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 远谪遐荒 一身去国六千里

远谪遐荒 一身去国六千里(2 / 2)

走到衡阳的时候,柳宗元与刘禹锡分别,诗人悲愤写下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唐代的柳州十分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穷困,语言不通。当地陋俗,用子女作为抵押向人借钱,如果到期还没还钱,孩子就沦为奴婢。柳宗元到后,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可以按时间结算工钱,抵债之后就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这个办法不仅受到当地人的欢迎,甚至还推行到其他州县。在柳州任上,柳宗元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当地人迷信,不敢动土,柳宗元组织人力,破除迷信,为当地人打了多口井,兴利除弊,造福一方。

可是,长期的贬谪生活已经使诗人的精神面临崩溃的边缘。在永州的时候,诗人就曾说:“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入黄溪闻猿》)在贬谪的日子里,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怀念故园。春天到了,想起故园的池水碧波荡漾,大概是在等待自己回家灌园,“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听到黄鹂的啼叫,于是眼前猛然出现了故乡的春意,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闻黄鹂》)就连栽种一些花草,诗人都会想起久别的故乡。“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种木槲花》)

一天,诗人登上柳州城楼,北望中原,那个他永远无法回归的家园,那片他永远也无法再踏上的土地,写下了人生中最悲凉的诗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纹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在柳宗元被贬期间,他的好友吴武陵一直奔走于权臣裴度门下,设法让朝廷允许柳宗元回京。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大赦天下,裴度为柳宗元说情,宪宗终于答应柳宗元回京。但是,诏书还没到达柳州,柳宗元便带着半生贬谪的悲凉和痛苦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七岁。柳宗元临死的时候,将自己的遗稿交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后来编成《柳宗元集》。柳宗元去世时,两个儿子柳周六、柳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办理了后事,并护送他的遗孀和孩子回京师,时人无不钦佩他的道义,也许,他是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对这位伟大而又命运多舛的诗人最后的敬意,也告慰诗人的在天之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