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地海传奇5:地海故事集 > 地海风土志

地海风土志(2 / 2)

莫瑞德死后一百五十年,阿肯巴王——威岛的虚里丝王子——将宫廷迁往黑弗诺,让黑弗诺大港成为王国首都。黑弗诺比英拉德更趋地海中心,位置更宜交易或派遣舰队保护赫族岛屿,免受卡耳格抢夺侵略。

《黑弗诺叙事诗》记述黑弗诺十四位王的历史(事实上是六位王及八位女王,约一五〇-四〇〇年)。由男女双方家族血统及群岛王国几个贵族间联姻而成,皇室包括五大家族[奇+书+网]:英拉德家族,最古老的一支,直接承袭莫瑞德及瑟利耳的血脉;虚里丝、伊亚、黑弗诺家族;最后是伊里安家族。海生杰玛王子是伊里安家族中首位继承黑弗诺王座的人。他的孙女为赫露女王,赫露之子马哈仁安(统治期间为四三〇-四五二年)是黑暗年代前最后一位王。

黑弗诺众王统治的年代富庶、开创、强盛,但在该时代最后百年,来自东方卡耳格及西方龙族的攻击变得频繁激烈。

负责保卫群岛王国诸屿的王、贵族及岛长逐渐倚赖巫师,以击退龙族及卡耳格船舰。在《黑弗诺叙事诗》及《龙主行谊》中,随着故事进展,这些巫师的名字与事迹开始盖过王治纪录。

伟大的学者法师阿斯编纂一本智典,搜集许多零散知识,尤其是创生语词汇。此《真名之书》成为命名基础,是魔法技艺系统的一环。王派他至西方击败或驱散不断在西方诸岛追逐牛群、放火、毁坏农庄的龙群,同时,他将书留予帕笛岛一名法师同僚。在安丝摩岛西方某处,阿斯与巨龙奥姆对战,这场战斗众说纷纭,虽然此后龙族暂止侵扰,但可确定的是,奥姆战后幸存,阿斯却因此身亡。他的书遗失了数百年,目前藏于柔克的孤立塔。

据说龙族以光或火为食,在盛怒下杀生,保护幼龙,也为取乐而杀生,但从不食用猎物。自太古以来,到赫露统治期间,它们只占用西陲最外缘岛屿——可能是它们领土的最东缘——作为会面及生育之用,绝少出现在多数岛民眼前。龙族天性易怒高傲,内环王国人口渐增,渐趋富庶,或许让龙族倍感威胁,因为即便是西陲,船只往来也日渐频繁。无论原因为何,那些年里,它们愈来愈常突袭西方岛屿的羊群、牛群及村民。

胡珥胡岛上流传一则故事,叙说知名的“夫都南”(意即“大分裂”),提到:

人选择重负,

龙选择双翼。

人选择拥有,

龙选择舍弃。

意谓人类选择占有财产,龙族选择舍弃。然而,如同人类也有苦行僧,有些龙也贪图闪亮物品、黄金、珠宝,其一就是耶瓦德,它有时会以人形在人群间行走,一度将富饶的蟠多岛变成龙族育儿室,最后才被格得赶回西方。但根据叙事诗及歌曲,龙族劫掠的动机似乎不是贪婪,而是愤怒,出于某种受骗、背叛的感觉。

叙述龙族劫掠及巫师报复侵略的行谊及叙事诗,将龙族描绘为无异于野生动物般无情、骇人、高深莫测,但颇为聪慧,有时还比巫师睿智。虽然它们说真言,却善于诡辩,其中有些龙显然喜欢与巫师斗智,“以岔舌狡辩”。龙族与人类相同,只有最伟大的龙才会以真名示人。在叙事诗《哈萨行》中,龙族为难以对付但感情充沛的生物,理应对人类入侵的舰队感到愤怒,因为它们深爱自己荒凉的领土。它们对英雄说:

