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可惜啊……”
四位筑基期修士干着船夫的活儿,轮岗轮了三轮,灵舟在几人的操控下不停歇的飞行着。
眼看着就要抵达目的地时,正在享用早餐的五人不知不觉聊到了即将抵达的凉州墨雨城,聊到了南北两朝,聊到了两大宗门和修真界其他大大小小的势力。
这些修真界的故事对于第一次离开宗门远行的袁飞颇具吸引力,“哪位师兄能给我讲一讲关于宗门势力的事儿么?让我也长长见识。”
提到这些“有趣”的东西,凤白路自觉无话可说,将注意力放在了操控灵舟上。
而经常出入宗门,从事商业,混迹在小门派修士和散修之中的龙浅则成了开课讲课的导师。
【作者有话说】新书上传,希望大家可以点个收藏,每天投点推荐票,给一血在这最关键的新书期一点点支持。
本书的更新规则延续上本书,每天至少4000字,每日9点30分更新。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第二章 仙凡格局,道统洞府
中原地区由一条横跨半个大陆的大江——源水,划分南北。
源水南北各由一个国家进行统治。
因为源水的河水湍急,凡人兵卒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舟渡,所以,虽然南北朝代屡次各自更替,但这南北朝分别控制的领土却没有发生过一次哪怕是涉及一个城市的改变。
加上中原地区远比南疆、西域等地来得富裕,两国的统治者对于领土和资源的渴望并不算强烈。
所以,到最后,南北朝之间近两百年的时间里,甚至连一次小小的摩擦都没有发生。
而中原地区的修真界势力也以这条大江为界,大致划分。
南面,凤白路等人所在的正一门受南朝晋国供奉,北面的玄阳谷则是北朝魏国的座上宾。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小门派占据着两派之间的空隙地带,在荒郊野外扎下了根。
论实力,玄阳谷排行第一,正一门相去不远排行第二。
但随便询问几位修士,让他说清楚中原地区排行第三的门派是谁,只怕是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像凉州墨雨城附近,便有三个小宗派“占山为王”,开辟的山门,对外招收弟子。但哪怕其中最强还带着点南朝廷色彩的墨雨门,实力比起两大宗派还是差了至少百倍。
也亏得两派彼此控制着充足的修真资源,门下人修行虽然较万年前拮据不少,但也不必为了一颗灵石,一颗丹药大动干戈。
要不然,再宽阔,再汹涌澎湃的源水也无法阻止修士们的术法和法宝。
相比于和平的中原地区,缺少人口且没有太多修真资源的西域、南疆可要混乱的多。
南疆还好,几个宗派看家功法同源,宗派没有明争只有暗斗,征伐时,也保持克制。
但在西域,却是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小宗派消亡。草原、人口、灵石矿藏每隔几年都会换一个主人。
如果不是西域和中原之间隔着七座大山,七座山中的七个门派组成了一个还算团结且实力不差的修士联盟——七岳盟。要不然,较西域富饶数倍的中原地区可没办法像现在这般安宁。
至于南北两朝的东面,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那里散修们的乐园。
传说,海洋的东面,西域的西面还有其他的国家和修士势力,但这些事儿,区区四位大龄修士可说不清。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笼统的讲完了故事,龙浅最后将话题落在了还有不过一刻钟时间就将到达的墨雨城上,“中原和平的环境让靠近源水的墨雨城成为了南北修士交流的最好地点。”
“大量修真物资在这里进行着交易。”
“城内有晋国营运的官方坊市,靠近逍遥子洞府的地方,也因为那道统洞府,形成了一个新的小型坊市。”
“城内的东西更齐全一些,交易也更透明。”
“洞府外的坊市则更适合老手捡漏,用较少的灵石换取昂贵的商品。”
“前往逍遥子的道统洞府前,我可以带着师弟你先去洞府外的坊市逛逛。”
听言,袁飞缓缓点头,感谢道,“那就麻烦龙师兄了。”
说话间的功夫,墨雨城已经出现在了不远处。
洞府位于墨雨城东面,大概有五里地。
一心想着早些抵达道统洞府寻觅机缘的凤白路没有与同伴交流,直接控制着灵舟按着地图所标注的方向继续前行。
龙浅本想要开口说几句话,但想了想,还是闭上了嘴巴。
袁飞看出了龙浅的心思,主动道,“没事,龙师兄你不是说洞府外的坊市更容易淘到好东西么,我们没买到称心如意的符篆法宝,再去城内逛逛也不迟。”
灵舟在以洞府为中心形成的小坊市百米处落下。
众人下了灵舟,袁鑫在第一时间拿出绣着“正一门”字样的储物袋将灵舟小心收好,生怕磕着碰着,回头归还内库时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凤白路走在最前头,袁鑫走在第二个,五人以近乎于凡人的方式走进了这片由修士们自发建立的坊市区域。
“怎么,直接去洞府,还是先到处逛逛?”袁鑫虽然是组织者,但还是询问了其他几人的意见。
“先逛逛吧,再仔细打听一些关于逍遥子洞府的情报。”凤白路没有停歇片刻,直接回答道。
凤白路的想法与众人一致,大家伙便都没有进行进一步讨论。
队形变化,凤白路变成了走在最后的一个,而龙浅和袁飞则走在了最前面。
龙浅正在施展着自己为数不多的才干,帮着第一次离开正一门混迹修真界的小师弟袁飞排忧解难。
因为身上穿着着正一门的制服,摆摊贩卖“宝贝”的修士们也更愿意与五人说上几句,指望着“财大气粗”的正一门修士能够将他们面前的宝贝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