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浮生六记 >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二】 闲情记趣(2 / 2)

如果插花者选用的是枝干明显的花果为材料插瓶,剪裁的方法是这样的(切不可以看到好看的就折下来插瓶,很多长在树上看上去漂亮,攀折下用来插瓶却都不甚理想):先把需要裁剪的花果花木拿在手里,分别从横、斜两处观察它的气韵,再从反侧观看确定其姿态。确定之后,剪掉杂枝,剪成稀疏、清瘦、古朴、奇特为最好。然后考虑花梗或果梗怎样插进瓶中,最好是弯折一下插入瓶口,这样才能使花和叶子以最好的角度展现出来。如果随便拿一枝也不打理就随便直直地插在花瓶中,肯定是枝乱叶杂,花被遮挡,叶被掩盖,既没办法突出它原有的形态,也没办法显出它的韵味。“折梗打曲”的办法是:将树枝的梗部锯开一小半,用小石头垫在里面,原本笔直的枝干就变弯曲了。假如担心枝梗倒下,可以把一两枚钉子敲进去,将其固定起来。这样,就算是枫叶竹枝、小草荆棘等普通草木都可以作为选材。比如,选用一竿青竹,枝节和叶子上粘上零星红色的枸杞;或者采几根狗尾草配上两枝荆棘,如果摆放恰当,也颇有世外野趣。如果栽种花木用作盆景,则不妨使其先以一定的角度在盆中侧着生长,一年之后枝叶自然能向上伸展。若每株植物都是直直地栽培,就很难有什么别致的姿态。

讲到修剪盆景,选材相当重要。首先选取根须外露像鸡爪一样的树材,然后根据树木原有的干枝走向,分左中右修成三个部分,再在每棵大枝上剪取小枝。每棵小枝作为一个节点,一棵大枝一般有七节或九节小枝。修剪枝节最忌讳的是小节修剪得像人的两个肩膀一样整齐,太过对称,看上去就显得不自然;小节太过臃肿也不行,像鹤鸟细腿上突出的膝盖一样,太过突兀抢眼。最好的须枝是伸展盘旋而上的状态。所以修剪的时候,切记不要太过突出左右两侧,也不要让枝叶从前后两面直接伸出,以免看上去赤胸露背,缺乏含蓄之美,但也不能让枝叶从前后两侧直接伸出。人称“双起”、“三起”的盆景,一般都是同一棵树根上生出两到三棵分叉。假如树根不是像鸡爪一样露出地面,而是全部埋在土里,那就变成插树,而不是盆景了。剪成一棵好树,至少要花三四十年时间打理,而精品就更是难得了。我这一生中只知道我们家乡的万彩章老先生花了一辈子的心血,也仅仅剪成寥寥数棵好树而已。还有一次就是在扬州一商人家中见到两盆上好的盆栽,那是虞山的游客赠送给他的,黄杨树和翠柏各一盆,都是非常稀有的品种。可惜明珠暗投,落在一个商人的手里。除此之外,我还真没见过比较上档次的盆栽了。假如一棵盆景树枝盘曲向上成宝塔形,或者其盘曲像蚯蚓,就太过造作,显得庸俗,沾染了匠人之气了。

在盆中点缀些许花草山石,小盆景可以用花石构筑画面,大盆景则可以营造悠远的意境。沏上一壶清茶,边品茗边观赏,看着看着就入身其中,这才可以放在幽居雅室作品鉴之用。栽种水仙没有灵璧石点缀,我就用外观像石头而造型精致的木炭代替。黄芽菜的菜心色白如玉,可以找来五到七株,用沙土将其栽入长方形的盆子中,用炭代替石块将其固定。看上去黑白分明,很有意趣。如此类推,我想出了很多种趣味无穷的方法,这里无法一一列举。石菖蒲结籽的时候,可以用冷米汤和上石菖蒲籽,然后喷到木炭上,再将炭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不久后木炭就长出一丛丛石菖蒲,随便将这木炭放在盆或碗中,绿茸茸的煞是可爱。还有就是将老莲子的两头磨薄,嵌入生鸡蛋的蛋壳中,放在鸡窝里让母鸡孵化。等到同一窝的鸡蛋都孵成小鸡时再把莲子取出来。然后用陈年的燕巢泥加上少许天门冬,捣烂拌均匀,盛在一个小容器中,将已经有点发芽的莲子种上,每天用河水灌溉,并使其沐浴朝阳。当莲花盛开的时候,花朵如酒杯般大小,而荷叶则小巧如碗口,挺拔纤巧,可爱之至。

