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小小的变化,倒是人还醉心修炼的韩璐等人成了异类,被投以更多的目光。
八位少女中,还有一位与韩璐一般依旧在入定修炼。
而其他八十多为少年中,同样也有四位闭着双眼,竭力捕捉着空气中本就不多的灵气。
飞舟飞了近三个时辰后暂时落在了山野中的一片空地上,另外一位看着更和善的正一门修士来到船舱,与在短短几个时辰时间里身上多了不少不好听的绰号的那位修士换了班。
“晚饭时间。”
“憋不住了,想出恭的到外头去找个小草丛自己解决问题。”
“别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们中绝大多数人都还算不得修士。”
“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可别走太远,丢了,我们可不会等你。”
开了个小玩笑并拿出早早准备好塞满了食物的储物袋分发晚餐后,船舱内的气氛骤然变得轻松了不少。
众人起身走动,解决生理问题的解决生理问题,领餐的领餐。
韩璐刚刚从入定的状态下脱离,正想着起身领餐,却发现用不知谁那么好心,将两个用纸包着的烧饼放在了她的面前。
“我帮你拿的,快些吃吧,”韩璐身边的一位女孩忽然开了口,“每天给我们准备的食物里,也就这烧饼好吃一些。”
这位女孩穿着一身红裳,留着刚刚成年的少女最喜欢的双平鬟,面相不似看着更像是十二三岁的少女而非十五岁。
对于女孩的主动示好,韩璐并不理解,但对方都帮着自己领餐了,多少还是应该说上一句谢谢。
“谢谢了,话说你怎么知道这事儿的?”韩璐拿起烧饼吃了一口,随口含糊的回了一句。
那位女孩自我介绍道,“方冉冉,来自九寿城,比你早半天上得飞舟。”
九寿城是这三位接引修士的第一站,方冉冉早半日上飞舟,自然多吃了一餐饭,知晓几样食物中,哪个更容易下咽。
“韩璐,墨雨城。”韩璐微微颔首。
知晓了韩璐的姓氏,方冉冉马上换了个称呼,“韩姐姐,你在这飞舟上也能够修炼么?”
“可以,不过有一些勉强。”韩璐如实回答道。
“这是为什么?我入定的时候可一点儿都感受不到灵气啊,”方冉冉费解道,“哪怕是在家里不听话,被关在小黑屋里面壁思过的时候,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啊。”
“大概是因为气感的原因吧,”吃饭的时候本就闲着无聊,韩璐便帮着解答道,“如果不是灵山那般的风水宝地,高空中的灵气本就稀薄,更别说是乘坐飞驰的飞舟。”
“筑基期修士因为拥有气海,所以能在这般环境下轻松修行。”
“但炼气期修士则因为法力尚浅,除非气感出色,要不然,连一丝一毫的灵气都无法感知到。”
方冉冉眨了眨眼睛,脸上的困惑散去了大半,“原来如此啊,韩姐姐懂得真多,一定是墨雨城中的某个较大的修真家族中的子弟吧。”
“勉强算是吧。”韩璐随口,便开始为自己虚构的身份做起了铺垫。
“对了,这样说韩姐姐的气感应该很出色咯?”方冉冉又问道。
也就是直接询问其他年轻修士的灵根属性不太礼貌,要不然方冉冉肯定会在这时候问得更明白一些,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还行吧,或许是我比较擅长在灵气稀薄的环境下修炼。”韩璐随口胡诌着。
不知道是因为性别、脸还是说话口气的原因,方冉冉的话虽然也很多,但韩璐并不觉得她像薛鼎那般讨人厌。
几句话后,当知晓韩璐与她一样,均主修水属性功法后,还未算作正一门正式弟子的方冉冉便改口称呼韩璐为韩师姐。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称呼让韩璐很不喜欢但也只能是安然接受。
简单休整后,众人再次出发。
夜里,因为船舱的空间不大,可不容易人张开铺盖,舒舒服服的躺着休息。
哪怕是连道童都算不上的新人,也只能是学着韩璐等人的样子,打坐休息,勉勉强强凑合一个晚上。
不少从未修行过的少年少女第二天白天吃早饭时,都在那儿揉着脖颈、腰部,怨声载道。
幸好,这段糟糕的时光不算长。
飞舟一路疾驶,准时抵达了正一门的山门。
当离开飞舟,看着无比熟悉的正一门山门出现在自己的眼前,韩璐感慨万千。
但时间不等人,她没有在山门前驻足太久,便跟随着那三位接引弟子与其他还未入门的弟子一道向山门所在五行山院走去。
第二十四章 六大山院,因材施教
作为南朝第一,中原第二大修真宗门,正一门门下弟子有近两万五千人。
如此多的修士、道童凑在一起,想要将他们容纳、安置并提供不错的修行环境自然需要不小的空间。
南朝中部地区灵山众多,正一门的开派祖师灵石上人不知道是早早看出了自己创立的门派能够发扬壮大还是只是随意找了一个人烟稀少但灵气充沛的修真宝地。
经过万年的经营,当初只是小门小派的正一门已经将原本活跃在这片区域中的其他门派尽数驱赶或者收服。
现在的正一门已经将这片已经更名为正一山脉的区域彻底占据。
这偌大的区域分成了六个山院,为加入门下的弟子提供了所能在南朝找到的最好的修真环境。
韩璐等未入门的弟子现在就是在正一门中一名为五行山院的区域活动着。
五行山院并不似另外五个山院那般负责招收弟子,培养新人。
它更像是一所学校的行政楼、体育馆、大礼堂,众多涉及多个山院甚至整个正一门的大事小事都是在这儿进行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