗皇帝置之不用。”
御史台当然也有辉煌时期,全盛之时,连皇帝做事都要过问,御史言官是人人争相拉拢的对象。只不过现在,御史只是一群没实权的被排拆者。
许慎又道:“御史台倒不是不可用,只是一点,不可过多插手朝中事务,周老将军,你觉得如何?”
他不死心,还想拉同盟,不过老将军向来中立不参与任何党争,今天出面,纯粹是为了外孙。他慢悠悠出列,“圣上,御史台是什么样,得看左监察御史心里想什么,圣上心中早有人选,不如早些说出来,省得大家大过节的饿着肚子上朝。”
周老将军是三朝老将,大盛磐石,战无不胜的战神,大盛的定海神针,是不败的神话,皇帝还是给他面子的。
元流焕热切地望着石阶之上的椅座,很明白皇帝心中的人选就是自己。
周家果然不涉党争,要不然怎么也不会让皇帝自己决定。
其他大臣各怀心思地低下头去。
太后淡淡望了望韩连,韩连出列,躬身一拜:“圣上,御史台虽有权力过大的机会,却也是得罪人的位置,一不小心遭反噬就是万劫不复,况且光宗祖训,御史台御史得有断案识人之能,敢于直言犯上,勇于得罪人,放眼朝堂,既能断案又敢直言者,还不怕报复的有几人?圣上心中不也早有答案吗?”
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谁,就连皇帝在听到他说这话的时候,第一个闪过脑海的人也是三皇子元晗烁。
第049章第49章
党争一直是大盛的弊病,开国时有新贵和旧日世家之争,中期之后又有内侍弄权,一百多年前,世家联合外戚形成新的门阀联姻同盟,皇后几乎都从这些新门阀中选出。
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为了夺位,也不得不跟这些人结盟,为了不顾此失彼,后宫中的妃嫔多是以前助他登位的豪门,出力最多的就是白、周、韩、许四家,白家比较好解决,所以元后就是白氏女,韩家当时没有适婚嫡女,所以送进宫的是嫡脉庶女,进宫一年不到又亡故,韩家孙辈又都是男子,也不再有韩氏女子进宫,皇帝想着,等太后一去,韩家自然也不足为奇。
就剩下许家和周家动不得,许家势大,朝中盘根错节,周家紧握兵权看似不争,实则暗暗谋划,没有人相信他们不争。
皇帝强忍腹中刺痛,端坐椅上,沉思对策,许家和韩家迟早会互斗削弱对方势力,现在就抛出他心爱的儿子确实不值得,周家态度还不明,但是他们手中也有皇子,二皇子虽然只想当闲散王爷,但是周贵妃的动作不少。
众臣看皇帝不开口,皆是安静站着,能进殿的谁不是人精,纷纷心里暗自算计着,纵使饥肠辘辘,在能改变所有人命动的大事面前,吃饭显然就没那么着急了。
元流焕知道自己失了先机,苦笑一声,抬头望了望高处的皇帝。当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御史台今日不可能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