说到布置园亭楼阁、套室回廊中的景致,一般是以叠石为假山,栽种花草取其生机。讲求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景物的隐显藏露、深浅曲折,不单单是“周回曲折”四个字所能包含的。而且园林境界的好坏不在于地广石多,这样只是多耗工费。可以在地上挖起一座土山,放上一些别致的大石块,种花草夹杂于其中,以梅树当篱笆,种长藤铺满墙壁,则就于无山处成山了。若是想大中见小,可在比较宽阔的地方种上容易生长的竹子,以树枝比较茂盛的梅树做屏挡住。若是想小中见大,则院子的墙壁,最好做得凹凸不平,用绿色颜料涂之,上面种上藤蔓,使其爬满墙头;镶嵌大石块,石上凿字做碑,推开窗子看到墙壁,给人的感觉就如同是面对着一座陡峭的山壁一样,有一种险峻之美。若是想虚中有实,在看似景色穷尽的地方设一屏障,屏障后别留景致,使人转过屏障便觉豁然开朗;或在轩阁内设置壁橱一样的小门,轻轻推开,就能通达其他院落,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若是想实中有虚,在不通其他院子的房间后门处,种上竹子放上假山,使人看起来仿佛后门还有花园;或者将矮栏放在墙头上,看起来以为上面还有一个月台,但其实并没有。穷人一般屋少人多,居住环境拥挤,可以效仿我们家乡太平船后舱房的房屋摆设,将有限空间内的布置稍加转化调整。将台级做成床,前后借凑一下,可成三个榻,然后在各个床位之间用木板加以阻隔,木板挡不住的地方糊上白纸,前后连贯,上下畅通,打个比方,就像你走上一段远路,自然就不会觉得路面狭窄了。我和芸在扬州租房暂住的时候,就采用了这个法子。当时只有两间房子,卧室、厨房以及客厅都隔出来,仍然觉得空间余裕。芸曾笑着说:“位置布置得虽然精巧,但是终归不是富贵人家的气象呢!”我也认为是这样的。

后来我在山中扫墓时,曾捡到一些好看的带有山峦纹理小石头,回来与芸商量说:“人们将宣州石堆叠在白石盆中,然后用白色油灰粘连固定,色彩显得和谐均匀。而我们山上的这种黄色山石虽然古朴,但是用油灰粘起来则显得黄白相间,而且敲凿的痕迹显露,你看怎么办为好?”芸笑着说:“我们从里面挑出几块劣等的石头,将之捣成粉末,趁油灰还未干的时候抹上去,等干了,颜色就会均匀一致,看上去毫无修饰的痕迹了。”我照陈芸说的说法去做,用宜兴(今江苏宜兴)窑出产的长方盆作为盆基,在其中堆叠起一座假山:向左边偏斜,而突凸向右方;背面作横向纹理,就像元代画家倪瓒所画山石的样式,峻岩凹凸,如同临江石矶之状;盆内虚留一角,用河泥种植纤小的白浮萍,并在山石上栽种茑萝(茑萝俗称云松)。忙了好几天,终于大功告成。

等到了秋天,茑萝蔓延满山,就像藤萝般悬挂在石壁上,陆续开出小小的火红色的花朵,水上白浮萍也长得茂盛,红白相间,让人神游其中,仿佛遨游蓬莱仙境。我将它放在屋檐下,与芸共同评论品赏:这个地方应设置水阁,那个地方应设置茅亭;这个地方可以凿上六个字“落花流水之间”,那个地方适宜居住;这个地方可以垂钓,那个地方可以登高远眺。头脑中对其构思设计,好像真的都移到我家里一般了呢!一天傍晚,两个小猫因为争食相斗从屋檐上掉下来,顷刻间把盆景和盆架都砸碎了。我不禁长叹道:“就这么个小工艺品,难道上天也要因为嫉妒而破坏吗?”夫妻二人不禁潸然落泪。

在静室内焚香默坐是一件闲中别有雅趣的事情。芸曾试着将沉香放在锅里蒸透,再在火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焰大约半寸,将沉香放在铜丝架上慢慢烘烤,沉香的香味幽雅而无烟。佛手最忌讳的就是在醉酒后用鼻子去闻,闻了的话就会烂掉;木瓜则最忌讳用汗手触摸,摸了就要用水洗干净。唯有香圆果没有什么忌讳。佛手、木瓜也有特定的供法,这里无法用笔墨一一说清。经常有人将供品随手拿来闻,随手放置,这就是不懂得供法的人。

