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日,薛泠便要出发去亳州了。
十月的上京也开始冷了,薛泠这三日,都在家中陪着爹娘。
沈婉清舍不得她去亳州,薛泠便开玩笑问她,“若是舍不得,婉清你随我去见见外祖母,如何?”
沈婉清看了一眼薛谌:“……阿姐此番去亳州,至少半年。”
“看来你还是比较舍不得薛谌。”
“不是的阿姐。”
沈婉清想解释,却又说不出话来。
薛泠也不逗她了:“好了,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阿姐明年何时归家?”
薛泠想到昨夜太子说的话,心头一跳,她垂下双眸,思忖片刻:“外祖母大寿在三月,我如何,也得陪外祖母过了大寿再回。”
沈婉清双眸一暗:“如此一来,阿姐你归家,最早也需得四月了。”
“嗯。”
薛泠轻声应了下。
薛谌走过来:“阿姐,你明年四月才回来么?”
薛泠看了他一眼:“嗯。”
“这般久啊?”
薛泠笑了笑:“外祖母的大寿在三月。”
听到此话,他也没话说了:“好吧。”
出发那日,上京的天不是很好,阴沉沉的一片,风吹过来,又干又冷。
诚意伯亲自请来的护卫队,一共二十人,皆是江湖中人,领队的是一个带着帷帽的少年。
少年姓宴,并未说名。
薛泠听旁人喊他“小主”,她便唤他宴小主。
薛泠虽知自已爹爹交友甚广,却不知她阿爹何时与江湖人士相熟。
算上随行的二十名护卫,还有三名家仆,和碧月翠月二人,再加上薛泠,一行人二十八人。
因许多年未去外祖家,这次带了不少礼物,一共三辆马车,其中一辆里面装的全都是梁氏准备的各种绫罗绸缎和金银首饰。
护卫队分了三小队,一队人先在前面开路,其余的两队前后护送。
薛泠在城外和他们汇合,汇合后,一行人的队伍有些惹眼。
崔钰远远便瞧见道上的一行人,他正回城,骑在马上,本打算策马而过,不想却看到了马车那小窗的布帘掀开后,露出的竟是他熟悉的一张脸。
那人是薛泠。
他惊讶不已,连忙打马上前:“我是大理寺少卿崔钰。”
他才过去,便被两个起码的护卫拦下了,崔钰只好自报家名。
车夫是伯府的人,自然是认得这前姑爷。
“姑,崔少卿,我们是诚意伯府的马车,请您放行。”
崔钰本就不是阻拦不让他们走,他只是想知道薛泠此行去向何处。
“你们此番是去庄子?”
“我们小姐
去亳州,给外祖贺寿。”
“亳州?!”
崔钰一惊,也想起了薛泠的外祖家是在亳州。
他看着那车帘,隔着一道布帘,他瞧不见马车里面的人,“泠儿,可否出来见见我。”
薛泠并不想出去见他,她那日对父亲说的话,虽然并非是主因,却也是真心,她当真是不想再见崔钰一眼。
只要再见他一次,她便忍不住想起,他到底是如何算计利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