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底有一点她做的不错,就是听话,把保命符交给了沈长歌,她唯一的女儿。
所以建安帝是决计不会让沈长歌嫁给楚昭睿的。
世人虽然都知道楚昭睿是先帝样子,可他心里清楚,楚昭睿的身份,他本就重用楚昭睿,手握军权,这若是与沈长歌在一起,强强联合,以后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岂非酿成大祸。
帝王的制衡之术,建安帝也不会让二人结为夫妇的。
可嫁给楚子风也不合适,父子娶了人家母女,这真的不像话。
所以这嫁到周家去,倒是最合适的了。
先不说人合适不合适,可这家世匹配而周家也是楚子风的助力,如此皆大欢喜的事情,建安帝是要一力促成的。
沈长歌知道自己避无可避,为今之计,只能入宫在说了。
姜福海将沈长歌送至慈安宫。
他的任务也算是彻底的结束了。
说实话,这来国公府宣旨真的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主要是这位县主着实厉害啊、
他在宫里活了半辈子了,就没见过哪家小姑娘有这样的气势。
就她瞪着自己那几眼,也着实叫他觉得心惊胆战的。
这小姑娘也太厉害了。
这若是见了周家,只怕那位世子爷也没好果子吃。
太后见了沈长歌,自然是喜爱的很。
拉着沈长歌亲亲热热的说话,让人收拾了慈安宫的西配殿出来给沈长歌住。
沈长歌自然不会记恨到太后头上。
这建安帝在行宫,而身边是元后,这出主意的自然是元后。
“你这孩子,看着哀家就喜欢的紧,真是同你母亲当年十分相像。”太后慈爱的看着沈长歌,似乎在沈长歌的脸上找郑明月的影子。
其实沈长歌脸上不单单是有郑明月的影子,也有昔日舞阳大长公主的模样。
说实话,沈长歌的性格,更肖似大长公主。
这郑家的人都是恋爱脑,沈长歌倒是没继承这一点,倒是随了自己外祖母。
沈长歌没见过自己外祖母,可随着这些年,也听了不少。
外祖母当年也是风云人物。
嫁给外祖父,二人也是琴瑟和鸣,就是天妒红颜,早早的离世了。
“太后娘娘谬赞了,臣女没有那么好。”
“你这孩子,哀家说你好,你就是好的,你就安心在哀家这里住着,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周夫人是个极好的人,你嫁过去不会受委屈的,即便真有委屈,就告诉哀家,哀家给你做主!”太后已经把话说道明处了。
沈长歌自然也明白,太后一则是敲打,二则也是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
果然是有手段的,恩威并施嘛。
“太后娘娘放心,臣女也不是会一味儿委屈自己的人,陛下的隆恩,臣女只当感念于心,不会叫陛下和太后娘娘失望的。”沈长歌淡淡的说道。
这话说的倒也有水准,没有一味儿的应承,反倒是很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也说的并不逾越。
太后也是人精,自然也听的出来,沈长歌八成对这亲事是不大满意的。
其实这件事的确是够突然的,太后面对沈长歌的态度也是能理解的。
她最初是看中沈长歌做自己孙媳妇的。
可谁让建安帝看上人家娘亲了呢,只能委屈沈长歌了,不过这周家也不错,周夫人这婆母开明,而且周世俊也是世家公子你的佼佼者,才情出众。
虽然没有入仕,可周家已经十分鼎盛了,也不需要周世俊位极人臣。
这样也挺好的。
“皇帝给你选的这门亲事,哀家倒是觉得不差,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这孩子聪慧,皇帝同你母亲的事情,你也应当知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哪怕你出身高贵,也有许多无奈,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妥协,你觉得哀家说的对吗?”太后直接问道。
“太后所言甚是。”沈长歌收敛了锋芒,低眉顺眼的应道。
太后亲昵的握住了沈长歌的手,温声道:“哀家知道你委屈,可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谁也不例外!”
沈长歌知道,仅凭自己一己之力,无法抗衡皇权,皇权之下,只能妥协,哪怕是为了母亲。
若是她抗旨不尊,闹个翻天覆地,旁人她都能舍弃不在意,可唯有母亲。
母亲待她的好也是不遗余力,毫无保留的。
暂时先偃旗息鼓,她找机会见一见周世俊吧。
毕竟知己知彼,她足够了解周世俊,就能与他谈判,应当也不会太难。
既然改变不了婚事,就逆向思维,从周世俊那边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