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驾崩
为楚贵妃治丧后, 亦安便将嘉顺郡主姐弟带在身边时常照顾。
这一日,亦安对安王道?,“我有一事, 要对王爷讲。”
安王见?亦安神?色如此严肃, 不知何事,只道?, “若素但说无妨。”
亦安也改了口, “我想向?圣人请命,将两位殿下?过继到随遇与我名下?。”
安王微愣, 不知为什么亦安会在这时候提出要过继嘉顺郡主姐弟,这两位殿下?一直养在宫里……
宫里?
安王缓过神?来, 两位殿下?一直由楚贵妃照看,如今楚贵妃一去,两位殿下?独自在宫中, 只剩下?圣人了。
亦安见?安王明白过来,接着道?, “我幼年便有宫寒之症, 虽已调养得?当,但子嗣事乃是天命,不可强求。若天命在于你我, 我与随遇当有后。若无此缘分,则过继势在必行,不使安王一脉绝于此代。”
安王爵位传到如今, 已经一十三?世。若在此代断绝,则史书之上, 安王是末代安王,亦安便是末代安王妃。
“而如今宗室诸子, 只有那位殿下?能保住我与随遇身后祭祀,安王府不致凋零。圣人亦会感念我等,将来新帝登基,亦不会对我等有所为难。”
单看亦安和安王替圣人做的那些?事,几乎得?罪了大半宗室。
若是日后太子想给宗室卖个人情,亦安和安王,岂不是最好的筏子?
这也是圣人的手段,逼得?亦安不得?不如此选择。
当初祖父白阁老的进退两难,亦安算是感同身受了一回。除此之外,圣人并没有给亦安别的选择。
安王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豁达,他握着亦安的手道?,“我昔年身子不好,若非宋尚食妙手,岂能与王妃相见??若言过继,则必事在我。”
安王并没有将责任全推到亦安身上,而是和亦安一起承担了起来。
亦安与安王相拥片刻,韦女史便入内禀告,“禀王爷、王妃,宫中来使,请王妃入宫襄理?宫务。”
太子妃这一病就没好起来过,延熹郡王妃为了照顾婆婆,自家也病倒了。
亦安不得?不再次进宫,替太子妃襄理?宫务,她此时已经成了东宫常客。
而安王也在下?一次大朝时,对圣人提出想要将嘉顺郡主姐弟过继到自己名下?。
这下?大臣们集体哑火,谁也不知道?安王妃竟然是这个想法。
是的,大臣们并没有把这当做是安王自己的想法,认为安王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安王妃的缘故。
可一向?对安王妃评价不太好的群臣,这一次竟然没有提出反对。
说到底,圣人确定继承人之后,宣宗皇帝的孙子,便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往上说,这一位有继承帝位的资格。往下?说,又是宣宗唯一的血亲,怎么安置都不为过。
如今安王自家开了这个口,却是为圣人和百官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如果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圣人的曾孙,便有了个好着落。安王府世代家财,可称诸藩之最。
圣人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而是把散朝之后召集内阁大臣,再次详议了一回。
“我儿?德薄,仅有此血脉留于人间,朕年岁已高,不知能看护到何时,诸卿以为安王之意,该如何为之?”
圣人虽是向?几位阁老询问意见?,但话里的偏向?,也实在过于明显。
秦阁老与白阁老、陈阁老对视一眼,三?人决定不在这上面和圣人唱反调。
三?位阁老都言应该过继,于是圣人便定下?,将嘉顺郡主姐弟过继到安王妃名下?。
过继并不是嘴上一说这样简单的事,而是要在宗人府改玉碟,其中流程一走好几个月是时常发生?的。
而就在嘉顺郡主的玉碟改好之后没几日……
崇元四十七年六月,太子妃于东宫薨逝。
太子妃的身体本?来就已经油尽灯枯,这时候驾鹤西去,实在不让人意外。毕竟和太子妃相熟的几位女眷都知道?,太子妃的身子骨,着实是药石罔医了。
太子很是悲痛,延熹郡王哭得?几欲昏死。
延熹郡王妃为太子妃治丧,累得?支撑不住,不得?已又将亦安请进宫中。
太子妃的丧仪也由亦安主持。
虽则太子妃的丧仪没有加等,但圣人还是给这个儿?媳先?加上了皇后名号。
日后史书所载,太子妃便是敬肃皇后。
太子好似老了好几岁,不得?不将朝政交还给圣人,自家在东宫休养起来。
本?来太子妃的离世还没有人往天灾人祸上想,毕竟太子妃久病缠身,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事情的?*? 发展出乎所有人预料,太子妃下?葬没过多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登了白府的门。
文妙真人……
白阁老原本?不想见?这个儿?子,但亦安正好在身旁,又听门房说文妙真人有要紧的事要告诉阁老,便让人赶快将文妙真人请进来。
一见?面,白阁老还来不及抽这个久未谋面的二儿?子一脚,便被告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太子妃是让人魇镇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