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2022公务员考试备考计划 > 资料分析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资料分析如何提高做题速度(2 / 2)

解:看问题,在材料里找到所需数据之后,看一眼选项,发现选项差距小(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小于首位),那么就把分母截三位,列式5844。3706,容易算得商的前两位为82,选D。

②多个数加和——高位叠加法、尾数相加减法

a。高位叠加法(最早见于花生十三)

应用场景:多个多位数加和。

具体操作:按照位数从最高位开始进行加和,然后再叠加(这里肯定看不懂,没关系,看了例题就懂了)

例题x:请计算这个式子:244。5+70。9+237。7+245。9+362。7+536。7+134。9+181。3=?最接近的选项为:

A。190B。200C。210D。220

别的不说,如果用小学学的方法,把这几个数在草稿纸上抄一遍,用时40s,加上计算,总用时1分30秒。

如果使用高位叠加法,那就很简单了。

第一步:先从最高位百分位入手,百位加和:2+0+2+2+3+5+1+1=16,十位加和:4+7+3+4+6+3+3+8=38,个位加和:4+0+7+5+2+6+4+1=29,十分位(小数点后一位)加和:5+9+7+9+7+7+9+3=56。

第二步:然后对各个位数的和进行错位叠加,每个数都错开一位,如下图所示。

看到这里,有同学就要问了,高位叠加法快在哪里呢?主要是快在了第一步,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一步完全可以通过口算完成,你不需要把题目中的每一个数都抄一遍,每算完一个位数和,就在草稿纸上记下那个【和】就可以了,然后再叠加。草稿纸上的运算量只有上图这么一点,所以整个过程是很快的。

高位叠加法好用的地方还不止如此,有时我们并不需要精确加和到最后一位,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步从高位开始加和,便可以适时停止。

比如上面这道例题x,我们只需要对百位和十位进行加和,便足够解题。那么就只需要口算百位加和:2+0+2+2+3+5+1+1=16,十位加和:4+7+3+4+6+3+3+8=38。然后进行如下的叠加。就可以轻松得出答案选B。

说了那么多,还是上一道真题,更加直观。

例题10:2012年915联考《行测》真题(新疆福建重庆河南)第113题

【材料】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

【问题】2012年11个主产省(区)夏粮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

A。52%B。67%C。71%D。85%

注: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我前面计算式的数是从这个材料里拿的,但这个材料要加和的数比之前的还多3个,让我们来看看会不会变得更难了呢?

解:阅读问题确定求解对象,在材料里找到数据之后,看一眼选项,发现选项差距大,分母2757可以截两位,得28。分子为11个省(区)夏粮播种面积总和,计算总和使用高位叠加法。口算百位加和2+0+2+2+3+5+1+1+1+0=1=18,十位加和:4+7+3+4+6+3+3+8+2+9+0=49,个位加和:4+0+7+5+2+6+4+1+8+6+8=51。错位相加得2341。比重=234128,直接口算得出商的首位为8,选D,正解。

你可以用自己原本的方法尝试一下花了多少时间,再用高位叠加法做一遍,高下立分。

【疑难回答】

问:有些位数加和没有进一,比如162+41+90+203+51+122,百位数加和以及个位数加和都没有进一,怎么错位呢?

答:没有进一得位数和,就在前面添个0,看成两位数,然后进行错位。百位数:1+0+0+2+0+1=04,十位数:6+4+9+0+5+2=26,个位数:2+1+0+3+1+2=09。

b。尾数相加法

应用场景:求解的是多个数的和或差,并且选项精确到了最后一位,选项尾数各不相同。

具体操作:只需要把多位数的尾数拿出来加和就可以了。

例题11: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乡镇卷)第81题

【材料】过去5年,我国统筹开展交通扶贫和「四好农村路工作」,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问题】2014~2018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共计()万公里。

A。77。5B。97。4C。117。2D。137。7

解:选项精确到了最后一位且尾数各不相同,那么只需要尾数相加即可。0+1+3+5+8=17,答案尾数为7,选D。

③增长量计算三部曲——假设法、增长率百化分、基期近似法

关于增长量的计算题,出现频率高、计算难度大,是资料分析备考的重中之重。我研究了很久,看了很多课,终于研究出了一套系统的快速运算技巧。

a。假设法(最早见于花生十三,在本文里我对这个方法的用途加了一些个人的理解)

核心思想:通过假设基期量,不断逼近真实的增长量。

具体操作:直接看例题。

例题12:2017年422联考《行测》真题(浙江B卷)第114题

【材料】2016年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82亿元,同比增长10。5%

【问题】求2016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多少?

A。380亿元B。2169亿元C。1193亿元D。2193亿元

解析:这道题正常列式应该是【230821。10510。5%】,硬算太费时间了。那么使用假设法是怎样的呢?

