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他曾经参加过前明朝的科举,落榜了,有心里理阴影。
走在最前面的徐敬可停下来,看着张履祥,问:“考夫,你真不打算用陈确的推荐信?……说实话,有陈确的推荐信,你就没必要再去参加科考,朝廷肯定会重用你。”
陈确,就是华夏帝国礼部尚书,他的推荐信可是非同一般。
张履祥和陈确都是从刘宗周,陈确是张履祥的师兄。当初李自成攻破京城,陈确没有离开,而张履祥跟着刘宗周一起去了南方,继续为南明朝廷效力。
只见,张履祥摇头,说道:“首先一点,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仕。而且你们不知道,陈确和老师写信是如何评价华夏帝国大明王的!”
“如何评价的?”
徐敬可,何商隐当即来了兴趣。
对于他们来说,大明王王宇很神秘。
“包容,神秘,独特,英明,年轻!”
张履祥顿了顿,说道:“就这十个字。”
“就这十个字?”
徐敬可,何商隐开始琢磨。
“神秘?……陈确作为礼部尚书,也是内阁大臣,能经常见到大明王,以他的才能,还看不透?”
徐敬可纳闷了:“年轻,应该是说大明王年龄不大……还真是年轻有为啊!……说他英明,有点拍马屁之嫌。”
何商隐也分析道:“包容,应该是指大明王心胸开阔。独特……这个大明王的确独特,科举破天荒的允许女子参加,还有五个榜上有名,而且其中有个还是探花……另外,这华夏报也很特别……还有那所谓的水泥路……还没彻底夺得天下就敢清丈田地以及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等等……如此大明王,当真独特!”
徐敬可接话,抱怨一句:“下次科举,还允许女子参加,成何体统啊!”
然而,张履祥又摇头,说:“你们说的,只是说对了一部分。陈确心里有说出他的看法,其中他认为科举允许女子参加,恰恰体现大明王的包容,能容天下之不能容!”
能容天下之不容?
三从四德不要了?
女戒也不要了?
要翻天了吗?
徐敬可,何商隐,包括张履祥,对此他们现在都不能理解和认同。
“陈确也能容忍?……他没谏言?”
徐敬可不解,道:“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现在反倒是称赞起大明王这种荒唐行径来了!”
“呵呵……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又是新王朝,陈确以后可是开国功臣啊!”
何商隐阴阳怪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