我闲居在家的时候,喜欢在案头摆上许多插花盆景,芸说:“这样插花,能表现花在雨露风晴中各种自然风韵,可谓精妙入神。然而画卷中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你何不仿效一下?”我说:“虫子会爬会乱动,怎么让它们乖乖地放在花草上呢?”芸说:“我倒有一个方法,恐怕作为始作俑而引起罪过呢!”我说:“那你说说看。”芸说:“昆虫死后,其颜色神态并不会有多少变化,我们可以寻找螳螂、蝉、蝴蝶之类用针刺死,然后拿细丝线捆在它们的脖子上,将其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们的脚足,或抱花梗,或踏草叶,这样画面就会显得生动活泼,岂不是很好么?”我很高兴,按她的方法去试验了,结果来看的人无不称绝赞美。这样求之于闺中的主意,如今恐怕未必再有这样会心的人了吧!

我与芸寄居在锡山华氏家中的时候,华夫人叫两个女儿跟芸学习读书写字。这里乡居旷阔,没有什么遮蔽,所以夏天的时候非常晒人,芸就教她家人制作“活屏风”的方法,方法非常绝妙:每扇屏风用长约四五寸的木梢两枝,做成矮脚长条凳子样式虚放在其中;横上宽一尺左右的四根木档,四角凿上圆洞,在圆洞中插入方格竹编;做成的屏风高约六七尺,可以移动。再用砂盆种植扁豆放在屏风下,让扁豆藤沿着竹屏往上爬。多编几个屏风随意遮拦,就好像绿荫满窗,既通风透气,又能遮挡太阳。再加上它们构架灵活,随时可更换,所以叫作“活屏风”。有了这个方法,一切藤本香草植物都可以随地种植,这真是乡居的一个绝佳方法啊!

我的朋友鲁半鲂,名璋,字春山,善于画松柏和菊花梅花,且善于隶书和篆刻。我们曾经寄居在他家萧爽楼有一年半时间。此楼一共五套房间,房向朝东,我和芸住在第三间。无论天气是阴是晴,我都能在楼上远眺。庭院中一棵木樨树,清香撩人;楼内有走廊,有厢房,非常幽静。寄居萧爽楼时,我们带来一对佣人夫妻和他们的女儿。男仆会剪裁衣服,女佣会纺织,芸擅长绣工。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靠做衣服来维持我们的生计。

我向来好客,小饮时必行酒令。芸善于烹饪,普普通通的瓜果蔬菜和鱼虾一经她的手,便做得别有一番风味。朋友们知道我生活窘迫,每次都拿出买酒钱,过来萧爽楼喝酒叙谈。我爱干净,喜欢地板上一尘不染,喜欢毫无拘束地与好友一起喝酒聊天。当时有很多朋友都是萧爽楼的座上宾。杨补凡,名昌绪,善于人物写真;袁少迂,名沛,善于画山水;王星澜,名岩,善于画花鸟。他们都很喜欢萧爽楼的幽雅,常带上画具来此作画,我便跟他们学习画画。他们或写草篆,或刻印章,得到的润笔费都交给芸去备茶水酒菜,我们则终日品诗论画而已。此外,还有夏淡安、夏揖山两兄弟和缪山音、缪知白两兄弟,以及蒋韵香、陆橘香、周啸霞、郭小愚、华杏帆、张闲憨等好友,他们如同梁上燕子,全凭兴致来去。有时缺酒钱,芸就拔钗沽酒,不露丝毫声色,良辰美景,不能轻易放过。现在朋友们都已天各一方,风飘人散,再加上芸已经玉碎香埋,真是往事不堪回首!这不就是所谓的“当日浑闲事,而今尽可怜”吗?

