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些冯府都不太在意。
冯府三人中举,冯德功,冯萱萱名列第二甲,冯德名名列第三甲。
冯萱萱比她二哥的名次还要高不少,让其父母刮目相看,同时也让冯萱萱为此自豪不已。
“父亲,母亲,我们马上要前往翰林院,可不能迟到,把我们找来这里,有什么事?”
冯萱萱心里很亢奋,心已经飞到了翰林院。
作为一个女子,第一次参加科考,还名列第二甲,还能进入翰林院……一般人都会兴奋不已,何况是她呢!
“萱萱,记住,你现在已经是有功名在身,同时作为女子,不能再像以前任意妄为,要严守礼法,懂得知书达礼,要有矜持!”
作为母亲,又是前朝公主,朱氏看起来言行举止很是端庄,尽管疼爱女儿,也为她中举而惊喜,但也担心女儿的性格,去了翰林院会不会出事。
所以,这几日不停的嘱咐冯萱萱。免得她惹事,连累一家人。
冯萱萱点了点头,但脸上却嬉笑着,一看就是没太把她母亲的话重视起来。
冯炳文看向冯萱萱,原本带着笑容的脸,变得异常严肃起来,道:“严肃,我和你们母亲所说的都是十分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关乎冯家的未来。”
说着,抬手指了指冯萱萱:“尤其是你,把平时嬉皮笑脸都收起来。翰林院是什么地方,一步犯错就可能身败名裂,很可能诛连家人!
因此,你们到了翰林院,言行举止,千万,千万,要小心谨慎,多看,少说,小心祸从口出……”
冯炳文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些话,这些天他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
今日,也是名列三甲之人,正式进入翰林院的重要日子。
此次,科举后名列三甲的进士进入翰林院与以前的朝代都不通。
就以明朝为列,首先,三甲过后还有一个殿试,最终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
可是,这次没有殿试,直接通过试卷来定的。
另外,名列三甲之人,在进入翰林院前,是要通过一个朝试的,也就是还要参加一次考试,通过者才能进入翰林院,会被赐予“庶吉士”。
在明朝,不是所有名列三甲之人都能进入翰林院的。
进入翰林院,就意味着仕途更加好,能更快获得不错的官职。
而没有进入翰林院的人,自然待遇很差。有的人虽然名列三甲,但是没有进入翰林院,等了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被任命的人也有。
可见,在明朝,能进入翰林院,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这次,在华夏帝国,名列三甲的一百六十人,全部都可以进入翰林院,没有什么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