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我,孙大圣一生之敌?/我与七仙女不得不说的事 > 第154章

第154章(2 / 2)

李世民道:“后来形势危急,又有一名穿着石榴红裙裳的女孩冲上了奈何桥,她手中能击出雷火,所到之处,鬼怪奔逃,她又是谁?“

李恪道:”那便是原应国公武士彟之女武媚娘。“

李世民叹道:“原来她就是武媚娘!如今她依旧在被官府通缉吧?此番她在幽冥救了联,等会我便让人将对她的通缉取消,依旧封作县公主。她现在何处?“

李恪道:”与丽质一同,在骊山修行!“

李世民道:“丽质这丫头,也不回来看看朕。”

李恪笑道:“她与武媚娘一同,拜骊山上的一位女仙人为师,此番幽冥之事,她也尽了许多力。”

李世民点了点头,虽然女儿也不会来看他,让他多少有些不满。不过自己的女儿踏上仙道,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有道是罪大莫过于谋逆,功大莫过于救驾。李世民让李恪将这一趟前往阴间救驾之人,一一报来,好论功封赏。

其中除禹馨和殷温娇、武媚娘之外,又有宫晴月、齐悍、史仁爱三人。

李世民点头,先行记下,又道:”此次朕能够归来,也多亏了恪儿你和魏征。若非有魏征寄信崔钰,暗中保护朕,朕怕是难以还阳,还有恪儿你,竟为此深入幽冥之地,行这等冒险之事。”

李恪拱手道:”此乃父皇洪福,儿臣也只是尽力而为。”

李世民摇头道:“但是记得,下次万万不可再做这种以身犯险之事。你若是为江山社稷,当时便该留在长安,继任才是。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你我父子尽皆遇险出事,那又该如何是好?”

李恪道:“对儿臣来说,父皇既是父,又是君。父皇出事,儿臣岂能袖手旁观?况且我大唐江山,并不能没有父皇,让父皇平安归来,才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亦是感动。他心中清楚,若是自己的这个儿子真的有心夺取江山的话,当日只需要直接对外宣布自己驾崩的消息,便可顺理成章,继承帝位。

再对比一下长孙无忌与四子李泰的所为,不由得又一阵心痛,长长地叹一口气。

第285章 李卫公与虬髯客

李恪问道:“父皇,听闻长孙大人和四弟谋反,已被父皇拿下?”

“唉!”李世民长叹一声,”你四弟这些日子,原本已经安分了许多,朕也希望他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却没有想到,朕一出事,他不想着为国分忧,竟立刻曝出野心。“

“至于无忌,当真是令朕心痛,他自从跟随朕,屡屡出谋划策,为朕分忧,朕一向对他信任有加,同时也希望跟随朕打下这片江山的所有臣子,皆得善终,不想前有侯君集,后有无忌——唉!“

李恪沉默不语。

事涉谋反,没有什么好说情的,而且他也实在不打算去替长孙无忌说情。

长孙无忌此事,比侯君集严重得多,侯君集虽然谋反,但还在筹备阶段就被揭穿,死前请求放过他的家人,父皇也如同他所愿,对候君集的家属只是流放,而未株杀。

其他历代,对于谋反重罪,皆是灭族,对候君集,李世民只诛他一人,已经算是非常仁慈的了。

说话间,一名官员入殿禀报:“陛下,卫国公来了!“

李世民起身道:“让他进来。“向李恪笑道:“你以前还不曾见过卫公吧?他也是前两日方才回到长安。“

李恪跟着立起,只见殿门方向踏入一名道士,正是卫国公李靖。

大约是修道有成,李靖看起来比想象中的更加年轻,于常人眼中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头挽道髻,穿的是八卦阴阳鱼道袍,身体健硕,神采奕奕。

“李药师参见陛下!”李卫公来到案前,向李世民作揖问礼。

”卫公来得正好,”李世民笑道,“这位便是吾子李恪!“

“原来是太子殿下!”李卫公向李恪拱手道,“殿下近日所作所为,我在北方草原上亦多有听闻,陛下有子如此,当真乃国家之幸。“

李恪道:“久闻卫国公大名,直到今日,才有幸一见。“

李世民笑道:”且坐下说话!“

李卫公坐定之后,转向李世民,道:“如今北方已定,顺州、祐州、化州、长州四个都督府都已建成,东突厥大片土地已为大唐所有。西突厥本就内附,如今弱小分裂,尽入大唐,本就是时间问题。“

”如今太子也已归来,长安事了,臣今日来此,便是向陛下请辞。“

李世民道:”卫公你何必又提此事?高句丽战事方起,也迫切需要卫公,代为安定。“

李卫公笑道:“前些日子,魏征兄的书信中,已将太子对高句丽、吐蕃之策告知了微臣。太子之战略,并无任何问题,甚至比臣原本拟定要好上不知多少。用太子之计,灭高句丽只是时间问题。“

“当日臣起兵草原时,便已向陛下说过,突厥一破,臣的任务也可结束。臣意在仙道,这些年来,战事紧迫,突厥未定,大唐难安,方才迫不得已,继续留在朝中。当日陛下答应微臣,突厥一定,便容臣离去,切莫反悔。“

李世民道:”这……”

李恪看向李卫公,道:”卫国公打算去哪里?“

李卫公道:”不瞒殿下,臣打算携内人前往海上扶余国,与我与内人的一位结义兄长,一同寻找海外仙山。“

李世民讶道:“卫公说的,莫非就是当年的那位虬髯客?“

李卫公不由得笑道:“原来陛下还记得他?当年陛下还是年少之时,曾与义兄对弈,一番棋下来,将义兄杀得只余下一角之地。“

“义兄本有心争夺天下,自此知陛下乃是真命天子,于是放弃中国,远赴海外。如今他已在海外夺得一岛,乃是海外扶余国。“

李世民不满道:“卫公离开朕,却要去扶余国任职不成?想那扶余国纵然再好,也不过是海外一岛,卫公你乃大唐国公,何必要到那种地方去?“

李卫公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其实义兄之志,并不在海外一国,乃是以扶余国为跳板,寻找海外仙山,进而找到传说中的须弥山。“

李恪惊道:“须弥山?便是那传说中,宇宙之中心须弥山?传闻此山连是否真实存在都不知晓,又有说法,说它即便真实存在,也只有极少数的大能能够看到。“

李世民道:“朕也算饱读史书和各种经典,你们说的这须弥山,朕为何从未听过?“

李卫公欠身道:“这须弥山只在修道人士的传说之中,并不记载于诗书经藉,且与它有关的传闻虚无缥缈,便连神仙也难分真假,故此陛下不曾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