航返日出之屋,哈萨

留西拂长风于吾翅

留吾天海、未知、无极……

马哈仁安及厄瑞亚拜

女王赫露又名鹰后,承继父位,其父为伊里安家族的邓格玛。王夫艾曼属于莫瑞德家族。她统治满三十年后,将皇位传给两人之子马哈仁安。

马哈仁安的法师顾问暨孟焦之友是一介平民,即“无父人”,是黑弗诺内陆村庄女巫之子。他是群岛王国最钟爱的英雄,其故事传于《厄瑞亚拜行谊》,仲夏长舞节时,乐师都会唱诵。

厄瑞亚拜的魔法天赋在幼时便显而易见。他被送到宫廷,由宫廷巫师训练,女王挑选他作为王子友伴。

马哈仁安与厄瑞亚拜结为肝胆之交。他们并肩作战十年,对抗卡耳格人,因为卡耳格偶尔东来的袭击,近来已成围捕奴隶的殖民入侵。芬围、托何温及托里口群岛、司贝维、佩若高,及部分弓忒,在卡耳格统治下已有一代,甚或更久。厄瑞亚拜在威岛虚里丝施下强大法术,对抗卡耳格军队,那批军队搭乘“千艘船舰”,在威岛沼泽登陆,蜂拥横越本岛而来。他用名为“水智识”的太古力乞愿咒(也许是叶芙阮在索利亚用以抵御敌人的同一咒语),将虚里丝喷泉(威岛领主花园中的神圣泉水及水池)水流变成一道将入侵者冲回海岸的洪流,马哈仁安的军队就在岸边等待。舰队中没有一艘船回到卡瑞构。

厄瑞亚拜的下一个挑战是个名叫“火爷”的法师,法力强到可以将一天延长五个小时,但无法实现誓言,让太阳在正午静止,将黑暗永远驱离岛屿。火爷变换为龙身迎战厄瑞亚拜,终究战败,牺牲了伊里安的森林与城市——他在战时纵火燃烧。

其实,火爷可能是化为人形的龙,因其死后不久,打败阿斯的巨龙奥姆便领着数群族人骚扰群岛王国西方诸岛,也许正是为了替火爷报仇。这些飞航的熊熊火光极令岛民恐惧,数百艘船载着人民从帕恩岛及偕梅岛逃往内环诸岛,但龙族造成的损害远不及卡耳格人,因此马哈仁安判断,迫切的危机在东方。他亲自前往西方出战龙族,同时派厄瑞亚拜到东方,试图与卡耳格大陆的王缔结和平。

皇太后赫露将莫瑞德送给叶芙阮的臂环交给使者——艾曼在娶亲时将环送予她。此环自瑟利耳的后裔代代相传,是他们最珍贵的宝物。臂环上刻着绝无仅有的图形,即系连符文,又称和平符文,据信能保证和平正直的统治。“让卡耳格王戴上莫瑞德的臂环。”皇太后说道。因此,厄瑞亚拜带着这份最慷慨的礼物,誓言心向和平,只身前往卡瑞构岛的众王之城。

索瑞格王殷勤接待厄瑞亚拜,他的舰队遭受惨烈损失后,若马哈仁安不求报复,他即准备和谈,并自占领的赫族群岛撤退。

然而,卡耳格族王治已受双神的高等祭司操控。索瑞格的高等祭司殷特辛反对所有和谈与和解,他向厄瑞亚拜挑战,进行巫术对决。因卡耳格人不施行赫族认知的魔法,因此殷特辛必定是将厄瑞亚拜诱骗到大地太古力会抵销厄瑞亚拜力量之处。赫族的《厄瑞亚拜行谊》只讲到英雄及高等祭司“角力”,直到:

