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极 第二章 治国奇才 (第2/4页)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化”是皇太极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针,也是大清最后能够入主中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
缓和了民族矛盾后,皇太极致力于政治改革,皇太极读的书越多就越看不惯八旗的官僚制度,他觉得八旗官制一片混乱,有必要进行一些改革。皇太极实行政治改革有两大目的,首先是维护自己的权力,其次是完善国家体制。自己是第一位的,国家是第二位的,这一点大家不用怀疑。
皇太极第一个动作是让八旗旗主兼任议政大臣,如何理解皇太极这个动作呢?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深意?从前,在努尔哈赤时代,只有四个旗主有议政的资格,也就是四大贝勒。皇太极此举貌似是分权,将更多的权力下放。其实不是这样的,在皇太极眼里,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都是自己的障碍,他所以让八旗旗主都有议政资格,就是为了将这三大贝勒搞成少数派。这些享有议政资格的旗主显然对皇太极怀着感激之心,这样一来,皇太极不但没有放权,反而等于是收权了。
皇太极的第二个动作是每旗设两个佐管大臣和调遣大臣。佐管大臣负责管理,处理政务和司法问题,相当于文官,不用带兵打仗。调遣大臣专门负责军事事务,此外,还管理辖区内的刑事案件,如杀人、暴动之类的。
皇太极仿佛还觉得议政大臣不够多似的,后来每旗又增加了三名议政大臣,此举相当于扩大政治局常委。皇太极对此的解释是:“有很多懂政治懂治国的贤人,如果不让这些人来议政的话,实在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这些人说白了就是皇太极为自己培植起来的后盾,这样一来,哪个贝勒如果不太听话,皇太极一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还不整死他。
皇太极这些政策一出台,全国人民都说好。可见,皇太极在宣传这一块也是下足了功夫的。
皇太极自然谦虚地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也是汲取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想出这些点子的。”
看大家兴致这么高,皇太极决定再搞几个项目。首先设立了文馆,相当于翰林院或者国家图书馆,主要任务是翻译汉文化经典,记录国家政事。文馆里刚开始有十名饱学之士,这些饱学之士整日沉浸在故纸堆里,研究中国历代帝王的得失。皇太极一有问题就来咨询这些博士。
皇太极第二个项目是设六部。皇太极说,明朝虽然腐败,但是它的一些部门机构还是好的,六部就是个好东西,应该拿过来用。所谓六部,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六部交由六个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