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璐可不想“这辈子”的第一次大比以这般形式度过。
至于大比本身,韩璐并不忧虑。
那三场比试给了她足够的自信心。
以道童的身份便能够轻而易举的击败三名炼气二层的修士。
大比时,只有同阶修士会彼此成为对手,上擂台比试。
无论到时候自己究竟是什么境界,打通了几个窍穴,开辟了几条灵脉,韩璐都有百分百的自信将这些初出茅庐的菜鸟们打趴下。
韩璐对四个多月后将要到来的大比毫无感觉,但不代表正一门中的其他修士也是如此。
毕竟,这是五年一次的大比,与每年只在各自山院中进行的小比有很大的不同。
小比时,各个山院只在内部进行较量。
很多时候,站在擂台两侧的同门师兄师弟都是熟人。比试的时候,手脚也知道轻重,极少有重大的流血事件发生。
在小比中排名靠前,最多不过得到不少灵石和丹药作为奖励。
在小比中排名靠后,也不过之后会扣除一个月的灵石补给作为惩罚。
不痛不痒。
而大比则不一样了。
五年一次的大比,正一门对一影响整个宗门的盛会颇为重视。
抛去只有炼气六层及以上修士方能参与的“秘境探索”不谈,光是擂台赛的规模就比小比大上数倍。
不光会让五座山院中的各级别弟子同场竞技,还会邀请几家依附于正一门的小门派派遣杰出弟子前来参赛。
有“外人”加入,便使得大比赛场上的火药味更浓郁了一些。
为了所谓的宗门面子和南朝第一宗派的地位,正一门弟子们也会更愿意在擂台上竭尽全力。
除了精神层面上的激励,物质层面上也有更为丰富的奖励。
在大比中排名靠前的弟子除了可以得到灵石、丹药的赏赐外,还有可能能够从宗门的府库中得到法宝作为奖励。
这也让正一门中“佛性”惯了的修士们生出更多的争胜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修士也不能例外。更别说想要得到法宝,并不需要真的付出生命,只要努力在擂台上多胜几场即可。
像凤白路曾经拥有的那一件下七品法器,便是在筑基初期修士的大比中排行前十所赢来的奖励。
好处多多,惩罚自然也不会少。
在大比中,在每个境界比试中排行倒数二十位的修士都会被驱逐出正一门。
排行倒数百位,则会被足足削去半年的补助。
如此重大的惩罚很容易形成连锁效应。
本就只能算是庸才的炼气修士少了宗门的灵石、丹药补给,修为进度缓慢,最终在某一境界停滞三年,依着门规被驱赶的故事在正一门中屡有发生。
谁都不想这样的倒霉事儿落在自己的身上。
落后就要挨打,不想排名垫底接受惩罚,自然需要在平日里刻苦修习,至少也要在大比前花心思,临时抱佛脚。
所以,虽然距离大比还有四个多月,一些实力差距,平日里也没将心思放在修行上的“老油条”开始活跃起来。
在这些老油条的影响下,正一门中开始弥漫起一股紧张的气氛,连带着让与韩璐差不多时候进入正一门的那些新人弟子都紧张起来了。
韩璐早就不去参加早课了,自然不知晓每日的早课课堂中的“学生”一天比一天多。
她只知道连住在她隔壁,只有一面之缘的那位邻居段霄都主动登门拜访,向她这位不过才道童修为的金丹修士弟子讨教修炼方面的问题。
那天,在七院外的比试闹的不小,段霄也在围观人群之中。
对此,回答完问题后,韩璐这位“学霸”自然是一万个不理解。
一天,吃午饭时,她无意间同温尔雅提起了这事儿,并吐槽了几句。
随知听了韩璐的话,温尔雅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压低了声音,说道,“韩师妹,实际上我也开始为大比做准备了。”
“哎?真的假的?”
韩璐虽然不知晓温尔雅斗法的水平如何,但觉得以温尔雅的天赋,再搭配上众多的法具法宝护体,不说名列前茅,不受惩罚还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我难道还骗你,拿你寻开心?”温尔雅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之前你不是建议我找人比试,寻一些实战经验嘛?”
韩璐点头,她当然记得在那三场比试后与温尔雅说过的话。
“所以,前两天,我特意邀请几位同样是炼气五层的同门上擂台较量,”温尔雅回忆道,“擂台的租金我出,愿意陪我打的同门,还能够得到一块灵石作为出场费。”
“这么丰厚的待遇?”韩璐开玩笑道,“也就是我修为低下,要不然,我都想应温师姐的约,去赛上一场了。”
温尔雅佯装生气,揉了揉韩璐的头发,继续道,“结果,我和五位同门赛了十场,输了七场。”
韩璐有些意外,心想难道正一门中的修士在她离开的一个月中都吃了猛药,实力倍增?
但是在嘴上,韩璐却是安慰着温尔雅,“很正常,和温师姐打的同门师兄师姐估计都是在门内修行了三四年,都至少参加过三四次小比。”
“斗法经验肯定比你丰富,现在的你敌不过他们很是正常。”
“所以啊,”温尔雅严肃道,“我才为大比担心啊。”