太古黑暗之衰弱渗入厄瑞亚拜四肢,

地母黑暗之缄默渗入其心,

他长期卧躺,名声及友爱皆忘,

长期,胸膛静躺破碎之环。

“智王索瑞格”之女将厄瑞亚拜自恍惚或囚禁咒中救出,恢复他的力量。他将剩下的半片和平之环送给她。(从她开始,此环就在她的后代间传承逾五百年,直到索瑞格最后的继承人为止,那是一对被放逐到东陲蛮荒之岛的兄妹;妹妹将环送给格得。)殷特辛保留另一半碎环,那半环“进入黑暗”——即进入峨团陵墓的大宝藏室。(格得在那里找到它,合并两片半环,取回失落的和平符文,与恬娜将环带回黑弗诺。)

这个故事的卡耳格版本,由祭司以神圣吟颂的方式讲述,说殷特辛击败厄瑞亚拜,使他“失去巫杖、护符及力量”,偷偷潜回黑弗诺,成为废人。但巫师在那年代不持巫杖,厄瑞亚拜面对巨龙奥姆时,绝对身心健全,法力强大。

马哈仁安王寻求和平,却从未如愿。厄瑞亚拜在卡瑞构岛时(可能为期数年),龙的掠夺行为加剧。内环诸岛受到西土逃亡难民所扰,也受中断的运输与交易烦扰,因为龙族早已开始对厚斯克岛以西航行的船只放火,甚至骚扰内极海的船只。马哈仁安所能动用的巫师及士兵尽出,前往抵抗龙族,本人也四度亲征,但利剑及飞箭对全副武装、喷火、飞翔的敌人没多大用处。帕恩岛成为“焦炭平原”,黑弗诺以西的村庄城镇也夷为平地。王室巫师在帕恩海上咒伏、猎杀了几只龙,此举可能加深龙族的愤怒。正当厄瑞亚拜返回时,巨龙奥姆飞到黑弗诺城,以火焰威胁王城高塔。

厄瑞亚拜以“被东风磨透的帆”航进海湾,无暇“拥抱肝胆之交,问候家乡”,立即变成龙形,飞到欧恩山上方与奥姆战斗。黑弗诺宫中也看得见“子夜的空中火焰”。它们往北飞,厄瑞亚拜紧追在后。在道恩附近海面,奥姆再度转身,重挫法师,令他不得不降到地面,回复自己的形体。他来到太古岛伊亚,兮果乙从海中抬起的第一座岛,奥姆追赶在后。在那神圣强劲的土壤上,他与奥姆相会。双方停战,以平等身分对谈,同意结束两族间的敌对关系。

不幸,王室巫师对龙族攻击王国中心感到愤怒,也因帕恩海之胜而鼓舞,早已乘船前往遥远西陲,攻击龙族养育下一代的小岛与岩石,杀死许多雏龙,“以狼牙棍击碎怪物之卵”。听到此事,奥姆龙怒又醒,它“像火箭般跃向黑弗诺”。(龙在赫语及卡耳格语中泛指男性,但事实上,龙族的性别仅限于推测,至于最古老伟大的龙,性别则是个谜。)

伤势尚未康复的厄瑞亚拜找到奥姆,将之赶出黑弗诺,追遍“整个群岛王国及陲区”,绝不让它降落至陆地,一路将它逼越海洋,直到最后一次可怕的飞行中,双方经过龙居诸屿,来到西陲最后一座岛屿,偕勒多。彼处,外滩上,双方精疲力竭,以“爪、火、字、剑”,面对面决战,直到:

双方血流混融,染沙成红,

双方气息已绝,海浪声声,

尸体缠卧在侧,共赴死亡之境。

故事说,马哈仁安王亲至偕勒多,“泣于海边”。他将厄瑞亚拜的剑带回,置于宫中最高塔顶。

奥姆死后,龙族依旧是西方之患,尤其在猎龙人的刺激之后,但它们不再骚扰人居岛屿及和平船运。蟠多的耶瓦德是唯一在王治年代之后劫掠内环诸岛的龙。凯拉辛,又名“至寿者”,将格得及黎白南带到柔克岛时,内极海上已有数百年不曾见过龙了。