萧爽楼共有四忌:一忌谈升官发财;二忌谈公文时事;三忌谈八股文章;四忌抛骰赌博。凡是违反四条原则的罚酒五斤(应该是罚买酒五斤给大家)。有四取:一取慷慨豪爽;二取风流蕴藉;三取落拓不羁;四取澄静缄默。漫长的夏日无事可做,我们就举行考试吟诗作对。每次考试需八人,每人各带二百铜钱。先抓阄,得一号的人为主考官,坐在上席,监考并审阅卷子;得第二名者则作为纪录员就座于次席。其余的人就都充当考生,在誊录处领取一张白纸,盖上自己的印章。主考官出五言、七言的诗题各一个,让考生应对,燃香计时为限制。考生可以站着构思,但不准交头接耳。考完后,将试卷投入匣中,方可就座。所有人都交完卷子后,由纪录员打开匣子,将卷合并成册交给主考人,以杜绝徇私舞弊。在十六个对句中抽出五言句、七言句各三联作为中榜的答卷。得到第一名的,即为下一任主考,第二名作为下一任纪录员。一个人有两联没被录用的话要罚二十文钱,被录用一联的减罚十文钱,超过答卷时限的加倍处罚。一场下来,主考可得一百多文钱。一天可以考十余场,积累起来的钱就有上千文,作为酒钱就已经相当丰盛了。唯独芸作为“官员子弟”享有特权,她应试的卷子,即使落榜了也可以免于处罚,而且被获准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构思。

杨补凡为我们夫妇画了一幅戴花的人物写真,神情惟妙惟肖。那天夜间,月色俱佳,兰花的影子照在墙上,别有一番雅趣兴致。王星澜趁着酒意对我说:“杨补凡能为你们画肖像,我能画墙上的兰花图影。”我笑着说:“花影能和人影一样么?”王星澜便拿一张白纸挂在墙上,对着兰花的影子开始作画。第二天再拿出来观看,虽然不能称其为“画”,但花叶萧疏,却很有月下之趣。芸对此作珍爱如宝,朋友们也都在上面有所题咏。

苏州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胜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们想去游玩欢聚,却苦于附近没有酒家,只好自己携带饮食前去。对花冷饮,一点兴致也没有。我们在一起商量这件事时,有人建议在附近找个酒馆喝上两杯就行,有人则建议赏花归来时再饮酒,但都觉得不如大家一起赏花时共饮热酒痛快。大家商量未定,芸则笑着说:“只要明日各自掏出买酒钱,我就亲自挑着炉火过来。”大家也都笑着说:“完全没问题!”等朋友们都走了以后,我就问芸:“淑姐你难道真的要亲自挑着火炉前去吗?”芸说:“不必这样做,我看见集市中有卖馄饨的,他们都挑着锅碗、炉火,无不齐全,咱们为何不雇佣他们去?我先在家里把酒菜备好,等到了园子,再热一热就成了,这样喝热茶热酒就都不是问题了。”我鼓掌称善。

街上有个姓鲍的小贩,以卖馄饨为生,我们用一百文雇下他,约定第二天下午一起过去。姓鲍的小贩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朋友们都到萧爽楼来集合,我就把事情的缘由和大家说了一下,他们都为芸的聪慧所叹服。饭后我们一起出发,并随身带上了席子坐垫。到了南园,选择了一个好的柳树阴团团围坐。先烹茶,喝完茶就暖酒热菜。那天下午风和日丽,遍地油菜花金黄一片,赏花者青衫红袖来来往往,蜂飞蝶舞,良辰美景,令人不禁陶醉于其中。过了一会儿,酒菜全部热好,大家就都坐在地上痛快地吃喝起来。姓鲍的小贩言谈举止颇为不俗,我们就拉他一起入席。游人看见后,无不羡慕这个奇妙的想法。酒足饭饱后,席上已经是杯盘狼藉,我们欢畅尽兴,众人有些小醉了。他们或坐或卧,或歌或啸。太阳将要落山时,我想喝点粥,姓鲍的小贩就立即买米来煮,吃饱了后就一起回家。到了萧爽楼,芸问我们:“今日之游,都快乐么?”大家都说:“如非夫人之力,就不可能如此开心!”之后,大家都笑着分散了。

贫居人家的起居衣食,以及房舍器皿,都应该勤俭而雅洁,方法就叫做“就事论事”。我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上两杯,但不喜欢多用菜肴。芸特意为我布置了一个梅花形的食盒:用二寸大的白瓷深碟六个,中间放一个,周围放五个,再用油漆将其固定起来,形状像朵梅花。食盒的底部有凹棱,盖子上有像花蒂一样的抓手。食盒放在案头犹如一朵梅花覆盖在上面。打开再看,里面的各色菜肴有六种颜色,就好像放在花瓣中一样,两三个知己可以随意拿来吃,吃完了再添加。另外再做一张矮边的圆桌,以便摆放杯、筷、酒壶之类的器皿,收拾起来也都极为方便。这就是食物方面的省俭了。我的帽子、鞋袜都是芸亲手做的。衣服破了,她也只是拆补,但一定会做得干净整齐。衣料的颜色以暗淡一些为好,耐脏,既能作为出门会客的正装穿,又能作为便装穿在家里。这就是服饰方面的省俭了。

刚住进萧爽楼的时候,我感觉房间内的光线太暗,便用白纸糊在墙壁上,顿时明亮起来。在夏季,楼下的窗子都被摘去,也没有栏杆,我觉得房前没有遮拦,很不方便。芸就说:“我们还有一些旧竹帘在,何不用竹帘当做栏杆呢?”我问她:“那用什么方法做呢?”

