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曾昭忐忑的心情中,【三国杀风云】的第三期在周六晚间上映了。
同样的,在第二局游戏的过程中,属于三国杀的名场面出现了。
早就已经做好顺序的卡牌,被发牌机送到参与对局的玩家之中,玩家根据各自的身份做出行为决策,或是使用“杀”
、“闪”
一类的基本牌,或是使用“万箭齐发”
、“南蛮入侵”
一样的锦囊牌。
而场上的角色技能,除了一个人之外,都十分巧合的没有能够影响牌堆的能力,甚至连装备区也没有需要判定的武器、防具。
尤其是没有一张需要进行判定的延迟锦囊牌,出现在场上或者玩家的手牌里。
这就导致牌堆的整体顺序纹丝不动,只是每个玩家正常抽卡导致牌堆的数量减少。
稀稀拉拉的弹幕上开始飘过轻微的质疑。
“怎么这一局选择的武将都是这种干干巴巴的?跟牌堆一点互动都没有啊?”
“是啊,感觉怪怪的,而且从牌堆抽牌判定的延时锦囊,像闪电、乐不思蜀、兵粮寸断什么的,一张都没有!”
“感觉有点奇怪,这也太巧了吧?”
【三国杀风云】作为爱奇怪视频推出的一款,以三国杀桌游为内容的综艺节目,在平台流量的加持以及三国杀官方不遗余力的宣传下,还是吸引了一部分忠实玩家的。
这些玩家虽然骂着官方的狗策划逼氪,一口一个“定叫他好评如潮”
的嘲讽,但还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着这款游戏。
即便这款游戏会出现无名小卒一回合过八十张牌,威震华夏的武圣关羽关云长能把红牌当“杀”
用的荒诞画面。
但这款游戏刚出来的时候,还是桌游的形式,曾经给他们带来过十分纯粹的快乐和感动。
这也正是他们不离不弃,即使三国杀口碑一路向下,依然愿意来看这档综艺节目的原因。
他们是真的希望三国杀这款游戏好起来。
但很快,原本平淡如水的局势忽然发生了变化,之前从未发动过英雄技能的玩家,忽然在摸排阶段发动了技能,紧接着,经过一段花里胡哨的操作之后,开始开始判定。
于是一张接着一张牌,被从牌堆摸到这名玩家的手里,在短短时间里,这名玩家手中就积攒下来大量的手牌。
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顿时开始弹幕刷屏,显然能在综艺节目上看到这种名场面,实在是让他们感觉很过瘾。
曾昭此刻正在屏幕前,开着弹幕看节目,在得到了这么多正面反馈的弹幕之后,心头的阴霾终于消散了不少,整个人的脸色都阳光了起来。
对嘛!
只要名场面一出来,那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像高强的【狼人之夜】,再往前一点的【荒野独居】,不都是这样吗?
在节目播放的前几期,一直不温不火,等到忽然出现了名场面,就能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一炮走红!
通过名场面来带动节目数据的提升,他高强能行,我也能行!
但很快,曾昭发现弹幕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言论。
“还在抽牌!
还在抽牌?”
“这有点太夸张了吧?这角色技能需要判定,居然就一直判定成功吗?”
“感觉有点假了吧?这牌是不是被做过顺序了?”
看到这些弹幕的曾昭立刻觉得不对。
怎么回事?难道这种百年一遇的名场面,不值得你们感到震撼吗?不会热血沸腾吗?
怎么还质疑起真假来了?
而当他将目光放到正在播放的节目画面时,忽然也反应过来了。
确实,这个英雄能够通过技能的判定成功,来从牌堆里抽取手牌,但一直判定成功,这个概率是不是有些太小了?
小到微乎其微了?
这段时间,曾昭其实为了深入了解这款游戏,也一直在手机上玩,因此对游戏的基本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概率问题,有了有个大致的判断。
小概率事件有可能发生,但不会经常发生,不可能一直发生。
判定成功可以从牌堆里抓牌,但不能接连不断的判定成功。
他其实是知道这些事情的,只是被想要做出名场面的想法蒙蔽了判断。
而当他跳出自己总制片的身份,以一个玩过游戏的玩家视角来看的时候,就在瞬间意识到了,这件事究竟有多离谱!
就好比抛硬币一样,选正面,抛出正面,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连续两次抛出正面,也实在不算什么新鲜事。
连续抛出三次正面,那你今天的云气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