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姓们,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则更为单纯。
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这是新皇帝英明决断的体现,是对皇后深情专一的表现;也有些人怀疑这是否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毕竟,皇帝的三宫六院是常态。
然而,不管外界如何猜测,裴缙霄的承诺已经出口,他的决心似乎坚定不移。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裴缙霄与皇后谢茯苓并肩坐在御花园的长椅上,月光洒在他们脸上,映出一片宁静。
裴缙霄轻轻握住谢茯苓的手,语气温柔:“皇后,今日之事,你是否也有所耳闻?”
谢茯苓微微一笑,轻轻摇头:“臣妾并未听说什么,只是心中略有不安。
陛下,您为何突然决定立储?”
裴缙霄叹了口气:“皇后,你也知道,西魏历经战乱,百姓疲骨未歇。
我必须尽快确立储君,以稳定朝纲,安抚民心。
至于立储之事,我已深思熟虑,非仓促决定。”
谢茯苓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陛下,那储君的人选,可是已经确定?”
裴缙霄点了点头:“正是太子。
他聪明伶俐,文武双全,是西魏未来的希望。”
谢茯苓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陛下,太子虽才华横溢,但年纪尚幼,恐难以应对复杂的朝堂局势。
臣妾担心,他是否能够胜任储君之位。”
裴缙霄看着谢茯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皇后,我相信太子的能力。
而且,我会亲自指导他,让他成为一位英明的皇帝。
至于朝堂上的风浪,我会为他保驾护航。”
谢茯苓微微颔首,心中却仍有些不安。
此时,一名太监匆匆走来,手中捧着一封密函。
裴缙霄接过密函,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皇后,这是一份来自边疆的急报。
叛军势力有所抬头,恐对西魏造成威胁。”
谢茯苓紧张地握紧了拳头:“陛下,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裴缙霄沉思片刻,然后道:“我会立即召集朝臣商议对策。
皇后,你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裴缙霄转身离去,谢茯苓心中愈发担忧。
“皇后,这场战事,我将亲自领军前往前线。
你留在京城,照顾好太子,稳定朝纲。”
谢茯苓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但这是裴缙霄的责任,她无法阻止。
她深吸一口气,然后道:“陛下,您放心,臣妾一定会尽尽全力,确保太子的安全,稳定朝纲。”
裴缙霄点了点头,紧紧握住谢茯苓的手:“皇后,我相信你。
这场战事,我会全力以赴,为西魏,为太子,也为你。”
夜色愈发浓重,裴缙霄与谢茯苓在月光下告别。
寝宫内灯火通明,裴缙霄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谢茯苓则坐在一旁,轻轻地为裴缙霄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他的疲惫。
“陛下,您为何如此忧虑?”
谢茯苓轻声问道。
裴缙霄叹了口气,道:“皇后,你可知西魏现在面临的困境?”
谢茯苓微微颔首,道:“陛下说的是战事和民生问题。
战事连连,百姓疲于奔命,西魏确实处境艰难。”
“正是。”
裴缙霄道,“西魏虽然兵力雄厚,但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