芸说:“找几根黝黑色的竹子,一竖一横留出走路;将竹帘当中剪断,搭在横竹竿上,使其垂到下面与桌面一般高低;中间再竖立短竹竿四根,用麻绳绑在竹屏上;然后寻找黑布条,在横竹搭帘子的地方将帘子缝在竹屏上,这样既可以遮拦装饰,又不花费什么钱!”这也是我们“就事论事”的方法之一!以此来看,古人所说的“竹头木屑都有用”,果真是非常有道理啊。

在夏季荷花刚开放的时候,一般都是夜晚含苞而拂晓绽放。芸于是用小纱袋包上一点茶叶,放到荷花蕊里。等到第二天早晨再取出茶来,然后用泉水来烹煮沏泡,茶水的清香味道可谓绝佳无比!

<h2>

赏析:</h2>

《闲情记趣》记叙的是沈复儿时一些趣事、生活中的爱好以及与朋友相处的点滴。

本篇文字描写的多是琐碎的生活细节,但沈复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一个个寻常的生活片断渲染得极富诗情画意,看似&ldquo;人人皆有,确为人人所无&rdquo;。本篇主题紧扣&ldquo;情趣&rdquo;二字,处处有情、处处有趣,通过闲情写出了让人回味无穷的&ldquo;物外之趣&rdquo;。而在布局结构方面,也是匠心独运、精巧玲珑,读来好似水银泻地,一气呵成。

《闲情记趣》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的异类,我们知道,由于受到传统经史文化尤其是八股文的影响,旧时的一般文学家在写文章时往往容易陷入迂腐,凡有关于闲情逸致的文字,一般都是不愿意写的,因为,一写上去,就要与他们所主张的孔孟之道相悖。而沈复则不然,在他的笔下,显露出最真实的性情。

当我们读到&ldquo;蚊而鹤,烟而云,草而林,虫而兽,土砾而丘壑,癞虾蟆而庞然大物&rdquo;等真实童趣时,就仿佛回到了作者的童年,与其一同嬉戏玩耍,忘却尘世的烦恼,在心灵上得到最安静的陶冶。

在谈到与朋友的相处之道时,沈复的真性情也让人叹服,&ldquo;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违者必罚酒五斤。有四取:慷慨好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rdquo;这四忌四取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看看我们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是不是总喜欢谈论身边的某某做生意赚了多少钱,谁谁做了什么官呢?完全把自己的眼光盯在别人身上,似乎我们的喜怒哀乐取决于别人,与沈复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写到夫妻生活时,沈复的真情实感亦令读者情动。例如,写二人精心经营盆景花石,却因猫争食而堕碎,两人竟都为之落泪;又或写陈芸心灵手巧,做活花屏于夏日庭院,恍如绿荫满窗,迂回曲折,清香撩人;又或写三白起居服食,省俭而雅洁,&ldquo;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瓷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hellip;&hellip;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盖视之,如菜装于花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rdquo;生活之雅趣情致在沈复笔下被描写得如此真实,让人欣欣然向往之。

本篇文字中《童趣》部分已选入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这足以显示出本文的阅读价值。

附注

[1]物外之趣:世俗之外的雅趣。物外,超越实物之外。晁补之《书鲁直题高求父扬清亭诗后》:&ldquo;陶渊明泊物然外,故其语言多物外意。&rdquo;

[2]项为之强(ji&agrave;ng):项,颈后部。强,僵硬。

[3]飞钹耍盘:指一种类似杂技的表演样式。这里形容人工痕迹明显。

[4]宜兴窑:江苏省宜兴市,是著名的陶都,以产紫砂陶器闻名于世。

[5]云林:指元代绘画大师倪瓒,号云林。

[6]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7]端整:原指人长相端庄。这里指陈芸把各种菜肴整理好。

</p"></p"></p"></p"></p"></p"></p"></p"></p"></p"></p"></p"></p"></p-b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