马哈仁安在厄瑞亚拜死后数年也身故,因为他看不到和平的缔结,又看到王国中有许多动荡与纷乱。许多人都传言,既然和平之环已经遗失,便无法产生真正的地海之王。在对抗叛变领主海汶之盖西斯时,身负致命重伤的马哈仁安说出一则预言:“将继承吾之御座者,乃跨越暗土仍存活,且舟行至当世诸多远岸者。”

<h5 >黑暗年代、结手、柔克学院</h5>

马哈仁安于四五二年过世后,几名继承人抢夺王位,却无人成功。区区数年内,斗争便摧毁中央统治系统。群岛王国成为世袭封建王子、小岛及城邦政府、海盗藩王间的战场,人人都想聚财扩土,或保卫自己的疆界。交易与海运因海盗劫掠而逐渐消失,城市及乡镇遁入抵御城墙后,工艺、渔业、农业因持续劫掠及战争而受到影响,王治下不存在的奴隶制度再度普及。魔法是掠夺及战争的主要武器。巫师或将自己外聘给藩王,或为自己争夺权力。由于这些巫师不负责任,扭曲自身力量,魔法开始招致争议。

龙族在这段期间并未构成威胁,卡耳格人也陷入内部冲突,但年岁推移,群岛王国社会分化愈形严重。道德与智慧的传承只余创世歌、其他传说与英雄故事的知识与教导,及手工艺与技能的保存,其中也包括用于正道的魔法技艺。

“结手”是组织松散的联盟,宗旨为了解魔法,依道德使用魔法、教导魔法。此组织在马哈仁安死后约一百五十年,由柔克岛上男女组成。由于瓦梭的法师藩王视“结手”为政治主权的威胁,便劫掠柔克,几乎杀尽岛上成年男子,但“结手”早已延伸至全内极海岛屿。此社群以“结手之女”的身分存在数百年,一直维持模糊而旺盛的情报、沟通、保护、教学网络。

大约在六五〇年,柔克的伊蕾哈和雅菡两姊妹、寻查师弥卓及其余结手之人,在柔克建立一座学院,搜集、分享知识,厘清学问范畴,并对巫术使用加诸道德控制。由于结手在其他岛上都有成员,学院名声及影响力快速扩大。黑弗诺法师帖列尔视学院为不受控制的个人力量,深感威胁,便率庞大舰队前去摧毁柔克。他自己反遭摧毁,船舰零落四散。此项首度胜利奠定柔克学院牢不可破的声誉。

在柔克稳定成长的影响下,巫术塑造成一套条理分明的知识体系,功用渐受道德与政治目的控制。在学院完成训练的巫师,前往群岛王国其他土地,对抗藩王、海盗、世仇的贵族,阻止劫掠及抢夺,强制边界和平,保护个人、农场、城镇、城市、海运,直到社会秩序重新建立。早年他们奉派去执行和平,尔后受召维持和平。在黑弗诺王座悬虚的两百年中,柔克学院俨然群岛王国的中央政府。

柔克大法师的权力在许多方面与王类似。野心、骄傲与成见的确影响首任大法师哈尔凯,创造属于自己的权力头衔。但学院持续的教诲与行为,及同僚间的警惕,也有效抑止并预防哈尔凯其后的大法师严重误用己力削弱他人、壮大自己。

然而,魔法在黑暗时期得到的邪恶声誉,却继续依附在许多术士及女巫的行为上。女人的力量特别遭致怀疑诽谤,因认为它会与太古力合而为一,情况更为严重。

整个地海有几处泉水、山洞、小丘、岩石、树林,曾是全副力量及神圣的地址,当今亦然。这些地方皆受当地人恐惧或崇拜,有些则远近驰名。

了解这些地方与力量,是卡耳格领土的宗教核心。在群岛王国中,太古力的知识依然是部分深沉普遍的思想及崇敬基础。环顾诸岛,多半由女巫施行的技艺,如接生、治疗、照料牲口、探水、采矿及冶金、种植及生长法咒、爱情法咒等等,经常援引或求助于太古力,但柔克学富五车的巫师通常不信任古老仪式,不会求助“地母大力”。只有帕恩岛巫师会在神秘、深奥、据传危险的帕恩智识中,混合两种仪式。

