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吐槽大会】。
在前世,脱口秀广泛意义上的萌芽开端,其实是一档名为【今晚80后脱口秀】的节目。
里面的段子,也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而脱口秀正式走向广大公众视野,成为爆款,便是这档名为【吐槽大会】的综艺节目。
节目内容就是寻找一些在娱乐圈经历多年,因为各种因缘际会,被贴上了某些标签,或者遭遇、引发了名场面的明星,对过去曾经发生的往事,以一种解构的视角,拆解分析,从而给观众带来笑料。
这档综艺节目,在推出不久之后,就因为视频剪切被广泛传播,被更多人关注之后,更是因为其接连不断地生产出的吐槽名场面,热度一路走高,成为了当年的现象级综艺节目。
而在这档节目之后,脱口秀这种形式的综艺节目,便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虽然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突发性事件,一路上起起伏伏,但到底还是十分顽强的在综艺节目品类上,牢牢站稳了脚跟。
同样的,脱口秀和选秀综艺一样,也具备捧红素人的能力,能够让经纪公司挂靠在上面兑现商业价值。
只是和选秀综艺节目不同,脱口秀不在乎表演者展现出来的音乐唱功、舞蹈水平,而是更加注重表演者能不能讲出好笑的段子,能不能给观众带来十分直接的,“笑”
的体验。
事实上,想要一个人接连不断的笑,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很多以轻松娱乐为主基调的综艺节目,达不到想要的现场爆笑的结果,就会通过后期制作,搞出一些“罐头笑声”
,营造出一种我们节目真的很有趣的假象。
而有的节目成分则更加复杂,就比如总台的联欢晚会。
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好时光,就让观众们乐呵乐呵就行了。
你非要一口一个包饺子,难道是我们家穷的连口饺子都吃不上了吗?
而在镜头切换的时候,本来想要找到曾经那些笑的前仰后合,笑的满脸通红,笑到汗流浃背的面孔,却只能收获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在安插的“内部人员”
的引导下,古井无波的配合鼓掌。
对此,只能说一句差不多得了。
你都已经开始包饺子了,还指望我乐不可支吗?鼓鼓掌就已经是相当配合工作了!
而脱口秀不必背负其他的包袱,也不用像相声、小品那样在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给观众们上价值。
只需要从现场的大笑声中,就能直观的感受到现场的情绪如何,观众们有没有被这个段子逗笑,还是觉得大家都鼓掌了,那我也就鼓鼓掌给你个面子。
名字就还叫【吐槽大会】吧,毕竟也没什么值得修改的地方。
高强又捋顺了一遍几个月前做出来的策划案,重新梳理各种各项关键事宜。
首先,肯定是节目的主体内容,要找到身上有争议话题的明星,让他们来参加节目,自我调侃的同时,还需要接受其他人对自己的调侃。
这样的标准一出来,首先就排除了当前那些大火的,身上携带着巨大流量的明星。
人家现在不是事业上升期,就是处在事业的巅峰期,正是最注重个人形象,用形象兑换商业价值的生涯黄金期。
这种级别的,就算是明星自己因为兴趣,想要来参加,他身上那些代言的大品牌,恐怕都不会允许。
国际高奢品牌的形象代言,去参加这种有可能给自己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节目,先不说咖位会不会降低,只是说个人风格出现的细微变化,都可能会和品牌的调性出现错配。
所以这种就率先被高强给pass掉了。
其次,是那些实力派的演员。
这些所谓的老戏骨,参演过大型的正剧,是名副其实的演技派,实力派。
而他们也过了事业的巅峰期,身上的代言也少了许多,不会像当红明星那样有所顾忌。
但高强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把这批人也筛选掉了。
这自然是在多方考量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
第一个,就是因为这些老戏骨们虽然早都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之外了,但要是吐槽他们太狠,就还是会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群坚定支持者。
他们一没看过老戏骨们的完整演出,二不顾老戏骨们自己也愿意参加的意愿,自顾自的就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侮辱。
属于是皇上不急太监急的一批人。
第二,就是老戏骨多少有点端着拿着的意思。
就算是屈尊降贵,参加了这样的节目,还是会不由自主带上一种“与民为乐”
的心理,到最后还免不得要上一上价值,针砭一下娱乐圈的不良风气。
所以筛选掉。
......
而随着高强把娱乐圈一个个带有鲜明特征的群体区分出来,又逐一筛选掉之后,邀请来参加节目录制的嘉宾们,便被锁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一、这些嘉宾最好是过气明星,那种娱乐圈不起眼的边角料。
请来参加节目录制很方便,也放得开,不会端架子。
二、身上要有故事,没梗的别来。
最好是曾经风头正盛的时候,爆出来席卷整个娱乐圈的大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那种。
三、最好有喜剧表演天赋,能够对现场的气氛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当然这就不是必选项,属于加分项了。
有很好,没有也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