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郑淼道:“微臣刚请了平安脉,太后娘娘的脉象比寿宴之后更强健了,几乎与常人无异。”
绯晚便追问:“常人之脉象,如何呢?”
郑淼答:“人吃五谷杂粮,又有七情六欲,脉象完全纯正之人少见,若是思虑过深、情志亢奋,那么脉搏会显得更强。不过,这多是假象,人之脉,还是平和稳健为好,如涓涓细流恒定有度,方是长寿之相。”
哦。
原来太后正在挖空心思谋算什么,而且志在必得,情绪亢奋呢?
这和绯晚的推断一样。
郑淼觉得太后不能长久,前路危矣?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时,彼此都是投石问路,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私下里的接触,此时的郑淼,已经倾向于帮助春熙宫了么?
绯晚笑着称赞郑淼:“郑太医果然医道精深,本宫听了,受益良多。”
“若能为娘娘略尽微力,臣荣幸之至。”
绯晚故意叹口气:“本宫背着不清不楚的嫌疑,一身的伤,来日还不知如何呢,你荣幸得太早了。”
郑淼躬身垂首:“医者望闻问切,窥一叶而知全貌。臣听娘娘言语,中气虽一时虚弱,但元气却足,相信不日便能驱散体内热毒邪寒,康健如常了。再好好调养一段日子,您会比常人更加面色红润、正气十足。”
这是觉着她很快能脱出眼前困境,且好上加好?
这人很有意思!
“你刚才求见时,说是奉了命,来替太后娘娘传话的?是什么话呢?”
郑淼把太后叮嘱的话,如实转述。
绯晚默默听了,静思片刻。
笑道:“太后真是治宫有方啊。郑太医,你觉着,本宫什么时候去慈云宫合适?”
郑淼答道:“娘娘玉体欠安,可以稍缓再去。但臣只懂医道,宫中事务还是娘娘自己定夺为好。”
“知道了,辛苦郑太医,你去吧。香宜,送送郑太医。”
香宜送郑淼出去,给他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郑淼捏在袖中,摸着是几个银锭子的形状,还有纸张的感觉,知道昭妃出手大方,这回又有银子又有银票。
离开春熙宫,路上找无人处偷偷袖手查看,却是吃了一惊。
哪里是银锭子,分明是金锭子!
那两张银票,数额也不小。
昭妃这回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方。
这……
郑淼不动声色收好荷包。
心跳有些快。
隐隐感觉到有些事可能要发生了。
但具体是什么事,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可能知晓。
抬眼看了看阴云厚重的天空。
他举步向前。
只盼自己没有选错人。
而春熙宫里,绯晚细细思量片刻,叫了人吩咐:“去请惠妃娘娘来。”
太后对她委以“重任”。
她可不能让太后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