虽然太古力与所有力量一样,可堕落为邪恶的用途,以满足野心(如瓯司可的铁若能石),本质却神圣,且先于道德概念。然而,在黑暗时期及其后年代,巫师在赫族土地上,将太古力女性化、鬼怪化,卡耳格大陆的祭司王及神王亦然。时至第八世纪,群岛王国内环诸岛中,只有村妇在这些神圣场所进行仪式及奉献。她们因这种行为而受鄙视或伤害。巫师远离这种地方。柔克是全地海大地太古力的中心,这些力量在柔克圆丘及心成林最深沉、完整呈现,却无人如此加以形容,只有终其一生住在大林的形意师傅,将人类技艺、行为,跟大地的古老神圣连结,提醒巫师及法师,他们的力量不属于自身,而是暂借而来。

<h5 >卡耳格大陆史</h5>

卡耳格四大陆的历史几乎多为传说,不外乎数千年来组成卡耳格社会的部落、城邦、小王国当地的争端与调停。

奴隶制度常见于许多城邦,且存有社会种姓制度及性别差异(“分工”),比群岛王国更严苛。

即使在最好战的部落间,宗教也是团结的一项要素。四大陆中,有数以百计的和平之地,不允许战争或争执。卡耳格宗教即是家庭与社群对太古力的崇拜,太古力是神秘或具大地母性的力量,以地方神灵显现,在圣址及家中神坛,接受鲜花、香油、食物、舞蹈、径赛、祭礼、雕塑、歌谣、音乐、沉默等等不同献礼崇拜。崇拜兼具随性及仪式,存在于个人及社群。没有祭司组织,任何成人都可以举行仪式,并教导孩童。这种古老的灵魂仪式,在双神及神王等新进宗教制度出现后,依然非正式、非公开地进行。

在四大陆无数圣树丛、洞穴、山陵、泉水、岩石中,最神圣之处在峨团沙漠的洞窟及地面岩石,人称“陵墓”。最早记载中,此地为圣地,峨团与胡庞地方的王在当地均设立旅店,接待朝圣者。

六、七百年前,一种天神宗教开始散布岛屿,由双神信仰发展而来。双神是阿瓦及乌罗,原为胡珥胡一则沙漠传奇里的双生英雄,之后加上天父作为诸神之首,发展出祭司阶层,以带领仪式。双神及天父的祭司未压制对太古力的崇拜,而是将宗教职业化,管理仪式及祭典,增建日益昂贵的庙宇,控制公开仪式,如婚礼、葬礼、官员就职等。

此宗教的阶层及集中化倾向,首先支持卡瑞构岛胡庞王的野心。透过武力及外交策略,胡庞家族约在百年内,征服或吸收了多数卡耳格小国,总数共计超过两百。

厄瑞亚拜前来为群岛王国及卡耳格大陆缔结和平,带来系环作为信物,宣示王的诚意时(赫历四四〇年),即前往胡庞,视此地为卡耳格帝国首都,并待索瑞格王以统治者之礼。

但数十年来,胡庞王一直与高等祭司及阿瓦巴斯信徒互有冲突,阿瓦巴斯为圣城,离胡庞五十哩远。双神祭司从国王手中夺走力量,让阿瓦巴斯不只是宗教中心,也是国家政治中心。厄瑞亚拜的造访似乎碰上权力从国王转移至祭司的末期阶段。索瑞格王以荣耀接待他,但高等祭司殷特辛与他争斗,击败或欺骗他,并囚禁他。即将系结两王国的环也为之断裂。