步骤一:在草稿纸上写下现期量23082作为目标值(如果有小数点则去掉小数点)和增长率10。5%。

步骤二:在目标值的左下角,假设一个基期20000,这个【假设基期】一般是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然后在现期量的右下角,口算【假设基期】对应的增长量2000010。5%=2100,写在目标值23082的右下角。

步骤三:将【假设基期】20000和它的增长量2100进行加和,然后与上方的目标23082作差,得到【现期余量】982。

步骤四:将【现期余量】982作为新的目标,重复步骤二和三,得到【现期余量】-12。5,说明假设基期为900稍微大了一点,没关系,依然可以继续。

步骤五:将【现期余量】-12。5作为新的目标,重复步骤二和三,得到【现期余量】-0。45。到这一步,大家看看右边的三个数加和,2100+94。5-1。05=2193。这个2193就是题目所求的增长量。

你可以按一下计算器,得数是2193。31。

假设法得出来的数和计算器算得的数已经没啥区别了,假设法之所以能这么精确,是因为它每一步都在逼近真实值。而且整百整千的数非常方便口算,所以很快。

另外,它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可以「点到为止」,即根据选项差距情况,决定在什么时候停止。

比如本题,最接近的两项为B和D,他们在第三位(十位数)的时候出现差别,一个是6,一个是9,那么我们在使用假设法的时候算到下面这一层就可以结束计算了。(因为-12。5的分解已经对增长量的十位数没什么影响了)根据2100+94。5=2194。5,可以选D。

假设法还有一个好处是,在计算增长量的时候,也能同时求出基期量。比如上一道题中,右边相加所得的2194。5是增长量,左边相加所得的20900其实就是基期量。

一个式子,同时求出基期量和增长量,这对于破解每套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综合题也许会有帮助。

例题13:2011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76题

【材料】……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问题】根据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的结果,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了约:

A。26841亿元B。26897亿元C。26954亿元D。26995亿元

解:明显选项差距小,需要精确计算,对于这种题只能选用假设法了。

13。5比530小一个量级,所以分解出来的右下角的数也会比43。5小一个量级,所以13。5分解的数只能影响增长量的个位数,对结果的影响无足轻重,所以没必要对13。5进行分解。

真实增长量接近于26100+783-43=26840(43。5中的0。5可以忽略,为了方便计算,个位数和十分位的数都可以随意调整,因为它们对结果影响不大),选A。

例题14:2018年421联考《行测》真题(天津卷)第108题

【材料】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

【问题】2017年上半年,人均财产净收入比上年约增加多少元?

A。92B。102C。112D。122

解:选项差距小,谨慎起见,使用假设法。

-40分解的右下角肯定为负数,真实增长量比96小,选A。

b。增长率百化分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增长率X%转化为分数1N(增长率为负的时候,N也为负数),根据以下的推导,可以得出增长量=现期量(N+1)。

例题15:2019年420联考《行测》真题(吉林乙级)第99题

【材料】据统计……2017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8452。78元,比上年增长9。16%……

【问题】2017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约为:

A。1550元B。1700元C。1850元D。1900元

解:阅读问题确定求解的是增长量,找到数据之后,看一眼选项,发现选项差距小,按理来说是要使用假设法的。但是因为9。16%非常接近于9。1%,也就是111。所以使用百化分所得到的增长量的偏差也会很小。那么就列式:18452。78(11+1)=1537,选A。

讨论:如果上面这道例题,我把增长率改为11。5%,大家看看该怎么做。

例题16:2019年420联考《行测》真题(吉林乙级)第99题(改)

【材料】据统计……2017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8452。78元,比上年增长11。5%……

【问题】2017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约为

A。1550元B。1700元C。1850元D。1900元

解:大家会发现,11。5%和11。1%的差距比较大,强行使用百化分,18452。78(1+9)=1845,得到这个数你不知道选C还是D,因为你拿捏不好在把11。5%缩小为11。1%的过程中,增长量究竟被缩小了多少。而事实上,当增长率为11。5%时,增长量应该为1900。

「放缩+百化分」一般不适用于选项差距小的题。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原例题的解析里说「发现选项差距小,按理来说是要使用假设法的」。

如何熟练使用百化分?

「百化分」理解起来很简单,但是用起来还是有点门槛的,就是你需要熟悉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然,我也已经准备好了应对方法,还记得前面的背诵小工具嘛,也可以用来背百分数和分数的对应关系。

c。基期近似法

这个更简单了,就是在选项差距大,且增长率x%满足-5%,可以把现期近似看成基期,然后乘以增长率得出增长量。

例题17: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A类)第81题

【材料】2014年一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7719。26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622。27亿元,同比增长2。1%

【问题】2014年一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量比同期销售产值同比增量约多________亿元。

A。70B。140C。210D。280

解:本题我们需要求两个增量,选项差距大,而且增长率都小于5%,所以我们使用基期近似法。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量=77194%=77。194≈774=308,同期销售产值同比增量=76222。1%=76。222。1≈762。1=160,308-160=148,最接近的是B项140,选B,正解。

增长量计算总结(原创):综上,我们在面对普通增长量计算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①当选项差距小时,选择假设法。

②当选项差距大且增长率5%时,使用百化分。

③当选项差距大且增长率5%时,使用基期近似法。

福利!

大家可以点击资料分析背公式小工具,输入提取码sezc即可。

关于这个福利,希望大家可以感谢下面这位同学,是他启发我,让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小工具发给大家。

原本这个插件只是我在写这篇资料分析时,自己用来熟悉公式的小工具,但看了他的问题之后,我觉得可能大家也会需要。做题固然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公式,但这个时间成本太高了。最高效的办法是每天在做题之前用5分钟把公式背一遍。

能提前准备的,就不要临场发挥!

写到这里,真的有点佩服自己了,既有总结,还有辅助工具,就差把大家背上岸了!

所以大家务必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料啊!

注:很多知友在获取工具后并没有真正用起来,希望大家能够克服松鼠症,获取小工具后要坚持每天背诵公式和知识点。更关键的是把这篇文章提到的三把钥匙全面掌握好,保证准确率和速度。

虽然不知道评分标准,但凭个人的考试经验推断,资料分析在国考行测试卷中的分值起码是1分题,所以大家务必重视。当初我所认识的能够在30分钟内,正确率做到90%以上的同学,分数都不会低于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