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从前我死去的家 > 第三章 03

第三章 03(1 / 2)

我并非没有想到过这种可能性。这个房间的时间定格在佑介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本日记不自然地中断,都曾让我隐约浮现过这个想法。只是这种想象太灰暗太不吉利了,我始终没能说出口。

我拿着纸笺,重新坐回椅子上,逐字逐句细看上面的文字。

御厨同学,祝你在天堂过得幸福。山本宏美

永别了。零式战斗机模型我会好好保管的。藤本洋一

真不敢相信。感觉好孤单啊,我还想和你一起玩。小野浩司

同学们用各种颜色的马克笔表达着悲痛之情。这张纸一定是葬礼当天,由班主任亲手交给死者家属的。不难想象,这里所写的每一字每一句,无不强烈触动着家属,尤其是母亲的心。

其中有两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很快就要毕业了,没想到却发生这样的不幸,真难过。太田康子

以后每年的二月十一日我都会想起御厨佑介同学。田所治

“很快就要毕业了”,说明佑介当时还在读六年级,而“二月十一日”正是最后那篇日记的后一天。佑介并不是不写日记了,而是无法再写了。

“你怎么看?”我把纸笺递给沙也加,问道。

“什么怎么看?”

“就是佑介的死因啊。他为什么会突然死了呢?从日记来看,没觉得他有什么病呀。”

“那就是事故啰,比如出了车祸。”

“一般都会往这方面想吧。小学生如果出了事故,首先想到的就是车祸。”

“一般都会……难道你不这么认为?”正在看纸笺的沙也加抬起头,略显疑惑地问。

“没有,其实我也没什么证据,不过,总觉得并不是单纯的事故。你还记得他最后写的那篇日记吗?关于‘那家伙’他是这么写的:‘要是那浑蛋死了就好了。’尽管之前也写过不少痛恨的话,但用到‘死’这个词还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第二天,死去的并不是‘那家伙’,而是佑介本人。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听了我这番话,沙也加的表情有点僵:“你想说什么?”

“刚才说了,我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只是有些怀疑。”

“听你的口气,佑介的死有必然性?”

“也没有证据证明他的死出于偶然啊,不是吗?”

“不是偶然又是什么,难不成佑介是被谁杀了?”沙也加直直地站在那里瞪着我。她好像生气了,这让我有些意外。或许在阅读日记的过程中,她已经对佑介产生了感情吧。

我淡淡一笑:“必然性的死,可不是只有谋杀哦。”

“那……”

“还有自杀。”我不假思索地说。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我观察着她的表情,继续说道:“虽然不知道‘那家伙’到底是谁,但佑介因为他而烦恼却是事实。烦恼到最后,决意自杀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他不像是那么脆弱的孩子。”

从这句话可以听出,她果然对佑介投注了相当深的感情。

“自杀的人并不都是脆弱的。不过就如我一开始所说,我没有任何证据,只是觉得有必要考虑这种可能性而已。”

但沙也加显然不愿往这上面想,她不满地沉默着。

“我们先去佑介父母的房间看看吧。”我再次从椅子上站起身。

沙也加把手上的纸笺放回枕边,把床单重新铺好。

走进佑介父母的房间后,我们分头开始搜寻,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沙也加认为,佑介的父亲很可能也留有日记。既然他要求儿子写日记,自己多半也有这个习惯。这个推测的确很有道理。

但即便找到了佑介父亲的日记,有多大参考价值也很难说。毕竟佑介死的时候,父亲已经过世了。

我来到壁橱前,准备向保险柜发起挑战。这保险柜虽然老旧,却坚固异常,就算硬撬也未必能轻易打开。

正在发愁的时候,沙也加开口了,“这是什么?”

我循声望去,她正跪在地上,一只手伸到书桌下,拉出一个茶色的袋子。

“里面好像装了什么东西。”我说。

沙也加朝袋子里瞧了一眼。“是便笺,”她说,“看样子是信。”

“拿出来看看。”

她环顾了一下房间,最后把袋里的东西摊放在床上。有十几组整齐折叠的便笺,原本应该是装在信封里的,但信封没找到。我随手拿起一封信,信纸边上粘着失去弹性的橡皮筋碎片,看来以前是用橡皮筋捆扎的。

首先拿起的这封信写了三页纸,在看正文之前,我先看了眼结尾部分,因为想知道写信人和收信人是谁。

信的末尾,是用蓝色墨水写的漂亮字迹:

八月三十日 御厨启一郎

中野政嗣先生 台启

看到这里,我颇感意外。本以为是御厨家的人收到的来信,没想到正好相反。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沙也加。

“我看的这封也是。”她查看着其他信件说,“每一封都是御厨启一郎写给中野政嗣的。”

“御厨启一郎应该就是佑介的父亲,中野政嗣又是谁呢?”

“这名字我刚才好像在哪儿见过,是在哪儿呢……”说着,沙也加朝书架走去。

我低头看手上的信纸,“敬启者”之后是几句寒暄,正文内容如下:

前些日子为了长子的事情,承蒙您多方关照,刚才我们已经收到了学校同意录用的通知。

如此一来,他总算不至于前途茫茫、庸碌无为地虚度一生了。真是感激不尽。

坦白说,我感到如释重负。也有人劝我应该让他再努力拼一回,但我觉得这样就挺好。一合<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0/1-20041013125AF.png" />的杯子只能装一合酒,那小子就是一合的杯子,我已经不抱什么期望了。让老师您这么操心,我着实过意不去。

这是怎么回事?我思忖着。这里提到的“长子”显然不是佑介,因为和后面的内容对不上。“录用”又是指的什么呢?

