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赞道:“顿弱之言,甚合我心,英雄也。”
李信慷慨陈词道:“末将以为,燕,楚,魏三国将领软弱无能,士兵缺乏训练,可以同时攻打三国。”
王贲站起身来,朗声道:“王贲认为,李信的意图太过激进,上卿和廷尉太过谨慎,灭国之大战,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过于急切,有可能陷入两难之境,过于缓慢有可能坐失良机,齐国和楚国最大,战将众多,士兵精悍,所以只能缓图之,但是燕国和魏国,兵少将缺,政治昏庸,可以同时攻陷……现在大秦雄兵百万,兵分两路没有后顾之忧,王贲愿意领一军,先灭魏国,而另一军可以攻陷燕国,这样两路用兵,可以把握住良机。”
嬴政一脸的兴奋,眼光扫过将闾,蒙武和王翦:“你们三位,有和话要说。”
将闾摸着鼻子坏笑,看向王翦。
王翦脸色一黑,道:“王贲年少不知世事,大王不必当真。”
“王贲是上将军的长子,在战场上战无不胜,也是勇冠三军之将,老将军这样说,未免过深了。”秦王政笑道。
王翦郑重摇头:”大王言重了,王翦正是将王贲当成秦军的大将,才这样说他。志气豪勇但是思虑不深,灭国之大战,不等于一城一池的争雄,谁敢保证燕国没有可战之兵,当年樊於期征伐赵国,本来就抱着不成功毕成仁的心思,但是结果怎么样,还不是一败涂地。
不要以为这次灭国之战摧枯拉朽,如果用这种心态征战天下,早晚要酿成大祸。顿弱说的不错,燕国和楚王老迈不堪。
但这只是邦交之见,目光只限于朝堂,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如果民政跟不上,官员不能及时到位,就是将燕王室斩杀一空,也是四处火起的下场。
王贲李信都是战场的悍将,心中只有建功立业,目光也只是战场之上,看不到政情和民情,这都不是上将之道,所以大王还是多多思量。”
蒙武微微点头,看向将闾:“小公子,你也是上将军之一,是不是也应该说两句。”
将闾已经把四国的事情听的差不多,含笑站起身来,笑道:“我人小见识浅,说错话也不伤大雅,反正还有两位老将军兜着。”
众臣齐笑,刚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就连秦王政也好奇的看着这个小儿子,看他能说出什么来。
第0020章 戒急用缓
将闾脸色一紧,目光看向李信,王贲,蒙毅,郑重道:”现在大秦猛将如云,悍将成群,但是缺少的智将。
常胜之将没有赫赫战功,之所以王翦,蒙武身为上将军,而你们是大将,就是缺少战略眼光。
就以灭赵之战论,世人都以为李信和蒙毅,太史腾,蒙恬,申裘首先攻占了邯郸。
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没有王翦上将军在函谷关拖住李牧,让李牧和赵公子嘉联起手来,恐怕就得陷入一场恶战。
所以灭赵之战的首功,应该是王翦老将军,而不是首先进入邯郸的李信,蒙毅等人。
蒙武上将军回师之后,迅速的回归蓝天大营,并不是不想参与灭国之战,而是担心匈奴来袭,让我们所有的战果功亏一篑。就是将来大秦统一天下,蒙武上将军和麾下也是居于首功。”
将闾不贪功,反而极力赞扬两位老将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微微一愣,随即钦佩的看着小公子将闾。
将闾指着七国地图道:”大秦虽然有雄兵百万,但是真正能够动用的,只有六十万,蓝田大营的兵将一律不能动用。一是防备匈奴。二是后备军团应急之用。而真正能够参加灭国之战的,只有王翦上将军的四十万人和玄甲铁骑,林林总总不过六十万。
而我们需要攻打的国家,不管是燕国,楚国,还是魏国齐国,都是三千里地的大国,如果分兵攻打,任何一路军马陷入胶着状态,或者不小心战败,都会给另外两路大军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而且就是蒙武上将军的军团前往救援,但是诸位想过没有,从蓝田大营出发,就是急行军,需要多长时间,恐怕蒙武老将军的军队还没有赶到,就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