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先假设俞孟坚便是那个歹徒,那么从时间上来看,他在侵犯张凝眉后不久,就调任到这江南西路的赣州了。
而疮这东西,一般来讲,算是小病,常常容易被人忽略,如果长在后背,又无关痛痒,就更是如此了。病人对此也总是有治没治的,并不怎么上心。所以这病往往会迁延很久,病程较长。
而且从病性上来看,疮这种病也常常复发,很可能在惠州已经治好了,但到了赣州又复发了。
宋某之所以打听名医,就是要追查俞孟坚的病历,看看他是否曾经寻找名医,治过他后背上的疮。当然,我们也可以动用暴力,直接掀起俞孟坚的衣服来看,但如果俞孟坚的背疮早已治好,后背光滑无痕,那么我们就比较被动了,到那时,也还是得从俞孟坚的病历,来寻求突破的。”
“可是城中名医颇多,我们是要一个一个地寻问吗?”王勇问。
宋慈道:“没这个必要,以俞孟坚的身份,看病一定是找赣州城最好的郎中,我们要打听的,便是这城中首屈一指的名医。”
说起赣州城第一名医,百姓们都说是长乐街“养颐堂”的袁培中。宋慈谢过指点的百姓,便径往“养颐堂”而去。
中午时分,前来养颐堂看诊的病患渐渐散去,宋慈便趁这生意冷淡时,进入堂内,找到袁培中,与他谈起话来。
宋慈先道明了自己的身份,袁培中不禁肃然起敬,便问宋慈来此,有什么须要他效劳的?
宋慈微笑着试探道:“听说俞通判俞大人找您看过病是吗?”
袁培中果然回道:“是的,宋大人,不过那是两年前的事了。”
宋慈道:“俞大人是来找您看疮的是吗?听说您的方子疗效甚佳,而宋某也常因酒肉不节,屡患疮病,这次来养颐堂,就是想看看袁郎中治疗俞大人恶疮的方子。如果方便的话,宋某想抄一张方子回去,以作备用。当然,如果袁郎中的方子是对外保密的,不便拿出来示人,那么也就算了。”
袁培中笑道:“宋大人言重了,草民在宋大人面前,又谈什么保密呢,区区一张方子而已,宋大人尽管抄去便是了。”
宋慈道:“那就有劳袁郎中了。”
“宋大人不必客气,您稍候片刻,在下将当年医案取来。”
说罢,袁培中便走进里屋去了,不一会儿,他手捧一迭厚厚的医案,向宋慈走来。待走到宋慈面前,便翻开其中一面,道:
“宋大人,俞大人的医案已经找到,请您过目。”
宋慈将头一转,向萧景递了个眼色,萧景当时便心领神会,掏出随身所带的文房四宝,便从袁培中手中接过本子,将这医案如实抄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