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久之前还各种嘲笑这少年练功上的种种问题,谁知道,那两名穷凶极恶之人,竟然跪在少年的身前。并且,均是吓得瑟瑟发抖,就像是见到阎王爷似的。
那少年有那么可怕吗?被他们那么取笑,屁都不敢放一个。
此刻,对于这两人的行为,王阳也感到有些疑惑。当时,那两人打算对那群人杀人灭口。说实话,这群人自高自大,个个便如跳梁小丑一般,被杀了简直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但这种人虽然非常讨厌,令人恶心,但罪不至死。
王阳倒也没有必要直接去救他们,只要自己一走了之即可。
这两人显然是怕自己的行踪暴露,故而才起了杀人灭口之心,自是不会放走一个人。王阳这一走,他们马上被吸引过来。
王阳正打算动手,谁知道这两人看见他,竟然主动跪在了他的面前。
什么情况?是我长得太吓人吗?还有被我的一身正义所屈服?
“王大侠饶命,我们两个有眼无珠,冒犯您老人家,还请把我们当个屁放了吧。”那姓岳的矮子连连哀求道。
那姓吴的亦是磕头认错,态度极为端正。
王阳奇道:“你们认识我?”
那两人怔了怔。姓岳的道:“王大侠莫非忘记我们了?当年在终南山重阳宫,我兄弟七人曾与你交过手,当然,我们一败涂地,多亏王大侠饶了我们的性命。”
王阳一听恍然大悟,道:“原来你们是那什么岭南七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群争夺天下第一的群豪们,虽然未必知道“岭南七雄”的名字,但从这两人的武功来看,就知道个个相当厉害。然而,人家七个加在一起,都打不过这个少年,这……未免也太厉害了吧。
群豪们越想越是心惊,幸亏那少年脾气好,不然……
想到他们还嘲笑人家武功低微,不由地个个满脸通红,羞愧的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了。然后,他们马上作鸟兽散,不一会儿跑的一个不剩。
那岳吴二人知道有王阳在,自是不敢追去杀人。
王阳道:“你们不是七个人吗?怎么现在只有你们两个?还有,你们干了什么坏事?怕被人看见。”
这两人一脸为难,显然不想说出口,但只怕不说不行。
就在这时,忽然,就听见一个声音道:“借书不还的两位施主,还请把书还给老僧吧。”声音震得满山作响,绵绵不绝,可见此人内力何等深厚。
————
感谢书友们一路支持,求订阅,求月票(月票啥用的,小透明表示不懂,反正只要是票票求就对了。),谢谢~~
第111章:九阳真经
那岳吴二人闻声顿时惊慌失色,马上起身仓皇而逃。
谁知还没有跑出去几步,顿时穴道被封,再也动弹不得。就听得王阳说道:“我说你们二位为何如此慌张,原来跑到人家少林寺偷了《楞伽经》,被失主一路追到这里啦。”
岳吴二人目瞪口呆,便如见了鬼似的。
“王大侠,你……”
其实,王阳也感到颇为诧异。当听见从山下传来的话语声,他便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按说,盗取《楞伽经》的应该是尹克西和潇湘子二人,怎么变成了这两个家伙?
当然,尹克西和潇湘子提前挂了,盗经的事情肯定不会有他们的事。
他们虽然死了,但经书还是被盗了。不过,尹潇二人好歹都是武林中一流好手,怎么少林寺搞得像菜园门似的,就连岭南七雄这种货色都能混进去把书给盗走?
这时,便有脚步声由远而近。
王阳只当是那觉远老和尚上来了,不多一会儿,就看见上山的是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他相貌甚奇,额尖颈细,胸阔腿长,环眼大耳。年纪虽幼,但凝气卓立,甚有威严。
那少年朝岳吴二人望去,见他们动也不动,眼神中闪烁一丝茫然之色。
迟疑片刻,他便转身返回,然后,搀扶着一位老僧徐徐走来。那老僧约莫五十来岁,一袭灰色僧袍,身材高大,恂恂儒雅,却见他颈项上,双手,双脚缠绕着粗大的铁链,行路艰难,步伐蹒跚,须人搀扶而行。
王阳知道这老僧必然便是觉远和尚,拱手道:“晚辈王阳,见过大师。”
心中疑惑:他怎么这个时候就戴上了铁链?
觉远双手合十,弯腰一礼,道:“老僧法号觉远,得以结识王居士,幸甚至哉。”然后,他对岳吴二人,道:“老僧掌管藏金阁,经书失落,致使受了罪责,还请两位施主仁慈,将经书还给老僧,老僧自是感激不尽。”
见那二人无法动弹,觉远又向王阳道:“王居士,还请将这两位施主的穴道解了。”
王阳知道觉远为人极其迂腐,也懒得多说什么,便解开了岳吴二人穴道。
“多谢王居士。”觉远又是恭敬一礼。
岳吴二人虽获得自由,但知道有王阳在旁,料想是逃不掉的,也不必自讨没趣。
那姓吴的道:“老和尚,你误会我们了,那经书我们当时确实翻阅了下,但并未拿走,想必是你弄错了。”
觉远道:“施主还请莫要信口雌黄,当日你二人在藏经阁的后山遭五人重伤,奄奄一息,老僧恰好遇上,劝说了那五人离去,将你二人救入阁内医治,你们修养一日之后,便说闲着无聊,向我借阅经书,老僧只当你们喜爱佛法,便借了几本经书给你们看,谁知当晚你们却趁老僧坐禅入定之时,将小徒君宝所诵读的《楞伽经》拿了去,不告而取,非君子所为,还请二位将经书奉还。”
王阳心想,除了盗贼换了,这盗书的情节倒是与小说中没有太大的出入。
至于打伤岳吴二人的那五个人,想必是岭南七雄的另外几个。他们故意演了一场苦肉计,便是为了蒙骗觉远,混入少林的藏经阁盗取经书。
那姓吴的笑道:“老和尚想必是弄错了,也有可能是你那徒弟自己弄丢了,怕被你责罚,所以怪在我们头上。再说,我们又不是佛门中人,要你的经书也没用啊,就算拿去卖只怕也值不了几个钱。”
那少年怒道:“你胡说,分明是你趁我不备偷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