“找到了,在这里。”沙也加拿着一本厚厚的旧书回来了。“你看,是这本书的作者。”

她拿来的书是《法学体系》,中野政嗣是主编之一。

我翻开这本书,查看有无关于此人的介绍。在书的最后一页上,我看到了他的简历:××大学法学院教授。从出生日期来推算,如果他尚在人世,已经年逾九十了。

“御厨启一郎可能是中野政嗣的学生,不然就是学弟。”我把刚才读的信给沙也加看,她看完也一脸疑惑。

“这长子是谁?佑介吗?”

“如果是佑介,那就说不通了。”我边说边把书翻到版权页,上面的印刷日期是三十多年前。但引起我关注的,是旁边写的字。“咦……”

“怎么啦?”

“你看这里,这本书也是从旧书店买来的。”

我指着版权页上铅笔写的价格,沙也加皱起了眉头。

“真是怪了。虽然不知道是恩师还是学长,但怎么会去旧书店买他的书呢?”

沙也加看看我,又看看书,最后摇了摇头,似乎在说自己完全找不到答案。

“算了,我们先来看这些信吧。”

虽然每封信的最后都署了日期,但并未写上年份,所以我们无法按时间顺序来读。我和沙也加并排坐到床上,各自埋头看了起来。不知何时已经不打雷了,雨也渐渐停了,但风愈刮愈猛,呼啸的风声听来宛如不祥的口哨。

前几天收到了您惠赠的好礼,十分感谢。那是内人最喜欢的东西,所以她比我还开心。

犬子今年又落榜了。枉费老师您特意提点他宝贵的建议,实在太不争气了。看着他日常的言行举止,有时感觉或许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有时又悲观地觉得不对,这小子似乎特别吊儿郎当,没有一天不让我头痛。一想到还得这么过上一年,我就心烦意乱。而且即便到了明年,也不能保证我的烦恼一定能消除。难道说和我那时候相比,现在的进取之路更困难了?

不知不觉就发了一堆牢骚,真是抱歉。得知老师您康健如昔,我也就放心了。天气就要渐渐转冷了,请多保重。

这封信的日期是十二月二十日,御厨启一郎似乎从中野政嗣那里收到了什么“好礼”。一般长者不太可能在年终时主动给后辈送礼,所以应该是御厨启一郎先送了贺礼,而后中野政嗣回赠了礼物。

这里最令人在意的是,启一郎的儿子参加某种考试没考上,那是什么考试呢?从上下文来看,考试是每年举行一次。

“喂,你看这个。”我正苦思冥想着,一旁的沙也加叫我,“这里出现了佑介的名字。”

我接过她递给我的信纸,看了起来。

这次这么快就收到了您的贺礼,真是太感谢了。出生前我觉得生男生女都无所谓,但得知是男孩的那一刻,心里还是忍不住大声叫好。有点得意忘形了啊,让您见笑了。

我给他取名佑介,这是我想了一晚上才决定的。这名字里寄托了我的期盼,这回这孩子一定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等佑介长大一点,我会携全家登门拜望,届时再和您联系。专此致谢。

读了两遍后,我抬起头。“‘这回这孩子’啊……”

“我也觉得奇怪。”沙也加说,“听这口气,好像在佑介之前,还有一个辜负了期待的孩子?”

我拿起刚才看过的那封信。“佑介不是长子,这里提到的不争气的孩子才是。御厨夫妇实际上有两个儿子。”

“也就是说,御厨家是四口之家?”

“只有这样想,一切才有合理的解释。”

“可是佑介和长子年龄差距挺大的啊。”

“刚才不是说了吗,佑介出生得很晚。由此还可以印证,相册里出现的那个老婆婆就是佑介的母亲。”

“这样啊……”沙也加点点头,凑过来看我手中那封信,“这里提到的考试是指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应该是指司法考试。从上下文看,不可能是大学入学考试,那么御厨启一郎会要求儿子全力以赴参加的,也只有司法考试了。”

“御厨先生是法官吧,他是想让儿子继承他的事业?”

“估计是这样。但长子考了几次都没通过,最后启一郎放弃了让他成为法官的念头,安排他去学校当教师。”

“当教师?”

“你看这封信,”我拿起最先看的那封,“上面写了收到学校的录用通知对吧?按照我的猜想,应该是被学校录用为教师了。既然做不成法官,八成是当社会学科的老师吧。”

“一合的杯子只能装一合酒吗……”沙也加缩了缩肩膀,“于是御厨先生就把希望寄托到次子佑介身上了?”

“正是。只可惜他没能看到佑介的未来就过世了。不过这样也好,要是他还活着的话,就会亲眼目睹佑介的死。”

“嗯……”沙也加似乎想到了什么,睫毛忽地一闪,“如果御厨先生把期望转移到了佑介身上,被放弃的长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我说。

她顿时瞪大了眼睛,“你也在想这个问题?‘那家伙’会不会就是长子?”

“应该错不了。那本日记刚开始写的时候,长子并没有和佑介一起住,但父亲死后,他趁机回到了家里。”

“然后开始虐待佑介?”

“难道不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