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仲道:“林先生,治理天下,当仁义抚民。”
林轩道:“仁义,孔孟之道也,碾压过去之前,先警告一次,然后再碾压过去。”
商秀珣道:“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儒道墨名法阴阳等各有理论,莫非都是这般道理?”
“当然,兵家之道,结成军阵碾压过去;
道家之道,一边喝茶炼丹,一边淡定的看着敌人被碾压;
墨家之道,用精良的机关器械从不服的人身上碾过;
佛家之道,碾完之后告诉你碾等于没碾,没碾等于碾,你被碾是因为以前碾过别人;
法家之道,我依律严厉地将你碾过;
纵横家之道,我喊上一帮人来碾你;
阴阳家之道,我算出你今儿晚上要被碾压;
名家之道,碾的是你的胳膊腿儿不是你这个人,我没有碾你;
医家之道,碾完了治好,治好了继续碾;
农家之道,把你碾服了,绑起来扔到我家田地里种地;
最厉害的,还是杂家之道。”
林轩一口气说了数个段子,把人的胃口吊了起来,而最后说的杂家,代表人物可是一位历史名人,也是如今佛门的榜样,佛门代天选帝的作为,就是和他学的。
单婉晶急不可耐的问道:“师公,杂家又当如何?”
林轩笑道:“杂家,选一浅水真龙,辅助为真龙天子,借助这位真龙天子的力量,把一切不服的人尽数碾成粉末,都说陶朱公擅长做生意,可陶朱公再强,如何比得上吕不韦。”
寇仲听杜伏威讲过吕不韦的故事,笑嘻嘻的说道:“那林先生看看我是不是奇货可居?”
林轩想起前世在网上看的段子,打趣道:“掐指一算,你这名字取的不对。”
寇仲道:“名字怎么不对了?”
“寇,自古成王败寇,仲,伯仲叔季,排老二,不吉利,大大的不吉利。”
其实这话就是屁话,姓氏由爹妈决定,不分好坏,仲是第二,季还是老四呢,刘季不照样得了天下。
寇仲对此倒是无所谓,豪气的说道:“天下是靠着刀剑杀出来的,不是靠着名字得来的,我若有本事,无论叫什么都无所谓,若是没本事,改名叫‘世民’也无法济世安民。”
寇仲这话,显然也是在讥讽佛门,昔年宁道奇给李世民批命,说什么有“济世安民”之相,显然佛门早有乱天下之心,且选好了代言人。
其余大势力的首领抱着半分希望,因此没有得罪师妃暄,寇仲为了表现气度,没有说什么尖酸刻薄的话,阴阳怪气却是免不了的。
就连徐子陵,对于师妃暄或者说佛门也没有多少好感。
原著的徐子陵见师妃暄的时候,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江湖客,没有形成完整的三观,现如今的徐子陵却是江淮军的二把手,经历过无数阴谋诡算,心智远比原著成熟。
一个成熟的人,懂得什么时候该放纵内心,什么时候该理性办事。
江淮军的发展需要钱,为了金钱粮草,少不得打劫周边佛寺。
徐子陵心善,却不是烂好人,对于道貌岸然之辈没什么好感,从佛寺得到的金银越多,对于佛门的印象越差。
各种情况叠加,却是让徐子陵摆脱了和师妃暄的“情劫”,前途更加光明远大。
更别说,现如今的李阀无论地盘还是兵马都比不过江淮军,师妃暄就算口吐莲花,也不可能睡服徐子陵去支持李世民。
师妃暄看了林轩一眼,无声无息的离去了。
林轩笑道:“小仲,我搅了你的好事,你不会怪我吧?”
寇仲道:“佛门本来也没打算支持我,我又何必拍师妃暄的马屁。”
第259章 击杀长叔谋
对于寇仲的话,林轩不做任何评价,拿出一本书递给寇仲:“这本书送给你了,征战沙场,不仅要有天赋,更要有知识积累。”
林轩给寇仲的这本书,正是俞大猷的《兵法发微》,兵法同样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学问。
在兵家的地位上,俞大猷比不上李靖,可俞大猷写的兵法绝不下于李靖的兵书,详实程度犹有过之。
天才如牛顿,也承认“如果我看的比笛卡尔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明朝的俞大猷脚下的巨人,显然比唐朝的李靖多。
寇仲接过兵书,和徐子陵小心翻看,林轩等人缓步离去,商秀珣和单婉晶要熟悉一下,去逛洛阳城,林轩怜星老夫老妻分别数月,自然要做一些爱做的事。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寇仲看着兵书,越看越觉得深奥,看向一旁吃菜的徐子陵,眼中满是热切,似乎要把徐子陵一口吞入腹中。
徐子陵看着寇仲的目光,苦笑道:“你是不是希望我把单琬晶和商秀珣不分大小的娶了,你打天下时就要兵器有兵器,要战马有战马,要高手有高手,要军师有军师。”
寇仲笑道:“好主意!凭你的人品和武功,该是手到拿来的事,嘿!”
话没说完,徐子陵一巴掌拍在他的腿上,这一巴掌用了螺旋劲,把寇仲疼的“哦呦”一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