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2022公务员考试备考计划 > 申论大作文写作模板

申论大作文写作模板(1 / 2)

申论大作文写作模板

马上要考试了,你居然还在苦恼申论大作文无从下手?

时间太紧,让你们现在去做积累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申论提升方法,就是大量临摹优秀的文章,形成自己的高分文章。我阅读了1000多篇人民时评,将人民时评的写作技巧归纳为以下几个知识点。

全文:

一、确定标题

二、确定结构

三、首段技巧和模板盘点

四、成绩、现实背景、重要性等分析技巧

五、问题分析技巧和模板盘点

六、原因分析技巧和模板盘点

七、做法论证技巧和模板盘点

八、结尾常用技巧和模板盘点

一、确定标题

考场上会有人绞尽脑汁想拟个好标题,其实根本没必要!

阅卷老师对大作文标题只看有没有,除非是特别惊天地泣鬼神的标题,要不然不加分也不减分。

如果你能想出好点子最好,想不出的话,我归纳了人民时评常用的标题,模仿就行。

强力推荐第一种,简洁明了。

<ol>

<li>引申型<li>

由……说开去

……的启示

对……的思考

从……说起

从……看……

例:

「金融养老」变诈骗坑老带来的启示

从「道德文章」说开去

对「养生陷阱」的思考

<olstart="2">

<li>「让」型<li>

……让……

让……

例:乌镇观潮,让数字世界更美好

让虚拟现实赋能创新

让法治护航民族复兴

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

<olstart="3">

<li>疑问型?<li>

……说明了什么?

……何时休?

……N问

……如何……

例:

「地方领导留言板」为何越办越火?

假期补习如何真正降温?

征地之痛何时休?

乡村五问

<olstart="4">

<li>点睛型<li>

……关键在于……

……应以……为中心

……应着眼于……

……的核心是……

……是……的基础(关键)

……应分X步走

……应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共治)

例:

治理网络污染要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重

解决垃圾围城三部曲

自媒体乱象需多方共治

缓解药品短缺,用好「两只手」

答好新时代「五张卷」

<olstart="5">

<li>对比型<li>

要……还是要(更要)……

是……还是……

不是……就是……

……不如……

例:

制造大国与品牌小国

铜仁「超级高铁」是馅饼还是陷阱?

「悲情营销」莫如诚信经营

短视频,要流量更要正能量

<olstart="6">

<li>批判型<li>

……不能……

……不是……

切莫……

例:

不能让数字造假官员成为不倒翁

切莫让「盆景」煞「风景」

莫让流浪犬再流浪

「文化土豪」要不得

<olstart="7">

<li>对仗型(需要文采,不必勉强)<li>

例:

进博永不落幕,发展永无止境

打开中国馆,发现全世界

慎用公权力,善待企业家

以奋斗成就使命用实干托起梦想

谋定教育大计建设教育强国

二、确定结构

文章的完整结构一般是这样的:

开头——重要性成绩背景发展历史必要性——问题——危害影响——原因——做法——结尾

用到具体文章中,里面每1个点可以单独成1段,也可以写2至3段,比如常见的就是做法写2段或者3段;

可以2个或者3个点合为1段,比如把问题+危害合成1段,或者把问题+危害+原因合成1段;

还可以省略其中1个、2个或者多个点,比如说完问题,不分析危害和原因,而是直接讲做法。

空说有点虚,给大家举个例子。

<ol>

<li>结构1:<li>

开头(1段)——问题和危害(1段)——原因(1段)——做法(2段)

<olstart="2">

<li>结构2:<li>

开头(1段)——重要性和问题、危害(1段)——原因(1段)——做法(2段)——结尾(1段)

<olstart="3">

<li>结构3:<li>

开头(1段)——问题和危害(1段)——做法(3段)——结尾(1段)

上述3个例子是针对社会负面现象的作文,如果是社会正面现象呢?

<olstart="4">

<li>结构4:<li>

开头(1段)——成绩详说和问题略说(1段)——做法(3段)——结尾(1段)

上述四个例子,结构典型,句式丰富,论证方式多元,换个主题词就能成为一篇新文章,建议大家重点学习和模仿。

总结一下,文章完整结构是这样的:

开头——重要性必要性成绩背景发展历史——问题——危害影响——原因——做法——结尾

在考试中一般重点讲1个要素,常见的结构是:

开头——重要性或者问题原因(1段)——做法(3段)。

也有这种结构:

开头——重要性(3段)——做法(1段)。

大家要根据题目和材料的情况,合理布局文章的结构。

确定了结构,接着可以准备开始写文章。

三、首段技巧和模板盘点

关于第一段的开头怎么写,我介绍下人民时评常用的3种开头方法。

<ol>

<li>列举事件+总论点<li>

这是人民时评最常用的开头方式,也是最好用的。

比如

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近段时间来出现的一些相关案件,背后都有网络沉迷的因素,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容缓。

——《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

上文简单罗列事件,没有刻意追求句式的对偶,自然的有了排比句的仗势。一个省略号意犹未尽,顺理成章地引出总论点。

担心考场上想不出事例?