这次争斗后,卡耳格王的血脉继续在胡庞流传,名义受到尊重,却无实权。四大陆由阿瓦巴斯统治。双神高等祭司亦成祭司王。

群岛王国历八四〇年,祭司王之一对另一人下毒,宣布自己是天父、神王化身,以肉身受人膜拜。双神崇拜继续,广受欢迎的太古力亦然,但宗教及世俗力量从此都在神王手中,神王则由阿瓦巴斯的祭司选出(常多少隐藏暴力),加以神化。四大陆宣告为天之帝国,神王的正式头衔是万王之帝。

胡庞家族末代继承人是一对男女孩童,安撒与安秀。神王希望终结卡耳格王族血脉,却不愿因王族流血而蒙上渎神之罪,便下令将两个孩子遗弃荒岛。安秀公主的衣服及玩具中,有半个由厄瑞亚拜携去的破环。她垂垂老矣时,将此环交给因船难漂流到岛上的格得。之后,在峨团护陵第一女祭司阿儿哈(恬娜)协助下,格得终于接合破环,重新创造和平符文。他与恬娜将愈合的环带回黑弗诺,等待莫瑞德及瑟利耳后裔黎白南。

<h5 >魔法</h5>

群岛王国的赫语族中,施展魔法的能力就像音乐天赋,为天生才能,只是更为稀有。多数人完全缺乏天赋。少数人,也许百中选一,拥有潜在可培养的天分,未经训练便已表露天分的人更为稀少。

魔法天赋主要在使用真言(即创生语)时,获得力量。真言中,事物真名就是事物本身。

这种语言是龙族天生的能力,人类也可以学习,有些人天生未经教导,便至少知道几个创生语词。教导创生语即为教导魔法的核心。

人的真名是真言中的一个词。女巫、术士、巫师天分必备的一项要素,就是知晓孩子真名,并赋予孩子真名。只有在特定情况、正确时点(通常是青少年早期)、正确的地方(一道泉、一池水,或流动的河),才可唤起这份知识,领受赐礼。

因为人的真名代表其人,字字属实、毋庸置疑,凡知晓真名者,便拥有此人真正的力量,得以操纵其生死。通常真名只有赠与人及拥有人知道,两人毕生都将之视为秘密。赐予真名的力量与守密的责任一体。有人出卖过真名,但绝非赐予真名的人。

有些人天赋异禀、训练有素,能找出另一人的真名,甚至让真名不寻自来。因为此类知识可以出卖或误用,所以极端危险。凡人都会保守真名的秘密,龙族亦然,而巫师则以咒语隐藏、守御真名。莫瑞德甚至要见到敌人真名以落雨写在沙上,才能与之对战。格得能逼迫耶瓦德服从,是因他巫术与学识俱全,发现耶瓦德数百年以来埋在假名下的真名。

魔法在莫瑞德年代以前,是狂放天赋,莫瑞德以王与法师的双重身分,制定魔法技艺的知识及道德准则,聚集巫师前来宫廷合作以共谋福祉、研究技法的道德基础与限制。这份和平持续到马哈仁安的王祚。黑暗年代,因无法控制巫师的力量及广泛误用,魔法遂逐渐恶名昭彰。

<h5 >柔克学院</h5>

如同上述,学院约设立于六五〇年,而九位师傅,又称柔克九尊,原本是:

风钥师傅:执掌控制天候咒语的师傅

手师傅:执掌幻象的师傅

药草师傅:执掌治愈技艺的师傅

变换师傅:执掌改变物体及肉体咒语的师傅

召唤师傅:执掌召唤生灵及亡者咒语的师傅

名字师傅:执掌真言知识的师傅

形意师傅,心成林的居士,执掌真意及意图的师傅

寻查师傅:执掌寻查、束缚、归还咒语的师傅

守门师傅:执掌进入及离开宏轩馆的师傅

首位大法师哈尔凯废除寻查师头衔,以诵唱师傅取代。诵唱师傅的工作是保存及教导所有口传行谊、叙事诗、歌曲等等,并唱诵咒语。

女巫、术士、巫师等词的用法原本松散,只是粗略描述,而哈尔凯严格制定其层级。在他的规定下:

女巫术只限女性使用。女性操持的魔法一律称为“低层法艺”,尽管包括人称“高等技艺”的法艺,如治愈、诵唱、变换等等。女巫只能彼此学习或向术士学习,不得进入柔克学院——哈尔凯全力阻挠巫师教导女性,特别禁止教导女人任何真言字汇。虽然这禁令普遍受漠视,但长久下来,操持魔法的女性却深刻、持久丧失了知识与力量。

术法由男人操持,除此之外,与女巫术并无不同。术士互相训练,略识真言。术法包括哈尔凯定义的“低层法艺”(寻查、修补、探水、治疗动物等等)以及某些高等技艺(治疗人类、唱诵、天候操控)。展现术法天分,继而送到柔克受训的学生,首先修习术法高等技艺,如果修成,便可继续深造其他魔法技艺,尤其是命名、召唤、形意等等,继而成为巫师。

巫师,在哈尔凯的定义下,是接受另一名巫师特别督导训练,然后从这名巫师手中领取巫杖的男子。巫杖通常由大法师赐给学生,使之成为巫师。这种教导及传承也在柔克以外的地方进行,如帕恩岛,但柔克师傅逐渐怀疑任何非于柔克接受训练的学生。

法师基本上仍属未加定义的词汇,是法力高强的巫师。

大法师的名称与职位为哈尔凯发明,柔克大法师是第十位师傅,从不算在九尊内。大法师是道德及智慧的中枢力量,也拥有可观的政治权力。整体而言,这份力量用于良善之事。为了维持柔克为群岛社会强健、集中、正常、和平的要素,大法师会派遣受过训练、了解操持魔法道德的术士及巫师,保护社群,免受旱灾、瘟疫、入侵者、龙族,及错用魔法技艺的伤害。

自从黎白南王加冕,黑弗诺大港之高廷与议会复职后,柔克便没有大法师。这个原本不属于学院或群岛王国统治的职位,似乎既不合用,也不适宜;许多人称为大法师之最的格得,可能是最后一位。

<h5 >禁欲及巫术</h5>

柔克学院由男女两性共同建立,最初数十年,男女双方都在学院教导与学习,但由于自黑暗年代起,人们普遍视女性、女巫术、太古力为不洁,深信男人必须自我准备,审慎避开“低层咒语”、“土智识”、女色,以施展“高等技艺”。不愿受制于禁欲咒钢铁控制的男子,永远不得施用高等技艺,顶多只能当普通术士。因此,男性巫师开始躲避女性,拒绝教导女性,或向她们学习。女巫施用技艺,几乎清一色维持自己的性别本能,因此被禁欲男子形容为魅惑的妖妇、不净、污蔑、本质邪恶。

七三〇年,威岛的哈尔凯任首位柔克大法师,将女子自学院摒除,九尊中只有形意师傅及守门师傅抗议,却遭否决。三百多年来,没有一位女子在柔克学院学艺。那几百年中,巫术是受尊崇的技艺,带来社会地位权力,而女巫术是不洁、无知的迷信,由女人操持,受雇于乡野村民。

巫师必须禁欲的信念,数百年来未曾受到质疑,最后可能成了心理上的事实。然而,去除这层偏见后,魔法与性欲之间的关系,似乎视个人、魔法、状况而定。毫无疑问,即便是伟大如莫瑞德的法师,也同时为人夫、为人父。

五百多年来,有野心操作宏深法术的男子,会矢志绝对禁欲,并自行施咒强迫执行。柔克学院里,学生从进入宏轩馆那一刻起,便活在这个守贞咒下,日后若成为巫师,则终生奉行。

极少有术士严格禁欲,许多人选择结婚养家。

施用魔法的女性可能间断禁欲及禁食,并遵守其他公认具有净化及集中力量的纪律,但多数女巫具有丰富的性生活,也比多数村妇自由,无须害怕受虐。许多女巫与另一名女巫或平凡女子许下“女巫婚盟”。女巫不常与男性结婚,即使结婚,也可能会选择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