抄材料!

申论给定的材料接近上万字,里面的事例够你写十篇文章的。只要简单归纳转化,都可以成为你文章中亮丽的素材。

上述例子罗列了2个事例,建议考场上列3个,既凑字数,又凸显话题的重要性和典型性。

可以列举问题,也可以列举成绩。

举个例子:

此外,关于总论点的万能句,可以参考如下经典句式:

这提醒我们……

如何处理某某问题,成为亟待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影响人民幸福感)的难题。

比如生态问题,根据上述模板,不思考,开头随手拈来:

陕西秦岭,削平山坡,违建别墅上百套;湖南洞庭湖,超级矮围违法侵占水域17年;甘肃祁连山,违规审批、未批先建导致局部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面对各地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olstart="2">

<li>列数字+总论点<li>

列数字+总论点是另一种抓人眼球的开头。

如果申论材料中,有相关数据可抄,可以采用这种写法,比如:

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2015年—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速发展壮大。

——《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也迅速普及。最近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总体普及率高达98.1%,在小学生群体中拥有自己手机的占比64.2%。未成年人触网日益低龄化的趋势提醒人们: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是一道非常紧迫的命题。

——《立足成长,引导青少年合理用网》

据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扶养一位老人。可以预见,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浪潮」将滚滚而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用积极老龄观迎接「银发浪潮」》

<olstart="3">

<li>引言+事件+总论点<li>

引言+事件+总论点也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开头写法。

引言可以从材料里面抄,要是自己有名人名言的积累,也可以用。

「感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8月19日,首个「中国医师节」,一组医师辛苦奔忙的影像在社交媒体热传,人们以这样的方式,向妙手仁心、无私奉献的医师们致以敬意。

——《向守护生命的医师致敬》

「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在「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共和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的故事令人动容。她几十年来勤俭生活,去年将积攒下的1000万元,全部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自立自强,坚韧刚毅,智慧豁达,正是以马旭为代表的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写照。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

四、第二段:讲成绩、现实背景、重要性、必要性、发展过程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5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

申论的这一段主要是说理。

很多人没有那么多理论积累,凑不出那么多正确的道(fei)理(hua)。

大家要会用举例、对比、比喻和引用这4中论证方式,尤其是要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相结合,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字数也不用愁。

举例论证方面,巧妙使用「从……到……」句式,「当……」句式来举例,可以让成绩、历史背景更加的有冲击力,这些例子都可以从给定材料里面找。

「从……到……」这个句式是最好用的,

不管是讲成绩、发展、还是讲问题、原因、危害,或者是做法,这个句式无处不在。大家看时评的时候可以留意该句式。

对比论证方面,主要是现在和过去对比,中国和外国对比,这个省和那个省对比,对比的素材大部分都可以从给定材料里面找到。

<ol>

<li>举例论证<li>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是「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意味着行政技术的提升,更是治理理念的升华。近年来,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上海「一网通办」等举措相继推开,「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成为一种治理自觉。一些地方还邀请互联网公司参与,致力于把政务信息化扩大到智慧城市建设。围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交相辉映,百姓办事需求与政府职能优化有效对接,企业技术供给与地方产品需求良性互动,搭建起多层次、多侧面的生动场景。

——《以电子政务助力治理升级》

<olstart="2">

<li>对比论证<li>

一脚油门、一个红灯,这些事关交通安全的细节,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而言,也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反映出群众的文明素质。前些年,醉酒驾驶酿成无数悲剧,如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深入人心;前些年,挤占便道时有发生,如今公交优先、礼让急救车等日渐成为共识。这种改变经历了持续不断的严格执法、宣传教育,正是文明出行养成的过程。

——《汽车社会呼唤文明细节》

应该看到,提速降费是中国移动互联大潮推动下的必然选择。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53亿,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提高至27小时。一位「90后」感叹:上初中时,羡慕日韩100兆光纤宽带月租100元人民币,现在我们实现了;上大学时,羡慕日本月租200元不限流量的3G网,如今,我们的4G网速度快、覆盖广还便宜,轮到他们来羡慕我们了。这段「羡慕史」,何尝不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缩影?今天的提速降费,又何尝不是网络服务再升级的动力?让群众切实受益,就是要瞄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升级。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的,就是要不遗余力改善、提升、发展的。

——《提速降费,升级数字中国》

<olstart="3">

<li>例子加对比的结合<li>

上述文章既有引用论证,又有举例、对比论证,请大家把这篇文章多研究几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